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学院客人来我校访问交流

25.03.2015  14:56

      3月24日,泰山学院副院长王雷亭一行来我校交流访问,我校副校长刘建中在行政楼九楼东会议室热情接待了来宾。双方就专业建设与专业研究规划、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实践教学的安排与落实等内容展开深入的交流。副校长刘建中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刘建中简要介绍我校的基本情况。我校是一所在“改革中诞生、在开放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的新建本科高校,我校自创建就提出“适当收费、不包分配、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后勤社会化”的办学模式,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探索作用,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小岗村”。现我校是国家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之一、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中德合作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高校、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副主任单位、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常任主席单位等。刘建中指出,2003年,我校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理念和实践经验,结合本国国情,积极探索合作育人、开放育人,开展了一些列教育教学改革,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一等奖,学校的社会名誉不断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科技竞赛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
      会上,教务处就我校应用型专业与课程建设做了详细介绍,我校针对地方支柱、重点、新兴产业及就业市场进行深度调研,开设了一批安徽省暨合肥市急需的新专业,同时改造传统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型特色,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现我校已初步形成“工、经、管为主,文、理、艺术、教育为辅协调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急需人才的专业体系。我校认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立足于办学定位,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应用型学术研究与技术的转化。在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中,要改学科导向型的课程设置为专业导向型,基础课程要适用,优化整合课程内容,专业课要理论联系实际。在模块化课程改革中,从知识本位课程体系到能力本位课程体系,以专业为导向,以职业或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术或技能为中心。我校模块化课程改革能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降低课程重复率;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教务处还就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等相关情况作进一步的阐述。我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整体设计实践教学新体系,重视基本素质和基础能力的训练,加强专业技能训练,让学生进入企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以学生能力提升为核心,大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深入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大力推动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以校企联合培养为抓手,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成立专门部门,统筹校企合作,多种形式并存,校企深度合作,联合培养人才。
      会上,王雷亭副院长充分肯定了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认为我校理念开放、大胆创新,从中受到很大启发。王雷亭介绍了泰山学院的有关情况。会后,双方进行了深入的对口交流。(宣传部 校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方翠霞 孔婷 张寒梅/摄影 江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