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安徽GDP从12万亿到20万亿 民生投入从380亿到720亿

19.10.2015  16:37

开栏语:“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阔步迈进,人民满意、社会认同。从今日起,将推出“辉煌‘十二五’”系列报道。

2015年是落实“十二五”规划最后一年。回顾这五年,我省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民生保障等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建设,我省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产 生活 变化,在王三运、 李斌、王学军等三位时任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12263.4亿元到20848.8亿元

经济发展 2011年:GDP由“十一五”末的12263.4亿元起步

“2010年,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12263.4亿元,增长14.5%。2011年是‘十二五’第一年,面临的宏观环境总体有利,发展前景看好,但国际国内形势依然复杂多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任务十分艰巨”。在时任省长王三运的《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2012年: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15110.3亿元

“初步核算,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15110.3亿元,增长13.5%”。时任代省长李斌的《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年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4‰以内。

2013年: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17212.1亿元

“全省生产总值17212.1亿元,增长12.1%,增幅居中部第1位”。时任省长李斌在《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进出口总额增长15%,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

2014年: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19038.9亿元

“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19038.9亿元,增长10.4%”。时任省长王学军的《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4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9.5%,财政收入增长10%左右,城镇新增就业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节能减排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015年:2014年全省生产总值20848.8亿元

“2014年全省生产总值20848.8亿元,增长9.2%”。时任省长王学军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财政收入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7%左右,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左右和9.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民生改善 从388亿元到726.5亿元

2011年:投入388亿元

投入388亿元,实施33项民生工程,新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工程、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3项,提标扩面6项,完成任务退出3项。建立健全稳定多元的筹资机制,完善评估考核奖惩办法,提高民生工程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推进民生工程与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效衔接。其中,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及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40万套以上。

2012年:投入540亿元

投入540亿元,实施33项民生工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五保户供养补助标准和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标准均提高10%以上。建立健全资金筹措机制,加强项目管理和考核绩效评估,完善工程类项目建后管养长效机制,确保民生工程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其中,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40万套,基本建成25万套,其中竣工15万套以上。认真落实用地指标、建设资金和支持政策,强化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完善分配、管理和退出办法,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2013年:投入605亿元

投入605亿元,实施动态调整后的33项民生工程,建立民生工程绩效评估机制,完善民主决策、管理和监督制度。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0万套。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健全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扩展大病保障范围。全面完成学前 教育 三年行动计划。完成2365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推进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等工作,加强校园和校车安全管理。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2014年:投入686.3亿元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投入686.3亿元,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其中新增就业促进、山区库区农房保险、大病保险、小农水设施改造提升等项目,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及敬老院建设、贫困残疾人救助等项目补助标准。完善民生工程考核办法,加强绩效评价,切实把民生工程办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启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完成2291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提高各项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补助标准每人提高40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10%。

2015年:投入726.5亿元

投入726.5亿元,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调整完善实施内容24项,提高补助标准9项,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320元提高到38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每月55元提高到70元,农村五保供养补助标准由1870元提高到2050元。强化民生工程绩效管理,完善考核评价办法和建后管养机制,扩大惠泽民生的效益。落实和完善促进就业创业政策,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青年创业计划,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落实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多渠道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