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和人民在一起

11.10.2014  11:13

    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制。按照中央部署,今年1月,全省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拉开序幕。

  这是一场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全省16个省辖市、105个县市区的13.5万多个基层党组织、310多万名党员,投身于时代“大考”,砥砺思想,净化作风。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广大党员干部在返本归真中拨亮信仰灯火,在正风肃纪中重塑良好形象,亮出了一份份作风建设的成绩单。

  这是一次抓铁有痕的作风锤炼。9个月来,第二批活动参加单位以“三严三实”为标尺,以焦裕禄精神和沈浩精神为镜子,善始善终、善作善成,锤炼了执政党党纪党风,催生了全社会新风新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满意。

  3月25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来皖调研时,对我省教育实践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安徽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创造了很多经验”。

  以上率下 树立标杆

  19位省领导分别选择1个省辖市或省直管县作为活动联系点,并确定1个县(市、区)进行重点联系指导;市县领导干部建立活动联系点5322个;省委督导组累计深入活动单位调研指导3200多次

  1月23日下午,合肥稻香楼宾馆礼堂气氛热烈。全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吹响了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嘹亮号角。

  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是第一批活动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第二批活动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省委书记张宝顺强调:“要坚持一把手示范带动、一把手组织推动,进一步落实各级党委(党组)这个责任主体和一把手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形成‘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工作机制。 ”

  行胜于言。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王学军、省政协主席王明方、省委副书记李锦斌等19位省领导,分别选择1个省辖市或省直管县作为活动联系点,并确定1个县(市、区)进行重点联系指导,以实际行动为各级领导干部作出示范、树立标杆。张宝顺先后6次深入联系点合肥市、庐江县,悉心调研指导。其他省领导都多次深入联系点调研,听取情况汇报,给予细致指导,示范带动和推进全省教育实践活动。

  2月26日,张宝顺深入庐江县调研指导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冶父山镇幸福村,他与镇村干部、党员群众面对面交流,征求意见建议。得知党员参与热情很高、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张宝顺高兴地说,第二批活动在群众家门口开展,广大群众期望值更高,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6月份,张宝顺分别利用3个半天时间,全程参加指导合肥市委和庐江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进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后,他又多次了解活动进展情况,对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抓好整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合肥市、庐江县以此为动力,坚持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做好教育实践活动每一环节工作,在全省各市、县中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

  领导带头就是鲜明的导向,上级垂范就是无声的命令。在省委的示范带动下,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谋在前、走在前,做样子、树标杆,努力做到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 16个省辖市和105个县(市、区)均成立了由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建立党员领导干部活动联系点5322个,做到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谋划、高要求推进。

  池州每名市级班子成员分别建立2个活动联系点,并安排2名市委常委督导1个县(区)的活动,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和指导。定远县委要求,全体常委带头做到“六个一”:写一本学习笔记、上一次党课,记一本走访日记、定一个基层联系点,建一个“四库”(困难库、问题库、建议库和成果库)清单、作一个公开承诺。

  从严要求,全程督导。活动之初,针对机关和基层等不同类型单位特点,省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订了“1+8”活动方案,明确各领域突出问题和工作重点,做好分类指导。省委抽调170人组成16个省委督导组,选配8位省级党员领导干部分别担任省委督导组第一组长,拧紧螺丝、上紧发条,强化跟踪问效。

  活动期间,省委督导组累计深入活动单位调研指导3200多次,收集意见建议20800多条。全省市、县(市、区)和乡镇、街道也分别派出督导组1564个、指导组11697个,实现了督导工作全覆盖。

  深入学习 固本培元

  市、县(市、区)委班子开展集中学习5天以上,进行专题研讨交流3次以上;县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参加“三严三实”集中学习44900多人次;基层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举办711期,培训56000多人

  理想长存,才有活的灵魂。信念丧失,堤坝就会崩溃。 “四风”问题的出现,根源在思想“总开关”松动。 “根”除,才能“风”止。

  第二批活动单位把学习教育作为头道工序,坚持学习为先、以知促行、知行合一,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

