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邮政的大作为

08.12.2014  13:29

 

   据《安徽邮政报》报道  淮北市地处皖北,是一座因煤而生的城市,总面积2741平方千米,人口220万。自2008年“中国好人”开评以来,已有110位好人上榜,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二。
   淮北邮政在“小城大爱”城市精神的引领下,坚持“小局也有大作为,能比规模比规模;比不了规模比速度,比发展质效”的气魄,带着新追求,带着新梦想,点燃创业激情,在业务发展上精耕细作、成本管控上精打细算、日常管理上精益求精、队伍建设上精心打造、和谐氛围上精心营造,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优异的成绩:2011至2013年连续3年有效收入占比稳居全省前三位;2013年业务总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并荣获“全省邮务类业务发展劳动竞赛第一名”、“全省服务质量管理一等奖”。

点燃激情 营造氛围

   小局也有大梦想。”如何将发展的大梦想凝聚成员工共识,提升员工的发展信心是近年来淮北市分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重点破解的难题。
   时间拨回到2011年9月23日,淮北市分公司第四季度代理金融动员会提出了储蓄余额净增3.5亿元的目标。引起参会人员一片哗然,会场里弥漫着“太高了!怎么可能完成?”种种疑虑的声音。但经过全体员工的努力,既定目标顺利完成,员工信心大增。2012年该分公司当年新增余额突破10亿元。
   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是退;要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不动摇,争先进位的意识不能丢。”淮北市分公司总经理张帆如是说。
   点燃激情,营造干事创业氛围。推行支局扁平化管理是该分公司点燃激情的第一招。原来的淮北市分公司有5个支局,每个支局下面管理2至3个网点,作为支局长每天疲于应付网点的市公司检查、管理、后勤、服务等日常工作,腾不出足够的精力谋发展、闯市场。2012年,该分公司推行支局管理模式改革,将原来的5个支局划分成13个支局,每个支局配备专兼职支局长,统一划归市公司营业分局直管,把支局长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一心一意谋发展。
   支局扁平化之前,管理3个网点,每天就像消防队员,哪个网点有事就急急忙忙救火,现在负责一个网点,就像是指战员,每天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考虑网点的经营服务。每次都能完成分局下达的指标和任务,个人收益也有了大幅提高。”原来管理3个金融网点的杜集支局支局长庞海霞感慨地说。
   兵强强一个,将强强一片”。作为兵头将尾的支局长个人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整个支局业务发展和管理的好坏。为提升支局整体战斗力,该分公司又出台了点燃激情的第二招,两次在全区范围内公开选聘基层支局长、所主任。通过选拔,有近20位有能力、想干事、能干事的业务骨干、营销精英和大学生走上基层管理岗位,在基层营造“有为有位有待遇”的发展氛围。
   梁梦伟,淮北杨庄支局支局长。2012年,她从一名营销员通过公开选聘走上支局管理岗位。两年多的时间,凭借个人突出的营销能力和管理才能,不仅一次次刷新自己的营销业绩,而且带领支局员工共同努力,促进杨庄支局经营、管理、服务各个方面迈上了新台阶。支局先后被评为“安徽省示范职工书吧”、“淮北市市级文明单位”、“省公司模范职工小家”和“淮北分公司支局标准化管理示范基地”等。她本人也由劳务派遣工转聘为B类员工。
   每一步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员工辛勤的汗水,要让发展的成果及时地宣传出去,在员工中释放出正能量,凝聚发展的内生动力。”这是张帆总经理常说的话。注重正面引导,激发员工士气,这是淮北市分公司点燃激情的第三招。为此,每当分公司取得一定成绩,比如荣获全省邮政服务质量管理一等奖、全省邮政邮务类业务劳动竞赛B组第一名等都在分公司院内悬挂祝贺条幅大张旗鼓的宣传,并为每位员工发放奖励;每次战役结束召开总结表彰会会后,都会把每一位先进个人和先进部门在公司宣传栏内进行张榜宣传;每当全区44个金融网点余额规模过整亿元时,分公司领导都会带着慰问品和贺信亲自到网点慰问,陪同支局网点人员在职工小家一起就餐,在支局基层营造“比学赶超”,在全公司营造“争第一不易,保第一更难”的争先进位的发展氛围。

