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矿业双龙公司深挖內潜逆境求生

23.10.2014  13:05

  “今年的煤价与去年相比,一吨大约降了近百元,要想保持职工收入不降低,只有增加产量、提高煤质、降低成本。”双龙公司经营副总经理查永坚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如何应对严峻经营形势急切地说。
  今年以来,面对煤炭市场日趋严峻,生产条件日益复杂,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实际,双龙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按照淮北矿业盘活“四量”的要求,精打细算,用心经营,在逆境中实现了安全生产稳定、职工收入稳定、企业大局稳定。同时,提出下半年奋斗目标:力争全年不亏损,职工收入不下降,实现安全生产年。
  作为破产重组的双龙矿业,在淮北矿区属于单独核算、自负盈亏的单位,在经营管理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但是较大自主权也意味着较大责任担当。要在资源枯竭、设备老化、装备条件差、生产工艺落后的情况下,既承担2000多名职工工资以及多项附加和各项福利,还要承担着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大局。
  “自己的事自己办,自己的困难自己解决。”面对困难,双龙公司以保证安全生产、职工收入稳定为基本面,倒排产量、进尺、成本等计划,把各项指标压到极限。
  原煤生产是一切利润的来源,舞起产量龙头才能稳定职工收入,这是该公司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的共识。他们千方百计提高生产效率,抓牢生产接替,确保稳产增产。经反复测算确定商品煤85万吨的目标。围绕产量目标,优化劳动组织,加大机械化力度,形成“能综尽综、能炮则炮”的生产模式,能上综采的创造条件上综采,实在无法安排综采的实行炮采,着力提高单产水平,确保增量促收。通过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综采线从原来接替到2018年调整到2020年,综采线延长两年,确保今后几年产量稳定。在掘进进尺上实施后运连续化等手段保接替,着力提高单进水平,确保生产接替正常。同时,进一步探查资源,尽最大可能增加可采储量,保证矿井可持续发展。今年,坚持边生产边探查的思路,积极探查可利用资源,在原不可采区域积极探查可采块段,增加了可采块段和可采储量,在Ⅱ1采区找出Ⅱ318-3工作面,在Ⅱ2采区找出Ⅱ5215工作面,对原地质条件复杂放弃开采的东任台区域,进行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重新布置采场进行开采,确保了采场接替。
  安全是生产的基础,也是职工最大的福利。在经营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安全上出问题无疑是雪上加霜。双龙公司一方面在安全投入上,量入为出,保证安全生产的基本面不受影响;另一方面着力规范职工的操作行为,严厉打击“三违”,保证安全生产。持续加强安全理论、安全文化建设,公司领导、副总师认真参加周二的安全办公会和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基层管技人员认真参加每周安全办公会和安全学习会,学习贯彻上级安全管理规定。举办“安全理论大讲堂”,在公司网站开设“安全生产体系建设”专题栏目,并充分利用广播、闭路电视宣传贯彻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在工作中强化落实。扎实开展“八查八反八从严”和“大反思、大排查、大整改、大落实”活动,从安全意识、履行职责、现场管理和安全基础四个方面开展自查自纠,逐条逐项查找存在问题并落实整改。严格执行下井跟带班和现场交接班制度,公司领导、副总师严格按照要求执行井下交接班制度,采掘单位班组全面实行现场交接班制度,安监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深入现场检查安全生产相关制度、措施落实和劳动纪律情况。劳动纪律督查小组根据人员定位系统进行劳动纪律督查,发现违反劳动纪律的一律进“三违”培训班并对应处罚。基层各单位严格执行公司、专业、科区、班组、岗位“五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每周一开展领导干部集体上岗活动,上井后及时将隐患信息录入安全生产体系支撑平台,并发布给责任单位,做到隐患发布→整改→复查的闭合管理。生产技术人员认真分析井下地质构造、顶底板条件,及时指导现场生产。基层各科区、班组严格落实工作面现场交接班和安全确认制度,抓好井下工作面安全生产。