  集中学,专题学,讨论学。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采取集中学习、座谈研讨、辅导交流等多种形式,带头开展学习教育,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全省市、县(市、区)委班子开展集中学习5天以上,进行专题研讨交流3次以上。

  读原著,深思考,勤对照。各地各单位组织党员干部联系实际,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读党章和中央规定书目,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坚决克服“信仰危机”和“本领恐慌”,努力解决“总开关”问题。同时,编发《教育实践活动十清楚十明白简明问答》105.5万余份,提高了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许多农村党员常年在外务工,春节返乡期间是组织他们参加学习教育的难得机会。泗县流动党员春节一到家,就收到了党组织的学习“大礼包”:一套学习资料、一本学习笔记、一封慰问信、一张所在党组织联系卡。 “我长年在外面跑,平时组织生活过得少,这次一回来,组织上就召集我们过组织生活,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 ”濉溪县铁佛镇流动党员李三长激动地说。

  不是等等看,而是马上干。春节期间,各地普遍组织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作一次动员讲话、上级党组织负责人作一次群众路线教育辅导报告、集中开展一次专题讨论等“六个一”活动,抓好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特别是将每一名流动党员组织起来,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教不漏项、学不漏人”。据统计,全省上级党组织负责人到村作辅导报告40900多场,村级组织党员干部集体学习103800余次,邀请先进典型介绍事迹31100余人次。

  阳春时节,惠风和畅。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提出“三严三实”的要求。从4月份开始,省委决定用一个月左右时间,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集中学习教育。全省县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参加“三严三实”集中学习44900多人次;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将“三严三实”列为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学习内容,举办485期培训班,培训34300多人;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711期,培训56000多人。

  “沈浩精神是安徽一面鲜艳的旗帜。 ”按照中央部署,我省提出远学焦裕禄、近学沈浩,以先进典型为镜,向先进典型看齐,引导党员干部深学、细照、笃行,做焦裕禄、沈浩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学习是最好的“镜子”。在学习中找到差距、看到不足、受到教育、触及灵魂,进而清洗思想灰尘,是党员干部的共同感受。

  “村干部是针鼻大的官,管着针鼻大的事。但就这小小的针鼻子却穿着上下各方千条线。 ”六安市舒城县城关镇幸福村党委书记杨龙和表示,要以沈浩为镜,洗去脸上的“官颜灰”,甩掉工作中的“花架子”,遏制“享乐欲”,根治“奢靡病”,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党员干部把教育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

  “当了十几年村官,我只专注了一件事,那就是修路。一条出山路,一条致富路,一条连心路。这第三条路还没有修好,要永远修下去,因为只有干部群众心连心,才能把事情干好,背离群众诉求,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劳。”芜湖市南陵县何湾镇龙山村党总支书记胡太平说。

  正反典型对照,学习效果更好。省里组建先进事迹报告团,赴省辖市和部分县(市、区)巡回报告20场;选择一批违法违纪典型案例,编发活动警示教育资料17.3万余份。各市、县(市、区)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2855场,组织参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和廉政文化图片展30.4万余人次。

  大海航行,唯有信仰的灯塔才能穿透迷雾,指引前行的方向。随着学习教育持续深化,理想信念的灯塔越发明亮,群众路线的坐标更加清晰。

  “干部脚上有土,群众心中不堵。 ”安庆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深有体会地说,干部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深入群众,不断疏通群众心中的“堵”,解开群众心中的“结”,努力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敞开大门 找准问题

  市县两级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38500余人次、召开座谈会11300多场;各级党员干部走访群众232.4万余户,共征求到各类意见建议75.6万余条

  深入群众,查找问题,才能为改进作风把正方向,定准目标。各地各单位坚持“面对面”与“背靠背”相结合,通过自己找、群众提、上级点、互相帮、集体议,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深入查找班子和个人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你在返回家乡以后,看到家乡有了哪些变化? ”“你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有什么建议? ”针对我省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实际,各地党组织抓住春节人员集中返乡的有利时机,组织开展“五必访五必问”活动,95%以上的党员干部进村入户面对面听取意见。阜阳市组织开展“四级书记走访农民工”活动,了解全市280万农民工所思所想所盼,共征求意见建议10716条。

