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积极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25.06.2019  18:31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6月25日讯(记者:马静、铜陵台记者:朱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今年以来,安徽各地多向发力,充分挖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发挥专业社工服务优势,积极构建“党建引领、政社互动、多元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今年二季度,合肥市掀起了一股小社区建“大党委”的热潮,稻香村街道望江西路社区、笔架山街道翠庭园社区、三里庵街道杏林社区等多个社区相继成立大党委。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到社区“报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真正将社区营造成各方利益的共同体。合肥市蜀山区稻香村街道党工委书记刘玲说,“大党委”的成立是社会资源下沉社区、社区力量共建共享的有益尝试: “把我们辖区内一些驻地单位党组织纳进来,共同研究社区的一些重大事项、一些重要的公共事务。通过我们资源的更丰富,能够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贴合居民需求的服务。”

  以党建引领集聚,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得以发挥各自优势,同时也成为社区治理的服务对象。安徽叉车集团合力兴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韦伟: “我们是一个老国有企业,家属区职工居民有7000多人,党员也接近七八百人。现在我们加入了这个大党委,我们可以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街道、企业与社居委之间互相融合,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开阔了我们的思路,更加丰富了我们居民在党建生活和活动中的内容和载体,是一个双赢。”

  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进程中,铜陵市突出政社联动,以专业社会链接服务资源,推出一系列“社会工作+”介入行动项目,投资2亿多元,以步行15分钟为半径,新建、改造了65个“邻里中心”,交给专业社工机构运营,为居民提供娱乐、协商、小维修、居家养老等一揽子服务。铜陵市金山社区副主任王梅: “由社区原来的被动管理服务变为主动的管理服务,运用他们比较专业的理念和专业的人员,也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日间照料、理发、配餐,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今年以来,我省各级社会治理改革实验成绩显著,铜陵市铜官区、芜湖市、合肥市包河区先后被确认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合肥市庐阳区、巢湖市等5个试点承担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任务,实验区批复数量全国第一;由省民政厅推动的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培育和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均为全国首推,得到国家民政部的高度认可。

[ 编辑:江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