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程:从"创新探索"到"打出品牌"

27.11.2018  10:53

  “向西红柿喷洒牛奶可以钝化病毒、补钙,实现过期牛奶再利用”“用红糖和酵母粉的混合物浇西红柿地,不但可抑制有害菌繁殖,而且养根”……在淮北市杜集区高岳街道双楼村,“90后”的徐洁娣使用“牛奶+红糖”这种在乡亲们看来很怪的方法,种植的西红柿抗病能力增强而且色泽鲜艳、口感好。  “这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教我的,新方法提高了产量和销量,今年赚了10万元。  ”

  包括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在内,全省33项民生工程今年顺利推进,不断增进群众的获得感。  1月至10月,全省各级财政累计拨付民生工程资金1036亿元,占年初计划的97.1%,超序时进度13.8个百分点,就业扶持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农产品食品安全工程等七项工程已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回溯历史,改革开放的40年,是安徽倾力保障民生、让广大人民享受更多民生福祉的40年。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民生事业日新月异,实现了与经济发展同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业水平稳步提升,社保体系逐渐完善,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健康安徽扎实推进,文化体育明显加强,公共安全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脱贫攻坚精准落实……

  “特别是从2007年起,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紧迫的现实利益问题,我省创造性地探索以项目化手段、工程化措施实施民生工程,并以此为抓手,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说,“民生工程已成为我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品牌,社会影响力、美誉度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

  在项目安排上聚力改革。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有进有退、滚动发展。聚焦脱贫攻坚和基层基本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民生工程由2007年12项、2008年18项,稳步提升到2010年起每年33项,累计实施62个项目。

  在资金保障上聚力改革。在教育、文化、卫生、养老等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转变财政投入方式,强化投入绩效导向,通过购买服务、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变被动提供为有效供给,提高财政民生资金使用效率。同时,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融资担保、股权基金等形式,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

  在绩效管理上聚力改革。坚持求绩求效,严格考核,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从2012年起省委、省政府将民生工程纳入省委综合考核和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与16个市政府签订民生工程目标责任书,形成重奖惩、严追责的鲜明导向。进一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推动33项民生工程绩效评价制度全覆盖。健全省市县各级人大政协评议视察机制,引入民生工程社情民意调查机制,群众满意度每年保持在85%以上,2017年首次突破90%,达到90.6%。

  11月5日至15日,2019年省民生工程项目公开征集民意。期间,社会公众登录省政府门户网站、省财政厅网站和“安徽民生工程”网络信息平台,通过精心设计的问卷,参与了征集活动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注重民主参与、公开透明,我省已连续七年开展民生工程项目公开征集活动。

  “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在加强论证研究的基础上,科学确定年度民生工程项目,进一步增强民生工程实施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省财政厅民生办主任黎学东说。

  像落实发展任务一样落实民生工作,全省上下持续推进民生工程,提高保障改善民生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力兑现了党和政府惠民利民的庄严承诺。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全省民生工程累计投入逾6700亿元,惠及了6000多万城乡群众。(记者  吴量亮)

     ·记者手记·

           扎实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12年来,我省持续实施民生工程,不断加大民生投入,着力推进项目选择科学化、资金保障多元化、过程管控常态化、建后管养长效化、结果考核精准化,让人民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获得感,成效有目共睹。

  民生无小事,更无易事。省民生工程广征民意、问需于民,号准民生之脉,找准民生痛点和难点,就能开出解决问题的良方,从而把财政资金用到刀刃上,确保见到更多实实在在的效果。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的背景下,各种社会矛盾有可能增多,做好民生工作必须坚持民生工程的好经验、好做法,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着手,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可持续性,同时注重长远谋划,扎实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

  多谋民生之利,多办民生之事,多解民生之忧,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就能凝聚起改革发展的最大力量。

[ 编辑:黄群]
聚焦民生领域改革 安徽把改革红利转化为民生福祉
  改革是否有效果,要看群众的获得感。徽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