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消协召开3·15消费维权发布会 披露典型案例
昨天,省消协联合多部门召开2015年3·15消费维权发布会,会上披露的诸多案例,涉及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消费经历,你我都可能遇到,让我们看看这些事儿有多糟心;如果遇到自身权益被侵犯,又该如何回避或维权呢?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也采访了消协人士。
美容 脸部过敏索赔遭拒
【案例回放】 2014年10月,池州市工商局12315中心接到投诉称,施女士在某美容美发会所接受了一次3000元的祛斑美容套餐服务,谁知第二天脸部出现红肿症状。医院诊断为化妆品过敏。施女士向商家要求赔偿时遭拒。
执法人员发现,美容产品的标签上除了配料成分、适用人群和使用方法外,并无任何警示说明。在6次调解后,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由美容美发会所退还施女士购买祛斑美容产品及服务费用3000元,另赔偿医药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等费用3500元。
消费提示:在进行美容美发消费时,要选择公开悬挂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生活美容)的场所。对于美容场所,要注意观察,看美容用品用具(面盆、毛巾、床单、拖鞋等)是否一客一换一消毒、美容师操作时是否戴口罩等。要注意查看所用产品是否有正规标签,是否在有效期内等。
网购 香炉重量“缩了水”
【案例回放】2014年7月,铜陵市工商局12315中心接到消费者许先生投诉,称其在网上购买了一件铜陵某艺术制品有限公司销售的工艺品香炉,该店在网页上标注香炉重量为0.5公斤,但许先生收到的香炉只有0.27公斤。
公司负责人解释称,员工工作失误,错将0.5斤写成了0.5公斤,只表示口头赔礼道歉,不愿承担赔偿责任。经执法人员说服教育,最终该公司退还了消费者99元。
消费提示:网购时最好向商家索取发票,如果做不到,要保留聊天记录、消费凭证等。
如果网购后接到快递公司的货单,一定要先打开查看再签名,否则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维权难度就会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