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激荡精气神

05.11.2014  15:31

        《农民日报》4日头版报道 宿州,安徽北大门,黄淮平原南端的传统农业大市。人口多、底子薄的传统农业区如何实现后发地区的“先发突破”?宿州市委、市政府认为,必须转变“习惯等靠要、依赖帮扶带”的弱势心态,要做足人的文章、激发人的斗志、发掘人的潜能,塑造宿州的“精气神”。

        “宿州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初始阶段。思想观念的转变,精神力量的塑造,比建几座工厂、修几条道路、上几个项目来得更重要、更深刻、更长远。”宿州市委书记张曙光称,营造良好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对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影响。

        农村改革加速度,沉睡资源被唤醒。“近几年来,国家和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我市粮食面积稳中有增,生产投入进一步增加。”宿州市农委主任张明权介绍。据农业部门预测,2014年宿州市全年粮食产量将再次创下新高,有望突破历史纪录,迈向“百亿粮仓”指日可待。

        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简称“两区”)的建设,宿州市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为核心的农村改革正在大步推进。

        效能建设动真格,宿州努力探索长效机制。通过目标绩效考核、副处级以上干部每日动态发布制度,晒行踪、晾工作等多项制度让效能建设长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