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人物】王佳:熬出来的“王专家”

18.08.2016  14:06

      6天内村支书手机上收到的69条气象短信,是他组织发的;超过40小时驻守防指,他“基本不动弹”地盯着雷达回波;他表示,所有人尤其是业务人员,一直都在连续作战。
      圆圆的脸,结实的身板,白皙的脸庞透出一股平易近人的亲切感,相较于“正儿八经”的安徽省霍山县气象局局长身份,王佳这位30出头的帅气大男孩看起来更像邻家大哥,街头李大爷亲切地称呼他为“王专家”。暴雨来时,他超过40小时驻守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决策服务,正是他这股子“熬”劲儿,让百姓打从心眼儿里信任他。
      霍山,这片位于大别山腹地2043平方公里的山城小县,“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特殊地貌使得这里成了安徽省出了名的“暴雨窝”。今年入汛以来,天气形势复杂,使得霍山县局地日降水量屡屡突破50毫米。
      “越是在防汛的关键时刻,气象部门越是要发挥防汛‘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王佳说到做到。早在汛前,他就组织保障人员排查气象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模拟突发性灾害天气状况做好应急演练,针对防汛包保责任人、气象信息员举办气象知识和灾害防御培训班。
      6月30日,霍山迎来了入汛以来强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强降水过程。雨急风强,霍山县气象局综合业务员每隔三小时与六安市气象局预报员商讨天气形势。雨情严峻时,每小时向全县发布雨情,每三小时发布临近预报。
      “霍山县城最多的一天下了280多毫米,很多乡镇雨更大。”整个县气象局总共不过十来个人,赖着不走的雨水让所有人都心惊胆战地超负荷工作,但那段时间的辛苦却被轻描淡写,“尤其是业务人员,从30日以来一直都是连续作战,大家都这样,没啥好说的。”王佳说。
      6月30日至7月5日,霍山县落儿岭镇白云安村支部书记徐仁波总共收到了69条气象短信。“如果收到了气象红色预警,我们就要开始转移村民了。”这些短信正是王佳组织发的。
      暴雨期间,霍山县气象局的所有工作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王佳身为局长,长时间驻守在防指,一边紧盯雷达回波,一边与群里预报员讨论雨情,一有情况就会第一时间分析汇报给县领导。
      “就是眼睛太累了,时时刻刻盯着大屏幕和手机。”王佳说。悬在霍山头顶的“那一盆水”随时有可能倾泻而下,三天两夜,从6月30日上午起,王佳连续在防指驻守超过40个小时,中间只不过抽空回宿舍洗个澡、换了身衣服。对于防指每天夜里12点准时供应的那一顿面条,王佳又爱又恨,虽说可以在深夜里垫垫肚子,但也摧毁了自己的减肥计划。“在防指基本不动弹,唯一的动作就是盯着雷达回波。”看着计步器上每天不到1000步的数值,王佳埋怨自己的“减肥大计”又要泡汤了。
      虽说如今的气象服务方式、渠道在不断拓展,气象服务信息轻松实现进村入户,但基层工作依旧困难重重。“最难办的是老百姓对洪水没有防范意识,不愿走的、半路折返的都有。碰到这样的,也只能强行架走了。”王佳说。这又给日后的防灾减灾科普工作留下了作业。
      雨下了多久,他就在工作岗位上“熬”了多久。他说,想回家,十分想,但这种时候撂下挑子谁来顶上?整个强降水过程中,由于霍山县气象局提供的气象信息十分准确,并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王佳这才松了一口气。(转自中国气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