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泗县曝光227名公职“老赖” 继续拖欠或被停职

13.11.2014  10:37
核心提示: 记者在公示名单上看到,这些公职人员涉及部门众多,其中大部分为该县公安局、国税局、教育局、卫生局、住建委等部门的公职人员,甚至还有泗县政府、县检察院的公职人员。不仅如此,让人惊奇的是,欠款的还有该县农业银行的工作人员。

11月11日,泗县政府网站公布当地185名在 银行 贷款逾期未还的政府公职人员名单,记者统计发现逾期金额总计约2000万元,其中单笔最高欠款达150万元。

昨天,记者向“追债”的泗县农村合作银行证实了此事。对此,当地政府回应称,将继续更新信息,逾期不还的公职人员,将被停薪、停职、停岗,并将划扣工资用于还贷。

政府“晒”185名公职“老赖”

11月11日,宿州市泗县政府网站发布了一项公示,公示内容为“安徽泗县农村合作银行公职人员‘不诚信’贷户基本信息公示(自借)”。

根据公示内容,185名泗县政府部门公职人员在该县农村合作银行各网点贷款或担保,逾期金额从1000元至100多万元不等,而时间跨度则是从1994年10月至2013年8月。

该公示内容不仅涵盖了逾期金额、贷款日期和网点等基本信息,同时也公布了供职单位、住址、身份证信息等。

记者在公示名单上看到,这些公职人员涉及部门众多,其中大部分为该县公安局、国税局、 教育 局、卫生局、住建委等部门的公职人员,甚至还有泗县政府、县检察院的公职人员。不仅如此,让人惊奇的是,欠款的还有该县农业银行的工作人员。

公示内容显示,逾期金额最多的为泗县交通管理局的武某,逾期金额为150万元。

“头号老赖”:贷款做生意无法还贷

昨天傍晚,记者辗转联系上“头号老赖”——欠款150万元未还的泗县交通局工作人员武某。武某向记者证实,他确实有上百万元的欠款未还。

“从2009年前后到现在,共借了有100多万元。加上利息应该有近200万了吧。”武某说,那几年,他投资做第三产业,他前后花费近800万元,购买了运输船只和相关设备,跑起了运输。

期间,为了维持生意的运转,他先后从当时的泗县农村信用社借了100多万元。

后来由于生意停滞,而未能及时还款。

政府:逾期不还将停薪、停职、停岗

采访中,泗县清收不良贷款办公室一位张姓负责人表示,政府以后将根据还款情况,陆续在每天上午10点钟进行更新,希望通过做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清收工作,来净化社会信用环境,全力打造“诚信泗县”。

这位负责人同时告诉记者, 对于在规定时间内不归还贷款或承担担保义务的公职人员,由县纪委、组织部、监察局、财政局、人社局等部门联合对其采取“三停五不”,“三停”即“停薪、停职、停岗”,“五不”即“不提拔、不调动、不评先、不加薪、不晋级”的严厉措施,其工资收入除保留最低 生活 保障数额外,依照有关规定扣划还贷。

对其中领导岗位职务人员,由该县纪委介入对其调查。触犯法律的,将尽快移交司法机关。同时,将借款人和担保人列入银行征信系统黑名单,有关单位不再给予办理信用类业务。(记者 曾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