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妇联改革方案》出台

15.09.2017  19:24

 


淮南市妇联改革方案》已经市委常委会审议批准印发。《方案》从改进市妇联领导机构人员构成和机构设置入手,改进选拔、使用和管理模式,创新服务载体和方式,创新改革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改革妇联工作运行机制和加强党的领导等6个方面,提出了20条改革具体措施。

主要改革指标和创新特色内容如下:

一、改革组织机构和领导机构

增强市妇女代表大会和执委会、常委会的广泛性代表性,市妇女十三大时,各族各界、各行各业劳动妇女和知识女性的优秀代表比例,分别提高到81%、42%、23%,使广大妇女群众从心底感到妇联是自己的组织。市妇联领导班子实行专兼挂相结合,减少兼职副主席中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比例。优化调整市妇联机关部室职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网络及新媒体建设。

二、改进机关干部选拔、使用和管理模式

打破年龄、学历、身份壁垒,注重从基层、各领域选拔优秀人才,形成一支专职干部为骨干力量、挂职兼职干部为重要支撑的热爱妇女群众、善做群众工作、充满活力的妇联机关干部队伍。

改进干部选任和交流工作。坚持面向基层、从严选拔,注重面向基层,从基层妇联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等,选任热爱、善做妇女群众工作的优秀人才进入机关专职干部行列。

建立健全市妇联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干部下基层调研和联系妇女工作制度,使妇联干部深入妇女群众常态化、制度化,市妇联县处级干部每月深入基层调研和开展工作时间不少于4个工作日,科级及以下机关干部每2个月安排一周以上时间到基层妇联。

三、创新组织服务载体和方式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发挥网络和新媒体作用,深化“巾帼心向党”等主题宣教活动,示范引领妇女群众在为美好淮南建设做贡献的进程中筑牢理想信念、创造出彩人生。

创新妇联工作载体。提升巾帼建功、双学双比、五好家庭、三八红旗手(集体)等工作品牌的影响力;做强“徽姑娘”“淮南皖嫂”就业创业等特色品牌;做实做好省妇女创业扶持专项资金项目和市级“人均一元钱”项目。

创新妇联家庭工作。围绕习总书记“三个注重”目标要求,常态化开展“最美家庭”寻找、廉洁家庭建设、“美丽家园 从家开始”主题实践活动等;完善家庭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创建评选工作机制。

拓展工作覆盖群体,把更多注意力放在留守妇女、贫困妇女、困难妇女身上,扎实推进“巾帼脱贫行动”,做实春蕾计划、儿童友好家园等公益慈善品牌项目活动,扩大“两癌”免费检查和治疗救助覆盖面。

四、改革创新基层妇联组织建设

全面推进乡镇(街道)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改革和村(社区)改建妇联工作,将妇联的组织链条和工作触角向乡镇(街道)全区域延伸,壮大妇联工作力量。

推动落实乡镇(街道)、村(社区)妇联主席待遇保障机制,推动妇女社会工作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支持范围。

在基层阵地建设方面,重点将“妇女之家”建设向各领域延伸,积极培育示范性“妇女之家”。推动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建设纳入政府公益事业,尽快实现市、县(区) 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全覆盖。

推动组织、财政部门提供必要条件,支持妇联组织依托省妇干校、市委党校开展基层女干部培训,将中青年女干部培训作为党校主体班次的重要内容。

五、改革妇联工作运行机制

加强对女性社会组织的联系指导,培育扶持专业类、公益类、服务类女性社会组织,让更多弘扬正能量的女性社会组织集聚在妇联组织下。

扩大普通妇女群众直接参与妇联工作的渠道,切实做到组织活动请妇女群众一起设计,表彰先进与妇女群众一起评议,活动载体使妇女群众受益,开展工作方法便于妇女群众参加

强化互联网思维,整合淮南妇女网、“淮南市妇女联合会”微信公众号等资源,发挥“微平台矩阵”作用,加强与主流媒体、门户网站、有影响力的特色专业网站和新媒体融合,面向妇女形成互动活跃的互联网群,增强与妇女群众的粘合度。

六、加强党的领导

落实党建带妇建制度。推动把妇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格局,同部署、同落实、同督导,提高妇建工作在党建工作考核中的比重。推动落实好市委常委会每年听取市妇联工作汇报和专题研究妇女工作制度,带动县级以上党委建立研究妇女工作专题会议制度,落实一般由党委专职副书记分管妇联工作和党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妇联工作汇报制度。推动落实财政保障制度,对基层妇联组织的经费补贴应落实到位,按人头划拨的经费重点向基层倾斜。市、县(区)按照妇女人口总数,以每人每年不少于一元钱的标准安排妇联专项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乡镇(街道)妇联经费实行“以奖代补”方式,按每个乡镇(街道)每年奖补资金不少于2万元的总额列入县(区)财政预算。

坚持妇联以同级党委领导为主、接受上级妇联双重领导,加强与县(区)党委沟通协调,推动解决县(区)妇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方案》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分步有序实施改革任务,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