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安徽民航实现腾飞,民众出行越发便利

27.10.2018  13:45

  改革开放40年来,安徽民航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一票难求,年旅客运输量只有一万多人,到现在国内国际航线众多,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多万,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了民航发展带来的出行便利。安徽台记者孙成、通讯员廖根海、梁思璐的报道:

  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合肥机场全年旅客运输量仅有17806人次,乘坐飞机出行必须有县团级以上的介绍信。旅客徐先生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坐飞机的情景,仍然激动不已:

  “86年左右,当时是第一次坐飞机,印象很深刻,坐的是三叉戟,当时很激动。”

  据安徽民航机场集团市场部部长秦俊介绍,1993年之前,我省民航售票方式还是手工开票,排队订购飞机票的现象十分普遍,当时的合肥机场仅有6架国产运七飞机,每周航班不足40班,由于运力不足,购飞机票难的矛盾非常突出。1977年12月建成通航的合肥骆岗机场,由于候机楼、停机坪面积狭小,飞行区达不到4D标准,高峰期旅客飞机拥挤不堪,曾一度面临降级使用的严峻形势,后经扩建和完善,达到4D标准,停机坪可同时停放8架大型客机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50万人次、高峰小时800人次的需求。

  秦俊:“到了93年以后才取消了介绍信的规定,逐步再开放整个销售市场,到了真正开始大踏步的发展,应该说到95年以后,逐步的我们的航班量开始多了。”

  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合肥骆岗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7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000吨,周航班177班,分别比1989年增长4—6倍,每周可提供客座两万多个。2002年2月7号,140多名六安籍民工包乘的南航波音737飞机返乡探亲,开创了我省民工包机的先河。随后,各种旅游包机、民工包机等层出不穷,买票难逐渐转变为卖票难,市场成为推动民航服务进步的原动力,方便旅客成为改进服务的出发点。

  秦俊:“从2004年以后我们实际上骆岗机场的航空业务量以每年两位数的增长,都是百分之二十几的增长,到了2012年的时候我们实现了500万的旅客吞吐量。”

  随着安徽省暨合肥市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骆岗机场渐渐处于饱和状态,不堪重负,于是迎来了设计年旅客吞吐量1100万人次的新桥机场的建成通航,2013年5月30号实现了“一夜转场,一次成功”的目标。

  安徽民航机场集团市场部部长秦俊:“这几年的发展应该是突飞猛进的,我们去年是连续突破了两个百万,也就是在11月份我们突破了800万、到了12月份我们突破了900万,而今年我们会在年底前会突破1000万,也就是说预计我们在11月份左右就会突破1000万,真正实现了千万级的俱乐部的梦想。尤其是我们现在的航线布局,从过去我们说一天就几班甚至一周只有几班的前提下,我们现在已经到了常态化的一天都在110班以上,那么今年到10月28号以后,我们的航班量将首次突破140班以上一天。”

  我省民航业的快速发展,乘客的感受最为明显:“现在方便多了,那时候要开介绍信,那费劲,到当地的公安部门,现在都在网上买了,拿手机买了,现在方便多了。 ”

  “现在一般是机场往返各地的巴士,方便多了,你看我们现在就是准备坐巴士回去吗。 ”

  “航班航线多、空间大,感觉比以前便捷方便。”

  而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近年来投入使用的自助值机柜台和自助行李托运系统,也为打造合肥“智慧机场”增添新名片,给旅客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这个很方便、不用排队。”

  “特别方便,比那边柜台办不要排队,能省事一些。”

  据安徽民航机场集团规划发展部部长万政云介绍,根据目前的客流情况,预计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将在今年年底提前两年达到一期1100万年旅客吞吐量的设计容量,T2航站楼的启动势在必行。

  “目前我们也在积极推进二期航站楼的相关的建设,其中包括T2航站楼,大概有二十五万左右平方米新的航站楼以及一条3600米长的跑道,还有一些附属的这个设施和一些附属的功能。”

  包括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在内,目前我省一共有合肥、黄山、九华山、安庆、阜阳5个民用机场,按照十三五相关规划,到十三五末,安徽民用机场将达到十个。

  万政云:“除了上述的五个机场以外,芜宣机场、蚌埠、滁州、亳州和宿州都分别会建设相应的民用机场,到那个时候呢,整个安徽的机场将形成网络式布局,那么形成差异化发展,一体化的管理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