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芜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助安徽迈向汽车强省

31.05.2016  17:26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家倡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安徽紧紧抓住国家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有利契机,完善扶持政策,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合肥、芜湖为中心,以奇瑞、江淮为骨干,集研发、产业化、示范运营三位一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数量居全国前列。

今年的北京车展上,各大车企争相“”出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内纯电动汽车领域的实力派,江淮汽车一口气拿出了四台即将亮相的纯电动汽车。全新正向研发的国内首款纯电动SUV----IEV6S,无疑是车展中最为耀眼的明星。

江淮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开发管理部部长王方龙:“整个产品一个主要特点是应用了全新的18650三元锂电池,电池能量密度得到很好的提升,在续驶里程上较五代电动车有50公里的提升,达到250公里,同时在电池、电机、电控等领域,我们进行了近30项技术优化,IEV6S在能量密度、效率,以及整车的驾驶性、操作性上都很好”。

技术上持之以恒的创新,让江淮汽车逐渐成为国内新能源车行业内的翘楚。2010-2015年江淮汽车以每年一代的速度推出五代iEV系列产品,累计销售近2万辆。今年一季度,江淮汽车纯电动轿车累计销量就达到4410辆,较上年同期增长7倍。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在江淮汽车的产品体系中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王方龙:“对于未来,江淮制定了IEV+战略,根据规划,到2025年,江淮汽车新能源汽车总产销量将占江汽总产销量30%以上,形成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在芜湖,奇瑞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项目今年2月份在芜湖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达15.6亿元,主要生产铝车身骨架纯电动乘用车,年产能可达6万辆,一期项目计划今年9月份建成投产,投产后将成为奇瑞兑现年产20万辆新能源车产能目标的重要一环。

奇瑞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副院长孙玉洲:“奇瑞新能源汽车2015年实现销量14299辆,销售收入10.5亿元,净利润总额8732万元,较2014年分别同比增长160%、266%和226%,到2020年奇瑞新能源汽车要达到20万辆,进入国内第一方阵”。

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不仅与整车开发相关,更要依托于电池、电机、汽车电子等相关零部件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如果说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电驱系统就是“大脑”。合肥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自2009年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已快速发展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电驱动行业的主力军,在纯电动乘用车电驱领域,巨一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30%。

合肥巨一自动化副总经理王淑旺:“我们有个很大的优势就是立足于合肥,合肥是国家的“双试点”城市,在试点的支持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引导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建立了上下游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使我们的市场和供应都有一个良好的保障,让我们产品开发、应用的目标比较明确,所以我们走在了行业的前列,在合肥应用的基础上走向了全国,相信未来我们还会走向世界”。

目前,安徽已形成以合肥、芜湖为中心,奇瑞、江淮、安凯等骨干整车企业为龙头,以巨一自动化、国轩高科、天康集团等核心零部件企业为配套,集研发、产业化、示范运营三位一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和发展格局,构筑了从电池-电机-电控、到整车研发制造、再到充电设施与新能源汽车运营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全国行业内一面旗帜。

省经信委装备处处长沈忠林【出录音】通过近几年政府的努力和各项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我们省发展速度很快,一直走在全国的领先,企业长期研发积累在这时候得到了体现,电机电控系统都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

记者手记:

当很多城市推广新能源汽车还停留在纸上的时候,在合肥,新能源汽车已经满街跑了,从纯电动公交车,到新能源出租车,再到江淮IEV私家车;在芜湖,上千辆供市民租用的EQ纯电动车遍布街头,分时租赁模式“领跑”全国,安徽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成绩有目共睹。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既是降低汽车燃料消耗量,缓解燃油供求矛盾,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大气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要求。安徽紧紧抓住这个战略机遇,并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特别是去年,把合肥、芜湖纳入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坚持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相结合、市场主导和政府扶持相结合、整车引领和加强配套相结合,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致力于把安徽打造成为新能源汽车强省。(闫少卫 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