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八公山区建好、用活基础设施见实效

26.05.2015  16:40

近年来,淮南市八公山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着力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好、管好、用好各类文化场所,面向群众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初步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

近年来,八公山区坚持项目支持、城乡并重、均衡发展、快速推进,积极发挥中央和省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支撑效应,积极配套地方资金,快速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该区初步形成了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用活——群众文化活动持续开展

有了高标准的文化娱乐设施,八公山区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并重、政府引导扶持与乡村联动并举,积极开展戏曲、舞蹈、相声、快板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也形成了以旅游嘉年华文艺汇演、少儿艺术节、夕阳红社区艺术节、经典诵读展演、茅仙洞文化庙会等为代表的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目前,八公山区城乡业余文艺团队达30余支,活跃在镇、街的业余文化工作骨干近700人,加上常规举行的各类文体系列活动,月月有活动、季度有演出的文化目标基本实现。

免费——文化服务政府“买单

不管是博物馆、文体中心、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的对外开放,还是公益电影放映、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级服务;不管是欣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老虎”,还是参演“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进乡村系列活动,在各类公共文化服务中,政府都在“搭好台”,为了让群众“唱好戏”。这些都突出了两个字——“免费”。八公山区的1个文化馆、3个乡镇文化站、27个村农家书屋全部实施免费开放,每周免费开放在5天以上。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