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谢家集公安创新警务站工作守护平安

01.06.2015  12:52

  “有他们昼夜值守,我们夜晚上下班觉得安全多了。”在安徽省淮南市山南新区街头,一提起淮南谢家集警方的警务站(室)巡逻队,当地的居民和企业职工无不大加赞赏。

 

  5月22日晚,笔者在广弘城社区附近走访时发现,设立于该地的一座警务室格外引人注目,闪烁的警灯划破深沉的夜幕,LED电子屏滚动播放安全防范宣传标语,电动巡逻车来回巡弋,民警、辅警在警灯辉映中忙而不乱执勤,设卡盘查可疑车辆、人员……

 

  这是淮南市警保部门为提高见警率和防控震慑力新进推出的一项警务创新举措——为位于山南新区新筹建的警务站(室),抽调2名民警,15名辅警,使其成为集“巡逻、应急、处突、执法、备勤”五大功能为一体的警务工作平台,驻警务站(室)民警积极开展各项基础工作,让群众看得见,找的着,使警务站(室)成了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

 

   抢抓机遇创新警务机制

 

  据了解,今年以来,谢家集公安分局为积极应对治安形势新变化,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针对山南新区重点目标多,维稳任务重,而防控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和财政投入,新近建成了武警支队警务站、金域蓝湾警务室、广弘城社区警务室、淮南二中校园警务室、淮南剧院警务站等警务站(室),加强重点部位安保,以点带面,动态巡防和驻点防控相结合,这项举措带来的直接效果是增强了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并且有助于提升公安机关的防控效能。

 

  笔者在现场看到,位于山南新区的每个警务站(室)一般由2至4名执勤人员值守,按照实战的要求,他们身着制式警服,统一装备对讲机、警务通、录音笔、伸缩性警棍、手铐等,坚持24小时备勤巡防,快速接出警。

 

  笔者了解到,在警务站(室)成立前,民警接警出警多事“猫捉老鼠”的陈旧工作模式,给打击现发违法犯罪带来诸多不利,往往使防控工作陷于被动。警务站(室)成立后,创新了工作模式,变从前的“猫捉老鼠”为“猫鼠同步”,巡逻队遍布街头,并通过对讲系统与市局110指挥中心保持联络,形成联动网络,如遇突发性案件,通过对讲系统可以及时调整巡逻人员的巡守部位,及时赶赴第一现场,彻底扭转了出警的被动性和滞后性。警务站(室)根据分局预警信息和情报研判平台,在违法犯罪嫌疑人易出现的地点、时段,布置巡逻力量,贴近与违法犯罪嫌疑人的时空距离,做到“猫鼠同步”,这样,不仅震慑了违法犯罪,而且往往能在作案现场或在案发后很短时间将嫌疑人抓获。

 

  “淮南二中校园警务室请注意,涉嫌盗窃的网上逃犯程某将会出现在淮南二中附近,请注意盘查……”不久前,三和派出所获悉程某将会出现的消息后,立即将该信息反馈给了二中校园警务室,不到三分钟,巡逻民警便在二中附近将嫌疑人程某抓获。

 

   迎难而上密织防控网络

 

  加大见警率能让老百姓安心,但警力相对紧张,矛盾如何解决?谢家集公安分局从转变机关作风入手,将60余名来自社会招考和转轨而来的辅警和10名民警全部投入执勤巡防体系。同时,该局还针对山南辖区面积大、街巷繁多复杂的情况,将城区进行了细致的网格区域划分。根据分局副局长李茂介绍,他们将城区划分成五大块,由属地警务站(室)对五大区域分别坚守;在每个区域内,又对街道巡逻任务进行了细分,每个巡警都有责任区域,要求做到责任到人,巡逻到位。通过大块小块细分成网格状,做到巡防工作无死角、隐患防控无漏洞。

 

  笔者了解到,该局还整合打通社会面上的各种防控资源和有效力量,联合地方党委政府出台制订区域联防工作机制,加强社会面网格化管控,开展群防群治巡逻控案,与警务站(室)、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共同构筑起“点面结合、人机互动、联勤协作、快速反应”的立体防控新体系。此举进一步挤压了违法犯罪空间,增强民警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5月11日13时许,三和派出所民警丁泽辉、刘忠飞带领辅警巡逻至金地滟澜山小区附近时,发现小区门口附近一辆越野车自燃起火,司机抱着灭火器准备灭火,却发现灭火器无法使用,急得团团转。关键时刻,民警迅速疏散旁边围观的群众,并从巡逻车上取出灭火器,冲到熊熊燃烧的汽车前奋力灭火,熊熊的火焰炙烤着他们的面庞,燃烧的汽车“啪啪”作响,冒出呛人的气味,他们全然不顾,抱定一个信念;必须迅速将火扑灭,避免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更大的损失。经过数分钟的紧张扑救,大火终于被扑灭,群众的财产得到了保护。

 

  据了解,在民警的专业指导下,各社区、村民的群防群治力量也被广泛发动。“我们刚刚为辖区的巡逻队伍配齐了数字对讲机,一旦巡逻中发现问题,民警可及时增援。”淮河路派出所所长胡朋介绍,今年5月,该所还专门成了由20名辅警队员组成的应急处突的专业力量,全力参与维稳处突,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效果频现赢得各方赞扬

 

  “你好!我是谢家集公安分局民警。请问您对我们的工作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在日常工作中,警务站(室)民警紧密结合“大走访”、“大回访”、“大反馈”三大活动,民警们经常深入基层企事业单位、居民家中主动向群众汇报工作,接受群众评议监督,广泛征求群众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意见建议,以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走访中,笔者发现谢家集警方创新警务站(室)工作不仅得到企业的好评,也得到了周边居民的信任。金域蓝湾小区业主黄刘江见到我们便说:“原来我们这里放在楼下的自行车曾经被盗,自从今年这儿新建了警务站,小偷再也不敢进小区了,我们晚上睡觉也踏实多了”。

 

  笔者还了解到,谢家集公安分局推进警务站(室)工作不搞教条主义,一切方案、措施紧紧围绕管用有效和可持续的原则,并结合实际不断调整变化,力求通过不断深化动态巡防和驻点防控相结合,促进辖区社会治安步入良性循环。当前山南新区的街面见警率、巡防覆盖率、民警管事率、现场处置率、群众安全感、社会满意度均有大幅提升,警务站(室)已成为山南新区的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

 

  历时三个月的历练,风霜雨雪,有荣誉,更有喜悦和心酸。历时三个月的奋战,酸甜苦辣,有使命,更有责任和担当。谢家集公安分局副局长李茂表示,创新警务站(室)工作以来,谢家集警方向全市人民面前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据统计,山南新区“两抢一盗”等可防性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31.4%,山南新区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

 

   采访手记:近些年来,淮南“科技强警”工作虽取得长足进步,但同时也出现了传统基础防控工作的弱化现象。当前,时值初夏,发生在路面,室外的侵财案件明显增多,而提高见警率、提升防控技能的传统做法则是震慑和遏制侵财犯罪的有效手段。谢家集警方立足传统做法,拓展勤务方式,以推进创新警务站(室)工作盘活辖区防控资源,运用创造性的运作机制紧紧牵住了基础防控的牛鼻子,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给人启迪,可资借鉴。(陈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