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寒松:企业要坚持把创新能力摆首位

02.04.2015  18:22

    日前,由蚌埠市委宣传部、市委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工委、市经信委、市工商联等12家单位共同组织的全市企业发展与新常态交流研讨会在市检察院举行。市委常委、副市长毛寒松在会上强调:“新常态”下,企业要坚持把增强创新能力摆在首要位置。

  蚌埠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刚民,市政协副主席徐超出席会议,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全市200多位企业家参加会议。

  毛寒松指出,企业“新常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利润的新常态。企业“高利润”时代已经结束,“微利”时代已经到来。二是产业结构的新常态。以高新技术和先进管理方式武装起来的企业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趋势。三是企业格局的新常态。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亿以上的城镇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四是战略布局的新常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企业的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与配置加速,企业通过引资、引技、引智的方式,将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带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尤其是资源、能源、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企业,跨区域、跨国经营不可阻挡,我们的企业不能只局限于全市、全省,要着眼全国,甚至全球。

  毛寒松强调,单纯以规模论英雄的时代过去了,企业不能再继续简单扩张,要向着精、专方向发展;要立足主业,立足产品,做好品牌。做企业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决心,在细分行业中做到有独特竞争优势、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企业发展,资本为王,“新常态”下,企业应考虑如何使有效资产尽快进入资本市场,充分利用“新三板”等平台储备资本资源,在技术上懂得整合资源,嫁接改造,缩短新技术的研发时间,在各种资源上都要树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思想,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要坚持把增强创新能力摆在首要位置,在方式上坚持模仿创新、连续创新、整合创新、颠覆创新,在领域上坚持在技术、管理、业态等多方面的创新;要以信息经济、智慧经济引领企业转型发展。

  15位企业家代表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分别围绕工业、商贸物流、金融、建筑业等,谈看法、摆差距、论前景,就新常态下如何加大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着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等交流了经验。

  据悉,由市工商联推荐的市民营企业代表、蚌埠市行星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姚爱民参加了交流发言。姚爱民在发言中说,面对新常态,抗拒没有用,只有去努力地适应。新常态下,我们要静下心来,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进行理性的思考。新常态下需要运用新思维和非常规的方法,公司在深入研究全国盾构机市场发展特性及内在规律后,决定将蚌埠市行星工程机械有限公司20%股权、价值2000多万元的资产以一元钱进行定向转让,通过实行强强联合,借船出海,借助先进的管理思路以及充足的资本实力,突破市场压力,迅速占领国内盾构设备发展制高点,在工程机械零部件市场上树立了中国品牌。

  据了解,通过研讨交流,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共识,从而实现“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思路上创新、方法上对路、工作上主动”的目标。

  责编:牛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