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红色娘子军》来肥巡演

23.05.2016  15:24
摘要 400年历史的汉剧,是全国少有、湖北唯一的古老戏曲剧种,其声腔的“皮黄”体系和独特的程式化表演,对川剧、滇剧、桂剧、湘剧、粤剧、赣剧等多个戏曲剧种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徽剧正是与汉剧合流才最终促成了京剧的形成。

  曾被京剧、电影、芭蕾等多种艺术形式演绎过的《红色娘子军》,早已成为几代人心目中的经典。上周,由国家级非遗项目——汉剧诠释的《红色娘子军》在合肥大剧院亮相,博得观众好评。这是汉剧《红色娘子军》获得国家艺术基金巡演项目资助后开始的首次全国巡演,也是汉剧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巡回演出。

  400年历史的汉剧,是全国少有、湖北唯一的古老戏曲剧种,其声腔的“皮黄”体系和独特的程式化表演,对川剧、滇剧、桂剧、湘剧、粤剧、赣剧等多个戏曲剧种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徽剧正是与汉剧合流才最终促成了京剧的形成。“安徽也是戏曲大省,当年‘徽汉合流’让汉剧和徽剧有着不解的渊源,所以汉剧《红色娘子军》的全国巡演在武汉演出后,首站便来到了安徽合肥。”武汉汉剧院副院长王立新说道,“同时,合肥戏曲近些年的发展也有值得武汉汉剧院借鉴的地方。”

  版本众多的《红色娘子军》不仅为观众所熟知,也激发了地方戏曲工作者的灵感,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不少地方文艺团体尝试结合自身剧种特色,将其多次搬上舞台。移植于京剧样板戏的汉剧版《红色娘子军》正是其中较为成功的一部作品,在许多老汉剧迷中成为难以逾越的经典。然而,对于不熟悉汉剧的合肥观众来说,也能感同身受吗?

  当晚,大幕拉开,梅花奖获得者王荔扮演的吴清华,一段椰林中期盼复仇的精彩唱段,引来全场叫好。第二幕娘子军操练的大场面,更是引发观众的如雷掌声。“演员们唱的是地方方言,我虽然听不懂,但这也是一个地方戏的魅力所在,汉剧独特的唱腔第一次听便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演员们的表现也非常棒。”合肥观众郑国庆是个戏迷,黄梅戏、徽剧、庐剧都是他的心头好。

  在《红色娘子军》中,梅花奖获得者王荔首次挑战汉剧现代戏。她告诉记者:“过去一直在演老戏,所以这次压力还是很大,开始表现得非常柔美,一点点地纠正。剧中没有水袖,没有繁琐的头饰,全是生活化的装扮,一旦唱不好,或者动作不好看,就会露丑。”她透露,老戏唱腔优美,但在表达革命感情上,却过于拖沓,也得重新学习,“这个戏要让人有铿锵有力的观感。”

  当演员们集体谢幕时,台下观众为他们久久鼓掌。“这是我第一次听汉剧,觉得很美,我想这也是这个古老的剧种之所以能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吧。”合肥大剧院工作人员乔文说道。

来源: 合肥日报     作者: 方偲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