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法院启动“改作风、促改革、弘法治、解民忧”主题实践活动

09.03.2015  16:30
 

  安徽法院网讯        近日,合肥中院印发《关于在全市法院开展“改作风、促改革、弘法治、解民忧”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决定自3月初至5月底,在全市法院统一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全市法院干警深入基层一线,转变工作作风,化解矛盾纠纷,普及法律知识,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最大限度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据了解,2008年以来,合肥法院每年春天都会根据当年的形势与任务而开展一个主题实践活动。今年的“改作风、促改革、弘法治、解民忧”主题实践活动,是合肥中院党组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做出的一项重要部署,是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重要手段,是检验合肥法院“树标杆、做表率,勇当排头兵”工作成效的重要载体,也是全市两级法院提升司法能力、改进司法作风、加强队伍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改作风、促改革、弘法治、解民忧”四个分主题各有对应和侧重。“改作风,树立法官良好形象”,要求全市法院干警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中央八项规定,坚持不懈反对“四风”。完善司法廉政监督机制,加大正风肃纪力度,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司法腐败。加强理想教育,坚守法治精神,向人民的好法官邹碧华同志学习,树立惩恶扬善、执法如山、公平如度、清廉如水的浩然正气。

  在“促改革,确保公正高效司法”部分,《通知》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司法公正的突出问题,着力破解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认真做好司法改革过程中的队伍稳定工作,引导广大干警树立改革大局观,理解、拥护、支持、参与改革。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保障,依法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主题实践活动的第三项内容是“弘法治,夯实依法治国根基”。要求全市法院干警带头学法,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做严格公正司法的表率;公正执法,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坚持公正高效司法,以公正的裁判树立正确导向;加强普法,运用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夯实依法治国根基。在这次活动中,合肥中院将与安徽电视台在《第一时间》栏目合办“法官说法”小栏目,法官以案释法,讲述法治故事。同时,在加大法律“五进”力度的同时,做活做好法院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加强与网民互动,进一步提高普法实效。

  “解民忧,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是本次主题实践活动的第四部分内容,也是这次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的要求也更多、更具体。《通知》提出要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深入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问题和“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问题,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强化诉讼服务,为群众快捷便利提供各类诉讼信息服务。落实便民利民措施,合理简化诉讼程序,提高案件审判效率,减轻当事人诉讼负担。加大对弱势群体救助力度,让人民群众共享优质高效司法服务。加强人民法庭工作,持之以恒改进司法作风,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保障人民群众对司法活动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完善法院新闻发布会工作机制,丰富发布形式,活泼发布内容,更接地气。进一步加大网络庭审直播、庭审观摩力度。强化执行工作力度,切实解决执行难。围绕“内充外扩”主题,进一步完善合肥法院执行查控网络,提升司法查控网功能。加强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公布力度,充分发挥其信用惩戒作用,促使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

  合肥中院要求,全市各法院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这次活动当作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载体,切实抓紧抓好。制订实施方案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采取回访、走访、调研、巡回审判、庭审观摩、送法上门等多种形式,深入基层一线,了情社情民意,满足群众需求。要带着问题开展活动,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司法问题,确保主题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