  有了稳定的安全生产,更要有精细的经营管理,才能实现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目标。该公司按照 “制度健全、流程完善、制约严密、监督有效”的总体要求,严格内部管控,挖掘内部潜力,减少各类支出。按照今年下半年增收节支2000万元的目标,出台了《双龙公司降本增效实施办法》及《双龙公司强化增收节支实施细则》。及时调整了年度经营计划,并对各项经营指标进行了细化分解,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细化了考核问责办法,明确了监督落实责任。在成本控制上,除了安全生产和职工生活必备的需求之外,不再产生新的投入。“四项费用”每月全部公开。1-9月份各项费用同比支出均控制在历史最低水平。严明劳动纪律,大力推进人力资源规划实施,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利用面部考勤和井下人员定位,加大考勤管控,强化劳动纪律,及时处理违反劳动纪律人员,积极稳妥地减少用工,确保用工总量在淮北矿业下达的指标内。1-9月份,解除劳动合同11人,中断劳动关系6人,内部退养34人,办理退休33人,伤病鉴定退出岗位2人。
  袁文波,20多岁的小伙子,一身三职:驾驶员、接待员、公务员,领导用车时,他就去开车;领导开会时,他就打扫会议室和办公室;中午下班后,他就去来宾食堂端汤上菜。像他一样的,该公司还有3位小车司机。双龙公司以前来宾食堂工作人员20多个,现在只有4个人。各个部门如来客人需要就餐,很多时候就由这个部门的工作人员端菜,这在淮北矿区可谓独树一帜。双龙公司也是较早推行机关大部制改革的单位,早在实施政策性破产的时候,就进行了大幅度机关减员,而且多年来一直严控机关进人,目前机关人员只是以前的一半人数。
  优化业务流程,强化制约监督,规范自购物资采购。进一步明确自购物资采购管理程序,将物资采购职能变为多部门共同参与、互相制约、共同把关、公开透明的企业行为。物管科负责采购计划执行;价格审核小组在充分掌握价格信息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价格渠道,及时调整供货渠道,比质量、比价格、比服务,按同质量最低价格进行比较式采购;经管科负责组织多部门进行到货验收;审计、经管部门共同负责发票审计,通过审计的发票报总经理签字确认;财务负责最后把关,未经签字确认的发票或无到货验收单的,财务一律不予付款。今年1-9月份审核自购物资按建议价计算累计金额5300405元,通过价格审核后减少采购金额694759元,采购成本较审核前下降13.44%。
  坚持 “有旧不用新”的原则,加强自修自制力度。能自己加工的,不采购;能自己维修的,不外修。对机厂、保运、机电、综采等有自制加工和维修能力的单位,给予优惠政策,鼓励挖潜增效。保运区对原来随意丢失或损坏的托辊、护栏、挡煤板、电缆钩等日常配件,加大回收复用力度,今年1-9月份仅回收利用托辊一项就节约资金29万元。综采区在采煤机维修时,采取聘请厂家专业指导、自己组织人员维修的办法,减少维修费用50多万元。机厂发挥现有人员潜力,自制加工品种达百种以上,1-9月份累计实现产值(内部结算价)471万元。为进一步规范各类工程、设备及单体支柱各类维修等外委施工管理,专门制定了“外委施工管理办法”,成立了以公司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外委施工领导小组,加强外委施工管理。通过加强管理,外委维修费用大幅下降。1-9月份修理费用累计255.26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4.28%,仅单体维修就节省120万元。
  废料堆里挑拣旧配件除锈打磨、报废设备拆卸拼装、旧材料加工物品……采访中,记者在该公司机厂看到,电维修班班长俞叶勇正带着几个工人在维修开关里的真空接触器。他告诉记者:这个部件经常坏,如果买新的,一个大概1800元左右。可是我们只要花百十元的成本就可以修好。像这样的煤电钻也是经常坏,购买一个也要近2000元,我们就把几个坏的集中起来拆卸,把能够用的部件重新拼装。你看,这里6个坏的就可以拼装3个新的,起码节约5000元以上。
  今年以来,公司机厂克服设备老化、零配件锈蚀严重的困难,采取多种措施,成功大修出3部皮带机、5部链板机及其它配套设施。对淘汰的25JD-1.6调度绞车进行维修、改造,改造出液压制动绞车27部。修复上井旧刮板400多块,修复旧轨道56根,利用无法修复的报废旧轨道加工棚撑子 315件,地滚架子40套,斜穿44件。切割报废溜槽加工挡煤板60块,加工铁背板200余件。维修旧工字钢近万根,维修单体支柱1000多棵,维修铰接顶梁500余根,修旧利废创产值60多万元。
  强化煤质管理,努力提质增收是双龙公司又一开源措施。该公司制定了 《2014年双龙公司煤炭质量管理办法》,重新修定了煤质管理措施。针对井下工作面煤层薄、地质条件复杂、赋存情况不稳定等情况,加强设计源头控制,在安排巷道施工前,首先考虑巷道掘进时的出矸路线,以免矸石混入采区煤仓。安全生产信息中心合理生产调度,协调安排原煤分装、分运,分提,分储入仓。加强煤眼可视化监管,严禁超大矸石进入煤眼。煤质检查人员严格现场煤质检查、取样,严密监控煤炭产品质量。今年1-9月份,实现提质增收1278万元。
  两眼向内,严细管理,深挖内潜,逆境求生。双龙公司正是凭着直面困难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严细实的作风,上下同欲,共克时艰,在危难之中谋得发展。  (骆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