淮水北调今年将全面完成 四千多万人口受益

04.03.2015  16:33

  “引江济淮项目中的第三段淮水北调工程将在今年全面完成,我们将以治淮工程为重点,着力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昨日,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纪冰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今年全省将完成重点水利项目建设投资130亿元,完成面上农田水利投资100亿元。同时,纪冰也建议政府适当投入、加大奖补力度,让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自主建设小型水利工程,以实现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

   淮水北调工程年底具备通水条件

  纪冰向记者介绍说,备受关注的引江济淮项目建议书已经通过水利部审查,并转报国家发改委,今年将全力推进引江济淮工程,力争开工建设试验性单项工程。

  引江济淮工程是一项以工业和城市供水为主,兼有农业灌溉补水、水生态环境改善和发展江淮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线路总长330公里。自南向北划分为引江济巢、江淮运河、淮水北调三段,是安徽水资源战略配置工程和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改善的重大基础设施。

  “引江济淮工程拟从长江下游安徽境内枞阳县江段、无为县江段北岸引水,向我省皖中、皖北地区的六安、合肥等12个市和河南省豫东地区的周口、商丘市供水,供水区共涉及14市、55个县市区,供水人口4132万人。”去年年底我省省级重大引调水工程——淮水北调干线工程全面开工建设。纪冰介绍说,淮水北调工程从淮河到萧县岱山口闸,调水线路总长268公里。今年我省将全面实施这一工程,确保今年年底前基本具备通水条件。

  淮水北调工程属“南水北调”东线安徽配套工程,也是皖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跨区域调水工程。纪冰介绍说,工程可以给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水资源支撑,意义重大,建设完成后将成为皖东北地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大型水资源配置工程,对淮北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质量改善具有直接和长远的效益。

   建议加大小型水利工程奖补力度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纪冰还对小型水利工程的自主建设提出了建议。

  纪冰说,小型水利工程是实现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生产所必需的公共基础设施。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在发生变化,由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向以新型农业主体规模化经营为主转变。“家庭农场、承包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生产经营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不仅是小型水利工程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护主体,随着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他们对农田水利的依赖度将越来越高,具有自主建设的积极性。”纪冰认为,对已流转土地上的小型工程改造提升,要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一是政府适当投入,加大奖补力度;二是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要主动作为适当投入,并承担管护职责。

  因此,纪冰建议,在中部地区,对建筑物工程,财政补助70%,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承担30%;一般土石方工程,财政补助60%,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承担40%。财政补助经费由中央、省、市(县)分别承担,建议比例为4:3:3,中央和省补助资金通过转移支付下达到县。并且以县为单位,制定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规划和技术标准。在符合规划和标准的前提下,鼓励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自愿申报小型水利工程改造,在报经县乡两级核准后,实行自主建设、先建后补、资助管护,在此基础上形成长效建设与管理机制。

  建议加强村级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另外,纪冰还建议,要加强村级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建议提高村干部待遇,使村两委负责人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带领广大农民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每个行政村设立‘三室’:综合服务室、医务室和警务室;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切实解决广大农民安全饮水问题,实现农村自来水‘村村通’;在目前农村公路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农村出行道路网络;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让所有农户享受到符合标准的供电质量。”纪冰建议,同时为农产品深加工提供保障,这样既能提高农民生活生产质量,又能带动农村广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