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民政局五措并举 助力脱贫攻坚

23.08.2016  17:36

      一是低保兜底保一批。7月1日,我市农村低保标准由2520元/年提高至3150元/年,高于扶贫标准,提前一年完成“两线合一”,为无法通过扶贫开发摆脱贫困的家庭纳入社会保障救助范围提供政策支持。全面落实分类施保政策,对纳入低保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群体,根据困难程度,按照低保标准的30%或20%增发保障金,以此缓解贫困群体基本生活困难问题。今年以来已发放分类施保金477万元。

      二是特困供养供一批。进一步加大五保供养机构建设和管理工作,全市已建成各类养老机构253家,总床位数15115张,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46张,集中供养标准达5400元/年。截至7月,已为5528名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和410名孤儿发放特困供养资金1500万元,使其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三是医疗救助救一批。进一步扩大医疗救助范围,将扶贫对象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从2017年起,扶贫对象参加基本医保个人缴纳部分由民政医疗救助资金全额代缴。逐步完善住院救助制度,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对重点救助对象在年度救助限额内,住院自负费用救助比例不低于70%,对特困供养人员的救助比例适当提高。

      四是临时救助帮一批。依托镇级“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受理服务平台,设立“救急难”受理窗口,建立主动发现机制,及时了解、掌握、核实本辖区居民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等特殊情况,充分发挥临时救助针对性强、操作灵活、响应快的特点,做到早发现、早救助、早干预,最大限度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和心理底线的极端事件发生。

      五是慈善救助扶一批。多年来,我市立足慈善公益,面向社会,坚持扶贫济困的宗旨,不断拓宽慈善募捐渠道,广泛宣传慈善文化,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在全市初步形成了关心慈善、支持慈善的良好氛围。去年以来,全市共募集善款373万元,发放救助款物378万元,开展了“爱心圆梦”慈善助学、“情暖夕阳”慈善助老及“慈善情暖万家”助困等系列活动,为改善困难群众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报单位:淮北市民政局
信息作者: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