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俗学会副会长王贤友:春节民俗的变与不变

09.02.2016  10:48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2月9日讯: “朋友圈”里抢红包,网络上买年货,举家出游贺新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过年的方式和习俗在渐渐改变。但是每到春节,人们依旧不顾旅途颠簸,“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细细体会个中滋味,原来春节那合家团圆、好友欢聚、祈福新年等传统文化精神一直没有改变。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南北朝时代,甚至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历、阳历两节,人们把农历新年正月初一改称春节。

  安徽省民俗学会副会长王贤友介绍,从起源上来看,春节是由古代的丰收祭祀活动演变来的。《说文解字》中说:“年,谷熟也。”由于一年之中分为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谷物多少意味着年景的好坏。因此,“过年”的意思就是祈盼、庆祝五谷丰登粮满仓。

  “春节它几千年一直在传承下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春节实际上是冬天和春天的交接,这时候人们要修养一段时间,预算一下下一年的收成,这是一个农耕文化的一种重大反应;第二个’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也实际上体现了中国人的一种家的概念,我们中国是农耕文化,古时候以家族、姓氏相聚,远古时代衍传下来的家族的观念,家国的观念。”

  守岁、压岁钱、庙会、年夜饭……过去的几千年中,传统的春节民俗绵延至今,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气氛,传递春节特有的温情。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这些传统民俗兴趣越来越淡,看春晚、微信拜年、旅游过年等为节日注入新元素,成为新民俗。王贤友表示,这些新民俗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我们很多的传统文化,包括民俗文化,在当时的农耕社会产生的。但是我们现在随着城镇化发展和现代化发展,有很多的民俗难以适应社会新的发展。现代人和那个时候生活,一个是节奏上不一样的,物质上不一样,人们的精神追求也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肯定会有一些新的民俗的产生。” 王贤友认为,年俗不断推陈出新,但是千百年来,中国人过年的精神内核从未改变,那就是对亲情的召唤、对‘吉祥’的祈愿。“我们现在新的民俗产生,只是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是其本质的内容内涵还没有变,比如亲朋之间的团聚、长辈和晚辈之间的团聚,我们那时候团圆相聚可能在家里,现在可能相聚在饭店,甚至也有可能相聚在另外一个地方。这种团圆团聚的心理还是依然在保留着,而且甚至更加的强烈。对于传统文化民俗发生变化,我们也应该持有一种科学的包容的心理去看待它。”(记者:许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