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创新观点面对面(五)

25.06.2015  12:13
21.让城市更好地接纳少数民族

  深圳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是最发达的沿海城市。可是很少有人想到,它还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城市,56个民族齐聚于此,有着100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据统计,目前广东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超过210万,占全国约十分之一,成为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增长最快、输入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最多的省份。近年来,广东省积极行动,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上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为方便少数民族群众就业,推出了“五个一”措施,即设立一个少数民族劳动就业服务专窗,开辟一条电话专线,建立一个联网管理的数据及信息系统,开通一套远程面试系统,开展一项务工前综合教育服务。广州市少数民族法律援助工作站免费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还专门安排少数民族律师办理本民族当事人的案件。这样暖心的做法在广东还有很多,极大地方便了来粤少数民族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受到少数民族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切实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让城市更好地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表明,我们党对民族工作发展趋势的把握达到了新水平,既点准了当前民族工作的“穴位”,又明晰了新形势下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基本思路。

  少数民族群众大规模进城给我国民族关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少数民族人口大规模向东部和内地城市流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2亿流动人口中有2000多万少数民族。这种现象,从历史上讲,前所未有;在国际范围比较,举世无双;往前看,方兴未艾。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从历史的大视野看,这是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大、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必经的历史过程。当然,这种新变化也必然会带来一些新问题。比如,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群众不能很好地适应城市的生活和管理方式;城市居民对少数民族群众感到陌生神秘,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们的某些生活和行为方式;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机制等也有不适应的地方。我们要正视和积极解决好这些问题。

  城市民族工作在民族工作大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实地看,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对城市而言,将进一步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竞争力。对民族自治地方而言,将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注入强大正能量。对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而言,对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共同富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以及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都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民族关系不再是民族地区才有的社会关系,而日益成为全国范围的社会关系,没有一个地方能够例外。因此,我们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能采取“关门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要持欢迎的心态,而不能抱着“来得越少越好,走得越快越好”的心态。在新形势下,任何地方的干部都要学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宗教政策,因为民族、宗教问题在任何地方都会碰到。

  要采取切实措施让少数民族更好地融入城市。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关键是要抓好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两头对接,不能等到出了事,再问“人去哪儿了、人从哪里来的”。城市民族工作要把着力点放在社区,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使各族群众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成美满姻缘。要注重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坚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坚决纠正和杜绝歧视或变相歧视少数民族群众、伤害民族感情的言行。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正常宗教信仰要予以尊重,同时也要引导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城市管理规定,服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管理,做遵纪守法的好市民。

  抓住了城市民族工作,就抓住了民族工作的未来。我们要敞开城市的大门,带着暖暖的情谊,欢迎少数民族同胞的到来。我们坚信,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民族工作让各族人民更幸福,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也必将越走越宽广!

22.着力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城市是各民族同胞共同的家园,怎样才能让城市里的各民族群众生活得更美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城市民族工作要把着力点放在社区,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相互嵌入”就是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我们希望看到的情景是:各民族在城市里亲密无间地交往、畅通无阻地交流、自然而然地交融,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成美满姻缘。如果各民族进了城,还是分区聚集而居,这个民族一块,那个民族一伙,甚至国内外相同文化信仰的民族抱团扎堆,久而久之形成城中村、民族屯,这对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不利的。

  我们中国人历来主张“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历来崇尚“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审美观。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潮流中,已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散居的分布格局。天南地北的很多城市,都是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缩影。在北京西城区,有一个街道叫牛街,汉、回、蒙古、维吾尔等28个民族同胞长期共居于此,他们互帮互助,共建特色文化街区。在深圳市宝安区,有一个社区叫宝民社区,汉、壮、回、苗等25个民族同胞从五湖四海而来,来了就不愿离开。一个是北方的千年老街,一个是南方的新兴社区,虽风格各异、风采独具,但各民族同胞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景象何其相似!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正处于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更多的人口流向了城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有43个少数民族在各省区市都有分布,分布范围最小的民族也遍及25个省区市,少数民族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已经达到12个,56个民族齐全的城市已经有13个,民族关系日益成为一种全社会范围的关系。我们还要看到,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率刚过3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2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将来会有更多少数民族群众进城。各民族同胞在城市里学习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重要论述,正是对这个新常态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对这个新常态的积极顺应和引领。它深刻揭示了夯实社会基础对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意义,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自觉和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深沉思索。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我们必须以此为基本遵循。

  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要把握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从百姓居住生活、工作学习、吃穿娱乐、婚丧嫁娶等日常环节抓起。要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营造尊重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社会氛围。要引导各族群众节庆互动交流、共建共享美好社区,表彰奖励各民族扶贫济困、守望相助方面的典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要鼓励各族学生同校共班,营造多元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要禁止招工上的民族歧视,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招收少数民族员工,表彰奖励各民族联合创业方面的典型。我国各民族文艺多彩多姿,要鼓励创作展示各民族时代形象的作品,创造条件让各民族演艺人员联袂演出、让各民族运动员同场竞技。吃穿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尊重个体选择,倡导相互学习借鉴,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特需用品的生产和供应,鼓励引领时尚的特色餐饮和服饰企业发展。四川麻辣烫“”到了边疆,新疆羊肉串“”遍了全国,这是一种好现象。

  全国各族人民就是一个大家庭。无论把家安在农村,还是安在城市,各民族都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其乐融融。这样的前景,不正是中国梦实现时的一幕场景吗?