敢于亮剑 勇于比拼

   敢与强者比,勇于快者争。近年来,淮北市分公司拿出“小局也能有大作为”的勇气,敢于亮剑, 推动了淮北邮政的持续发展。
   凝心聚力发展高效业务。为加快代理金融业务发展,2012年围绕该市“东延西进南扩”的发展战略和引导农民“向城市集中,向园区集中、向矿区集中、向集镇集中、向大村集中”涉及工业园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征迁、涉农资金发放等地方经济热点,淮北市分公司成立了“一把手”亲自挂帅的项目开发领导小组,明确“领导牵头,专业落实,支局落地,上下联动,快速跟进,做好服务”的开发思路。
   自从农村信用社实行市场化利率之后,农村金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代发资金每一户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都是我们白金客户,每一笔代发项目款到账之后,我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深入到每家每户,不然到嘴的肥肉就可能被别的金融机构抢走。”服务平山电厂项目代发的古饶支局支局长李正兰说。通过员工的努力,该公司成功开发古饶工业园、平山电厂、刘桥、韩村、孙疃农村土地补偿款6个代发项目,代发资金逾7亿元。
   今年以来,淮北市分公司按照“壮规模,调结构,控风险,争进位”12字的总体发展思路,充分依托网点资源,依靠全体员工,通过扎实开展项目带动、网点转型活动、跨年度金融旺季营销活动、百日攻坚战、夏粮秋收会战等促进了代理金融和储蓄短信业务的快速发展。
   在内部营造敢于争先,引领对标发展氛围。为调动支局的积极性,该分公司在制定阶段代理金融等高效业务发展营销方案中注重方案的精细管理。从2011年起结合淮北地方经济在城市、矿区和农村呈现的不同特点,把全区44个储蓄网点按照区域属性划分为可比性强的15个城区网点、10个矿区网点和19个农村网点。根据网点服务范围、网点资源情况和储蓄余额规模,科学合理的下达网点阶段发展目标,实行分类考核,分开表彰。在同类网点之间引入竞争、对抗机制,有效地调动了三类网点从业人员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自下而上锁定各自进位目标,积极引导网点树立“早发展,早受益”、“快发展,多受益”的理念和开展“十强十快”网点评比活动,促进规模大的网点比规模,规模小的网点比速度。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表彰,加快激励兑现,让员工切身感受到只要业绩突出,就能比负责人拿得多。
   发展快,拿得多,干劲足,在家地位也高了。”在今年的旺季营销总结表彰会上铁佛支局支局长陈倩发表获奖感言时自豪地说。据了解,铁佛支局是2013和2014年连续两年跨年度旺季营销的超强网点,连续两次拿到10多万元的业务激励。通过“比学赶超”,该公司涌现了铁佛、古饶、赵集、烈山、韩村、刘桥等规模过亿元的超强网点和蔡里、矿山集、土楼、南坪、双堆、祁集等发展超快网点。
   在邮务类业务发展上,该分公司依托地方经济,围绕特色市场,通过扎实开展客户品鉴会、现场订货会和赶集营销等各种活动,促进邮务类业务稳步发展,2013年获得全省邮务类业务劳动竞赛B组第一名。

专注细节 臻于至善

   现在邮局的服务真的细致入微,不仅业务标识更明晰,服务态度更规范,而且服务内容和方式更人性化。”11月8日前来淮北市分公司营业大厅寄特快的市政府张女士看着营业员用保鲜膜仔细封装自己的文件资料和旁边的营业员带着一次性手套细致快速的验视用户交寄的衣物时感慨地说。
   近年来,为营造 “一流精神、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诚信、一流品牌”的邮政企业形象,淮北市分公司以扎实开展“亲情服务,温馨邮政—从微笑做起”活动为抓手和推动力,牢牢抓好“统一思想,让服务转型热起来;加强领导,把长效机制建起来;强化监督,促礼仪之风兴起来;培育典型,将服务标杆竖起来”4个“起来”,组织8名业务优秀、沟通能力强、文字功底好的营业人员参加省公司内训师培训;组织19期服务礼仪集中培训班;开展36期送培到点、现场督导活动等,解决影响和制约淮北邮政服务品质、服务形象的突出问题,构建了以“一笑、二礼、三心、四创”为主要内容的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创建机制,赢得了社会和省公司的普遍认同,网点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稳步提升。2013年被淮北市委市政府评为“目标考核优秀单位”,濉溪县局被评为“县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并有史以来第一次领到政府8万元奖励。
   服务水平提升始终在路上。今年该分公司又提出“注重细节,让文明窗口亮起来”服务深化年活动,通过设置LED业务标识牌、军人优先告知牌;添置分层单册摆放架、邮件分类存放箱;配备物品类邮件验视一次性手套、文件类特快防水保鲜膜等,从厅堂管理和服务细节着眼,营造“客户进门有舒适感、临柜有亲切感、咨询有周到感、办理有快速感,离柜有留恋感”的文明服务氛围。
为确保基层服务窗口时刻绷紧服务弦,质量始终不滑坡,该分公司还按月集中调取各网点同时段监控录像,集中时间组织网点负责人开展互评,根据录像每月评选3个服务明星网点和3个服务落后网点。地处段园的偏远网点所主任翁淑丽几次参加互评之后感慨地说“不比不知道,一比才发现自己的差距在哪。通过评比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网点找到了自身差距,服务提升得很快。

共享成果 构筑和谐

   一直以来,最怕开大会要求统一着装,进入会场不用看别的,只要看着装,哪是A类工,哪是C类工,一目了然,那时候特自卑,总感觉自己游离在企业之外。现在好了,分公司不论员工类别,同一品牌、同一布料、同一价格为我们也增添了防寒服和春夏季工装。”领到新服装的C类员工欣喜地说。
   多年来,淮北市分公司在致力发展的同时,始终认真贯彻落实省公司“员工至亲”的企业行为规范,持续将发展成果惠及员工,不断提升员工的福利待遇,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幸福感。按照职代会集体合同约定,结合分公司业务发展情况,每年对员工的绩效工资进行提高,员工的待遇有了稳步提升。
   在生产场地不足、资金不宽裕的情况下,腾出场地,挤出资金开办了职工食堂和投递员浴室,并对在食堂就餐的员工按照每餐4元的标准给予伙食补贴。在全区具备条件且有需求的支局按照整洁、美观、实用的高标准建立了职工小家、小浴室、活动室和休息室等,并按照就餐人数对每个职工小家按月给予一定额度伙食补贴,彻底解决了一线员工就餐难问题。
   公平、公正、公开地加快推进优化用工进度,让省公司优化用工制度惠及更多的一线劳务派遣工。截至今年成功推荐74位表现优秀的劳务派遣工转为合同制员工。认真落实“爱心帮扶十关爱”活动,将分公司全体员工按照年龄层次全部纳入健康体检范围;每年对考入大学的员工子女开展“金秋助学”活动。这一系列举措,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程先锋 许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