  “只有让群众愿提、敢提、真提,才能在征求意见过程中真正听到真心话、找到真问题,才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找到‘最大公约数’。 ”蚌埠市积极组建“群众评议团(组)”,让党员群众自己推选出的代表人物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各级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找准存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监督活动开展情况。

  找不到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听不到意见就是最大的意见。除了“请上来听意见”“走下去问意见”,马鞍山市还“多渠道找意见”,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市长公开电话、效能办投诉、法律援助中心等渠道,查找“四风”问题线索,全市党员干部共访问群众17万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0861条。

  “脚下多沾一些泥土气,身上多带一点汗水味,群众就会把我们视为‘自己人’,乐意与我们分享他们的喜事、忧事和烦心事。 ”宣城市宣州区孙埠镇党委书记胡建强说。该镇党委要求每名党员干部采取徒步方式践行“335”行走计划——走访群众不少于30户,走访企业不少于3家,步行距离不少于50公里,确保村组走访、征求意见全覆盖。

  “亲,期待您积极参与,欢迎拍砖、吐槽……”不少单位创新方式方法,利用官方微博征求意见,让人耳目一新,引来不少网民“点赞”。一些网民表示,运用新媒体征集社情民意,听取网民的意见建议,让大家感受到了诚意,才能听到更多真意见。

  针对个别地方征求意见聚焦不够、画像不准等问题,3月24日,省委活动领导小组采取“上级点”的方式,召开市县两级活动专题点评通报会,结合近年来巡视工作、年度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和平时掌握的情况,对涉及各地的“四风”方面问题进行集中反馈点评,并对问题突出的10个县(区)进行“一对一”重点点评。

  征集最真实的意见,查找最突出的问题。各地各部门聚焦“四风”问题,不“走神”、不“散光”,认真开展“四对照四查摆”活动,即对照党章和中央八项规定,查摆贯彻落实作风建设要求情况;对照征求到的意见建议,查摆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照保持优良作风的先进典型,查摆作风建设差距和不足;对照警示教育典型案例,查摆作风建设上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和潜在性问题。

  据统计,全省市、县(市、区)两级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38500余人次、召开座谈会11300多场,各级党员干部走访群众232.4万余户,共征求到各类意见建议75.6万余条。市、县(市、区)委常委班子及成员分别梳理出“四风”问题3180余个、18600余个,为对照检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打下良好基础。

  见筋见骨 开展批评

  市县两级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平均提出相互批评意见180多条,党政正职平均每人收到批评意见20多条、班子成员平均每人10多条

  开出一次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是深入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也是对党员干部的政治考验。

  “查准、剖透、写实。 ”各地按照“衡量尺子严、查摆问题准、原因分析深、整改措施实”的要求,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反复修改,努力画准“集体像”和“个人像”。

  研究制定审核要点、审核程序,专门发出“回头审”工作通知,认真做好对照检查材料审核。张宝顺亲自审核了省辖市市委班子、党政正职和所联系市、县委班子及成员的75份材料,王学军、王明方、李锦斌等省领导也认真审核了联系点班子及成员的材料,提出具体审核意见。省委活动办、省委督导组累计反馈书面修改意见2.9万余条,各级领导班子材料普遍修改10轮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材料普遍修改10稿以上、有的多达20余稿。

  开展广范围、多层次、有深度的谈心交心活动,努力统一思想、化解矛盾、形成共识,是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的重要基础。

  真心换真话,真心换真诚。认真落实“四必谈”要求,坚持以指出问题和不足为主,坦诚相待沟通思想,推心置腹交换意见,努力做到“六个谈透”,消除了彼此隔阂与误解,形成了共识与合力。据统计,市、县(市、区)委班子主要负责同志与其他成员谈心谈话4400余人次,班子成员相互谈心谈话20300余人次。

  针对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的怕问题找多了被抓辫子、根源挖深了会丢面子、意见提重了结下梁子等“三怕”思想,省委鲜明亮出“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装袋子”的态度,引导党员干部放下思想包袱,打开顾虑心结。

