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国土局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显著

31.10.2014  18:15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 淮南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局党组班子、局属13个支部、党员干部200余人,历时9个月、258天,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全面落实“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扎实有序推进活动,既把中央和省、市的“规定动作”做到位,又结合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际把“自选动作”抓扎实,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丰硕成果。
        转变思想观念,宗旨意识明显增强。随着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全局党员干部能够静下心来认真研读理论,深入思考,把群众路线学深学透,通过“群众提、自己找、领导点”,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有了全面了解和深入剖析,通过整改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服务职工群众、接受群众监督的主动性、自觉性进一步增强,献身国土、干事创业的热情明显增长,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氛围不断浓厚。
        强化问题整改,工作作风明显改进。一是活动开展以来,局党组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和省市委要求,会议培训明显减少,发文数量大幅下降,从严控制了公车使用和公务接待。先后出台《淮南市国土资源局车辆管理规定》和《淮南市国土资源局公务接待管理暂行办法》,上半年“三公”经费开支同比下降25.2%,整治多占办公用房面积294.4平方米。二是通过开展以“严肃工作纪律,整顿工作作风,强化工作管理,提高工作效能”为重点内容的“作风建设月”活动,从转变精神状态、规范工作秩序、增强综合素质、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进一步改进了工作作风。行政审批窗口推行“微笑服务、便捷服务、满意服务”3个优质服务;矿产资源审查意见回复由原来10个工作日缩短到2个工作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验收是否受理决定,由5个工作日缩短到2个工作日;“市民心声”实行专人负责,第一时间进行回复办理和政策解答。
        突出为民服务,联系群众更加密切。一是让政策落地,让群众放心。制定下发了《淮南市征收集体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和《淮南市征收集体土地补偿安置办法》,及时加大了对被征地农民各项补偿;督促县区定期匀出用地指标,解决农民建房问题;积极改变土地报批服务模式,主动服务,上门对接,确保利民项目顺利落地;配强权属调查专业队伍,现场调解纠纷,当面沟通,化解征地矛盾。二是开展专项整治,保障群众利益。开展了违法用地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全市依法拆除违法用地448宗,面积873.86亩,其中耕地面积713.09亩,违法用地不良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开展了土地市场规范专项整治,清理处置批而未供土地9216.91亩,追回欠缴土地价款5亿元,清理闲置土地3宗,586亩,报经市政府批准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721.3亩,依法终止交易土地面积698.55亩。三是做好信访维稳,维护群众权益。认真落实局领导接访、领导包案、带案下访等制度,年初以来我局直接接待、办理来信来访65件,来访数量同比下降30%,政策咨询类数量同比去年上升36%,信访问题大多数都在基层得到化解。
        狠抓制度建设,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一是用好手中权力,加强制度约束。认真梳理制定了《淮南市国土资源局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对照法律法规和岗位职责梳理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等6类109个职能,绘制了临时用地审批、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审批等7个审批流程图。针对系统内少数干部违法违纪的问题,对廉政风险点重新进行梳理排查,制定防控措施,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淮南市国土资源局廉政风险防控手册》。二是全面推进制度建设。按照既立足当前抓治标,又着眼长远抓治本的原则,在《淮南市国土资源局工作制度》(2010年8月编印)的基础上,认真做好了“废、改、立”工作,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审查、调整、合并,剔除部分失去时效性的通知、文件,共新立13条,废止2条,修改3条,形成4大类78条制度,工作业务制度39条、财务管理制度8条、政治人事制度5条、党建廉政制度26条,为今后全面抓好工作落实提供了制度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