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中福:自强不息 勇当脱贫致富带头人

23.04.2018  16:16

      安徽经济新闻网讯  在舒城县山七镇庞畈村,身患残疾的汪中福是当地有名的“养龟人”。虽然身体不便,但是生性好强的他,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成为了当地脱贫致富带头人。
      四月将勃勃生机注入万物,处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市科技特派员、舒城县辉淼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汪中福正在田间和工人商讨养殖基地扩建工作。今年64岁的汪中福,右腿残疾,不善言辞,但精神头十足。
      汪中福出生在一个贫困农家,早年间父母先后病逝。因一次意外,汪中福右脚留下了残疾,但他从未向命运低过头,暗暗跟自己较劲,一定要靠勤劳和双手改变家庭的窘迫。

 

 


      因为对养殖感兴趣,汪中福开始尝试喂猪养乌龟。但对汪中福来说,最大的难处在于他文化程度低,也不懂技术。初期投入虽多,但效果不明显。后来,通过自学和实践,养龟养猪技术日益成熟,他的养龟和驯养野生动物事业也逐步走上正轨。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山七镇探测到了温泉,汪中福看中温泉水含有多种活性作用的微量元素,有一定的矿化度,硫磺含量少,非常适宜做养殖用水,便开始用温泉水养殖乌龟。汪中福还开了个温泉休闲浴场,在给他的养殖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当地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温泉浴。如今,汪中福的养殖场有乌龟2万多斤,豪猪200多只,整个养殖场越做越大。
      富裕后的汪中福并没有忘记父老乡亲。近年来,他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号召,通过吸收就业等方式带动很多残疾人贫困户脱贫增收,以实际行动践行当代企业家应有的社会担当。
      “老板对我们都特别的好,收人也很不错,很感谢老板对我们的照顾。”刘阳文腿部患有疾病,他在汪中福的养殖场工作已经有十四年了。
      目前,在汪中福的养殖场里,有15名饲养员,大多数是因残致贫的贫困户。他们在养殖场打工,1年有近3万元的收入,通过就业实现稳定脱贫。本身身患残疾的他,深知残疾人家庭的不易。接下来汪中福将以现有的养殖场为平台,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加快进度建设扶贫基地和残疾人就业基地,带动更多贫困家庭就业。

 

 

 


      在汪中福家的客厅墙上,挂满了他的各种养殖证件和取得的荣誉,他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县级优秀科技特派员和优秀共产党员。当地群众提起汪中福更是赞不绝口。
      山七镇街道社区党支部书记韦法平说:“老汪身残志坚,自己发家致富了不忘其他人,特别是身患残疾的贫困人口,他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学习。”(云中东 徐露)

责任编辑:马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