  开门见山讲问题,真刀真枪提意见,满腔热情帮同志。民主生活会上,空话套话不见了,细枝末节不谈了,“一团和气”不复存在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锋芒直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问题。

  “向我看齐、向我开炮”。一种久违的率真会风,让人凛然振作。

  “喜干领导看得见的事,忘了群众期盼的事”“不能很好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建议,存在自己说了算的现象”“在政绩观上,重显绩轻潜绩,对打基础、谋长远的事情过问得少”……各级“一把手”自我批评深挖根源,主动揭短亮丑,营造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浓厚氛围。

  不放“礼炮”、不放“空炮”。相互批评直奔主题,不遮掩、不回避。

  有的对单位一把手提出,“唯上轻下”的形式主义、动辄斥责别人的“老爷作风”严重;有的提醒,要增强原则性,克服好人主义;有的建议,要注意工作的科学性,不要急于求成。

  “脸上火辣辣,心里热乎乎。 ”会议结束了,有的同志拿着纸巾擦着额头上的汗珠。党员干部普遍反映,这是自己入党以来经历最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是一次深刻的思想体检,既红脸出汗,又加油鼓劲,让人刻骨铭心、终身难忘,达到了“红红脸、出出汗”“加加油、鼓鼓劲”的效果。

  完成规定动作后,合肥、蚌埠等5个省辖市常委班子还做了一道“附加题”,紧扣各自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了“聚焦‘四风’、深查‘四观’”专题讨论,通过“三查三认”,深入查找解决“四风”突出问题,切实端正政绩观、权力观、利益观、群众观;105个县(市、区)委常委班子成员进行了回应表态发言,谈体会、谈感受、谈整改,开得接“地气”、有特色。

  据统计,全省市县两级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平均提出相互批评意见180多条,党政正职平均每人收到批评意见20多条、班子成员平均每人10多条。

  按照个人自评、党员互评、民主测评的程序,各基层党组织组织支部班子成员和普通党员,严肃认真地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民主评议党员196.6万人。

  立行立改 取信于民

  各地各单位制订整改方案10200多个,初步解决“四风”问题13900余个,查处“四风”问题典型案例1280多个,把实事好事办在了人民群众的心坎上,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赢得群众“叫好”

  新风新范何处立?解决问题是真章。各地向问题“叫板”,动起来、改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赢得群众“叫好”。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更直接面对群众,更贴近基层一线。越是‘末梢神经’,越牵涉具体矛盾问题,越关涉群众切身利益,桩桩件件都不是小事。 ”当涂县委负责人说,这就要求第二批活动更务实、更接地气,不等不靠,立行立改。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各地“一把手”既带头示范,又统筹推进,针对征求到的意见和会上查摆出来的问题,逐项列出问题清单,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向党员群众公布整改方案,作出整改承诺,自觉接受监督。

  据统计,各市、县(市、区)委结合自身实际,制订专项整治方案273个,第二批活动单位领导班子共制订整改方案10200多个。

  一条条意见,就是一道道考题。毋庸讳言,无论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还是“慵懒散、奢私贪、蛮横硬”的老爷作派等,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不同程度存在。各地对党政机关、执法部门、窗口单位等作风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并对发现的“四风”方面典型案例进行通报和曝光,督促各单位及时纠正问题,确保作风“痼疾”不反弹。

  既治“流行病”,又治“地方病”。我省把解决群众利益诉求、党员干部作风和群众工作能力三类问题作为重点,深入开展“五整五建”专项行动,剑指沉疴顽疾。针对安徽实际,突出抓住吃喝风、红包风、赌博风、走读风“小四风”问题和乱占土地、乱建私房以及渔民上岸安居工程等重点问题,赢得了群众满意。

  意见,从群众中来;效果,也到群众中去。各地发扬“钉钉子”精神,不等待观望、不敷衍塞责,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联系服务群众的薄弱环节抓起,把实事、好事办在了人民群众的心坎上。截至9月底,各地累计解决“四风”突出问题13900多个。

