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召开

14.08.2014  11:36
 

  会场


胡云腾专委讲话


张坚院长讲话


  姜启波庭长讲话


石德和副院长主持会议


汪沪平副院长作工作报告

      安徽法院网讯:8月13日,省高院召开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总结近年来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进一步推动诉讼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景汉朝作书面讲话,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胡云腾、立案庭庭长姜启波、省高院院长张坚出席会议。湖北、江苏、甘肃等地高级人民法院分管领导和立案部门负责人应邀参加了会议。

  景汉朝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安徽法院近年来在诉讼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指出诉讼服务中心是人民法院为群众提供多渠道、一站式、综合性的诉讼服务平台,是推进社会矛盾化解、践行司法为民的前沿阵地,各级法院要进一步深化认识,科学研判形势,将“中心”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在更好地回应、满足人民群众的关注和期待方面有更大作为。

  景汉朝要求各级法院要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实际的基本原则,把群众的合法合理需求作为建设的第一信号,以群众满意为判断标准,向基层倾斜,从实际出发,铺设群众与法院交流沟通的绿色通道,确保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的正确方向。要全面整合法院各项诉讼服务职能,将除庭审之外的可向人民群众提供的诉讼服务项目集合于诉讼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要发挥诉讼服务大厅、网上服务平台、12368服务热线三大平台优势,按照“一次性、全方位满足当事人诉讼需求”的标准,提供诉讼引导、立案审查、司法救助、判后答疑、诉讼保全、卷宗查询、现场缴费等所有服务功能。同时不断提高信息化应用程度,完善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网上阅卷、网上送达、网上答疑等功能,切实提升诉讼服务水平。要加强制度建设,依法公开法院立案、审判等各个环节信息,主动提供即时便利的卷宗查询服务,明确各项服务项目的办理时间和要求,强化统筹协调,进一步促进诉讼服务规范化。

  张坚指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带动性、关联性,在落实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方面发挥着“牛鼻子”的作用,是必须重点抓好的一项工作。中心建设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始终把服务群众、方便群众摆在第一位置,都要从群众的需求、意愿和感受出发体现人性化,最大限度地让普通群众感到方便、公正和高效。

  张坚强调,当前我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也还存在着进度不平衡、功能不齐全、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正面临着松一松、往下滑,紧一紧、往上升的态势。通过这次现场会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加压,让大家看到了差距、明确了目标,同时增强了信心。要变压力为动力,抢抓机遇,持续发力,使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真正化茧为蝶,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由“盆景”发展成风景,从而把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打造成我省法院工作的一个亮丽品牌。

  省高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石德和主持会议,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汪沪平作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报告,省高院党组成员、巡视员池寒冰,副院长汪利民,党组成员、副院长徐致平,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周榕,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张兵,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董震和审委会专委葛健、袁春出席会议。刘丽辉等六名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应邀列席会议。各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立案部门负责人、部分基层法院院长和省高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黄山中院、泾县法院和淮北市杜集区法院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会后,与会代表还实地参观了黄山中院诉讼服务中心和屯溪区法院经开区法庭诉讼服务站。

  据了解,安徽法院自2012年4月正式启动诉讼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以来,着力将诉讼服务中心打造成为“一站式、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性诉讼服务平台,将除庭审以外的其他诉讼服务事项整合为23项功能,前移至诉讼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当事人在诉讼服务中心足不出户就可办理立案、保全、执行、缴费、申诉、信访等诉讼事项。截至目前,全省126个法院已经有93个建成诉讼服务中心,其中改建37个,扩建24个,新建32个,覆盖率达74%,诉讼服务中心总面积达607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