  23.坚持“三个特别”新要求打造民族地区干部队伍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这个“”就是干部,更进一步讲,是千千万万的“好干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什么是好干部”进行了精辟阐释,强调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那么,对于那些工作在条件艰苦、形势复杂、任务繁重,有的还面临尖锐的反分裂斗争的民族地区各族干部而言,是否还有更高的要求呢?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强调民族地区的好干部还要做到“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判断民族地区好干部的标准,对民族地区各族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加强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抓好落实。

  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就是要求各民族干部在处理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时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民族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各民族干部都要牢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要自觉在思想和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要分清什么是民族问题、什么不是民族问题,既不能把不是民族问题的问题当作民族问题来处理,也不能把民族问题不当作民族问题来处理,坚持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讲政治原则、讲政策策略、讲法治规范,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各级领导权始终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国家的人手里。

  维护民族团结行动特别坚定,就是要求各民族干部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上勇于担当。各族干部之间首先要搞好团结。无论是少数民族干部还是汉族干部,都是党和国家的干部,都要以党和国家事业为重、以造福各族人民为念,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学习、互相支持,齐心协力做好工作。要讲大局、讲团结、讲责任,决不能搞以民族划线的你你我我、团团伙伙。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多看主流,多看民族团结的光明面,努力帮助他们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对于不利于甚至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要及时亮剑发声,毫不含糊。要努力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民族团结的能力,引导各族群众增强法律意识,懂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谁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对极少数蓄意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的犯罪分子,对搞民族分裂和暴恐活动的犯罪分子,不论什么民族出身、信仰哪种宗教,都要坚决依法打击。

  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就是要求各族干部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同各族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建党9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同各族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庄严使命。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也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从孔繁森到龚曲此里,从庄仕华到谷祥峰,从杨善洲到高德荣,千千万万民族地区的好党员、好干部视各族群众如亲人,他们对各族群众血浓于水、深沉真挚的情义感天动地。民族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各族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持之以恒地抓好作风建设,在民族工作的实践中锤炼党性,不断增进与各族群众的感情。对民族地区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存在的“四风”问题,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来对待,拆掉隔绝党和群众的无形之“”,赢得各族人民的信任和信赖。

  办好民族地区的事、做好民族工作,好干部是关键。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特别”的好干部标准贯彻落实到民族地区组织工作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就能够打造出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为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圆好团结梦、实现发展梦、共筑中国梦注入强大正能量。

   24.让少数民族干部当主官、挑大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要大胆使用,放到重要领导岗位上来,让他们当主官、挑大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继承了我们党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优良传统,充满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殷切期望,是我们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干部工作的行动指南。

  让少数民族干部当主官、挑大梁,是我们党开展民族干部工作的一贯方针。毛泽东曾明确提出,“少数民族中要出书记”。1954年,中共中央批转的《关于过去几年内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工作的主要经验总结》中就曾指出:“对少数民族干部中的优秀分子应大胆地提拔到各级各种领导工作岗位上。”1961年12月,中共中央批转的《西北地区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纪要》强调,要培养各方面的少数民族人才,重点培养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并逐步配备少数民族干部担任党委书记。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特别强调,要把更多优秀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相继走上高级领导岗位,涌现了一批以乌兰夫、阿沛·阿旺晋美、赛福鼎·艾则孜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高级领导干部,为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让少数民族干部当主官、挑大梁,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是少数民族中的先进分子,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知识,熟悉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少数民族干部长期和本民族的人民生活在一起,同本民族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天然的联系,通晓本民族语言,熟悉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现状。少数民族干部的这些特点,使他们善于理解而且能够充分反映本民族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具有改变本民族地区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今天,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的民族地区而言,进一步充分发挥好少数民族干部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就显得尤为迫切。

  因此,我们要努力开创让更多少数民族干部当主官、挑大梁的民族干部工作新局面。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既要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标准,更要注重“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要求。少数民族干部和汉族干部都是党和国家的干部,都要自觉站在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立足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牢记肩负的政治责任,在民族团结、合作共事上做表率,在服务人民、推动发展上奋发有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仅要有“”作保证,更要在“”上下功夫。特别是要着力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结构,逐步改变目前政工型干部偏多,专业技能型干部偏少,具有适应市场经济和复杂环境能力的干部少的局面。要有总体规划,一茬一茬,一拨一拨,形成结构合理的梯队,不能等到岗位空缺了再临时安排人员。少数民族人口较多、民族工作任务较重的地方,领导班子中也要配备少数民族干部。要加大民族地区和东部地区、上级机关干部双向交流力度,注重培养优秀中高级少数民族领导干部。

  让少数民族干部当主官、挑大梁,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干部的高度重视和充分信任。我们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走到领导岗位上来,我们党联系少数民族的桥梁将更加宽阔、纽带将更加强韧,民族工作的前景也必将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