  “做梦都没想到,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坐在新家敞亮的客厅里,东至县大渡口镇渔民陈德建满脸欣喜。在水上“漂”了几十年,如今他不仅在镇上安了家,还做起水产生意,日子红红火火。

  以船为家、靠水谋生的渔民,收入水平较低,生活普遍困难。我省将解决这一群体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重要内容,综合解决2.2万多户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问题。目前,已有1.3万多户像陈德建一样的渔民“洗脚上岸”,过上踏实的幸福生活。

  一个个多年积存的问题得到解决,让群众感受到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曾经的距离正在拉近。

  正风肃纪,加大问责力度,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曝光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典型案例,起到了有力的震慑和警示作用。同时,结合巡视、督导和暗访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开展以“四个防止”为主要内容的整改落实“回头看”活动,督促各地各单位查死角、堵漏洞、建机制,切实保证整改效果。

  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共查处公款吃喝、收受红包等“四风”问题典型案例1280多个;查处落实惠民政策优亲厚友、以权谋私问题99个,处理173人;查处拖欠群众钱款克扣群众财物624起,处理423人;查处征地拆迁、涉农利益、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教育事业、医疗卫生等领域损害群众利益案件6500多起,处理6942人。

  建章立制 扎紧“笼子”

  市县两级党委共确定重点制度建设计划353个。各地各单位累计新建制度20900余个、修订制度10100余个,从源头上堵住不正之风滋生的漏洞,让行之有效的机制落地生根,为改进作风提供持久推动力量

  “以前迎来送往比较常见,现在不行了,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一律不予接待和报销相关经费。 ”肥东县响导乡党委副书记许俊国说,严格的制度规定,也给基层干部松了绑,可以腾出更多精力服务群众。

  作风建设,群众最担心的是“开头紧,中间松,结尾还是空”。 “风过又回头”带来的失望和不满更甚。我省积极探索,破解作风建设中制度缺失和制度障碍问题,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确保持续不断地改进作风、始终如一地保持优良作风。

  着眼深挖“四风”问题背后的制度机制根源,省级层面重点围绕改进作风建设、促进勤政廉政、维护群众利益、加强基层基础、公权阳光运行等5个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市县两级党委共确定重点制度建设计划353个。

  落得了地,管得了事。各地各单位按照“精而管用”要求,认真抓好制度的研究论证,有针对性地做好“废改立”工作,既着力纠正面上“四风”问题的各种表现,又从规章制度、体制机制等方面,规范党员干部行为、权力运行,为改进作风提供持久推动力量。截至9月底,各地各单位累计新建制度20900余个、修订制度10100余个。

  制度“笼子”越扎越密、越扎越牢,让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大到行政用权、小到吃住行游都套上了“紧箍”。不少领导干部说,教育实践活动让自己心中有了敬畏之心、底线思维,原来司空见惯的陈规陋习再也不敢小视。

  “红线”划出来了,“高压线”架起来了,干部队伍风气为之一新,党风政风民风有了显著转变。

  “领导就得骑马坐轿”的特权意识式微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增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谬论破产了,“公款姓公、公权为民”的逻辑深入人心……党员干部普遍反映,经过教育实践活动,使自己在思想上“加油”、能力上“充电”、作风上“防疫”,站稳了群众立场,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

  公车私用难觅踪迹,公款消费少了身影,“问题官员”连连受到严查,“一头汗、两腿泥”的干部多了……这些鲜活事例刷新着人们的习惯认知,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一种崭新气象。不少群众拍手说,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又回来了,整个社会风气确实比以前好多了。

  “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这是群众当前对党员干部的新评价。哪里“不一样”?和县西埠镇鸡笼山村村民贾德松说:“干部作风更实了,吃喝少了、下基层多了,真为老百姓着想了。群众到机关办事,干部和气了、耐心了,办事更方便了。 ”

  传承的是优良作风,收获的是人民信任。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好安徽的正能量,为书写中国梦的安徽篇章提供坚强保证。

  作风建设,永无止境。坚守“生命线”,植根人民、造福人民,永远和人民在一起,我们党就一定能永葆蓬勃生机,汇聚源源不竭的力量,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责编:李新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