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祖群:爱民敬业殚精竭虑的螺丝钉

21.05.2014  16:51
 

  

      殷祖群,太湖县人民法院一名普通的人民法官、中层干部,安庆师范学院法律专业本科,1988年分配到太湖县人民法院徐桥法庭工作,后分别在新仓法庭、县院执行庭、立案庭、审判管理办公室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主任。任审判员期间,共办理各类案件1500余件,无一件被上级法院改判、发回重审,或引起当事人上访。先后被评为全市优秀政法干警、全市法院先进工作者、全市优秀下派干部等,并多次荣获全县政法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

  立案信访:一张笑脸、两袖清风

  2008年,殷祖群以副庭长的身份来到立案庭,主持立案庭工作。法院的立案信访接待,有时像集市一样热闹,来访者形形色色,有诉求合情合理者,也有无理取闹者甚至上访“专业户”;有说话“炮火连天”、破口大骂者,也有不善言辞、寡言少语者;有认真听取法官辩法析理者,有荤素不吃固执己见者;有进门就撒泼者,有法官要下班了也坚持着不走者……令人望而生畏。

  处理这些来访群众的诉求,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没有超人的忍耐力、没有受得住气的定力、没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是不可想象的,精神脆弱者随时都有崩溃的可能。他,一个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看起来老实憨厚,总是一脸笑容可掬的殷祖群,对岗位没有挑三拣四,在困难面前没有推诿退缩,而是把满腔的热情化作对来访群众的一片真情,全力投入工作之中。对来访的群众,他一视同仁,甘当“出气筒”和“吸纳阀”,认真聆听他们的诉求,耐心细致解答他们的疑问,并详细认真记录他们的情况,负责任地办理他们的案件。

  殷祖群对来访群众的感情,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因为他生性善良、乐于助人、关心他人,还因为他把群众视如亲人。有人曾经问他为什么总能面带笑容的对待形形色色的来访群众,而且十几年如一日,殷祖群是这样回答的:“我出生于农村,从这些来访者身上,我总能想起自己生活在农村的父母,虽然他们不在了”。的确,殷祖群是把对亲人的感情转移到了来访群众身上,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父母兄长一样对待,把他们的事当成父母兄长的事来办,久而久之就与来访群众建立了互相信赖、互相怜惜的感情纽带。

  2011年的8月一个闷热的早晨,殷祖群还是习惯性早到单位半个小时,简单的收拾一下办公室后来到立案信访大厅。就在此时,门外蹒跚走来一位白发苍苍的大爷,约摸有七八十岁,一看忙碌中的殷祖群,立马往地上一坐,嚎啕大哭起来。经验丰富的殷祖群意识到一天的工作已经开始了。殷祖群没有直接问大爷的来意,而是从地上搀起大爷,扶到自己的办公室,递上一杯解暑的凉茶,待大爷落定之后才仔细询问大爷的“难处”。大爷姓张,八十多岁,是清早从牛镇镇坐船赶来的,为的是找法院,要求法院把不赡养他的儿子抓起来关进大牢。殷祖群安慰老人,并及时联系了张大爷所在的村、镇,这才知道原来张大爷是从村、镇一路上访过来的,为的就只是将其不孝子关起来。张大爷并不想向法院诉讼,说什么也不听,就只想关起他的不孝子。殷祖群联系过张大爷的儿子,可是对方不出面,劝说张大爷,可是张大爷不听,也不走,这样一直到下午。这期间,殷祖群自己掏腰包给大爷买盒饭,陪大爷吃盒饭、拉家常,隔三差五借故出去上厕所处理其他工作。最后,在殷祖群耐心细致的劝说、苦口婆心的析理下,张大爷总算想通了,愿意回到村里让村干部帮忙解决问题。天色近暗,看着年迈的张大爷蹒跚着要去花亭湖码头赶坐最后一班船,殷祖群放心不下,仓促收拾好手头的工作,二话不说背起张大爷,一直送到码头,给张大爷买船票、嘱咐船长照顾张大爷,打电话给张大爷村委会,等到船开了,殷祖群才转身拭去额头的汗珠,解开早已浸湿的衬衣,留下的只有花亭湖上西斜的夕阳……

  法院除了送达难、执行难这众所周知的“两难”,在很多当事人,甚至律师眼里,还有“一难”,就是立案难,因为很多当事人、律师,立案材料不齐全、诉讼主体不适格等诸多原因不予立案而被退回。立案庭,就成了一些人眼里司法腐败的易发地,殷祖群总是提醒自己和庭内干警,在形象上自重,在思想上自省,在纪律上自警,在工作上自励。殷祖群始终坚信,不义之财不能要。这些是从点滴开始,是从一根香烟、一包土特产、一顿饭开始,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12年的一天,家住潜山县的陈大姐来到殷祖群的办公室,在无人的角落悄悄放下两条五星皖烟和报纸包裹的一沓钱。原来陈大姐的丈夫是位货车司机,一年前在太湖境内出车祸意外死亡,剩下孤儿寡母,在之前的交通事故案件审理中,由于陈大姐不懂法,不仅败诉了,还没及时上诉,“告状无门”的陈大姐到处信访诉苦,为了能让法院受理自己申请再审的案件,便有了前面的一幕。殷祖群知晓陈大姐要养活几个孩子艰辛,也清楚来自农村的陈大姐的执拗,他深知,如果果断回绝,陈大姐肯定心里不踏实,于是当即请示院领导,说出自己的意见:立即退回现金,香烟等到立案后再退回。院领导同意后殷祖群当即把现金全部退回给陈大姐,只是“收下”香烟,陈大姐心里算是落了块石头。几天后,陈大姐申请再审的案子立上案了,殷祖群语重心长的说:“大姐,案子立上了,现在烟你可以放心拿回去退了,孩子们还小,需要钱的地方还很多。另外,以后不能这样了,你这是在打我的脸,我是谁?我是人民法官,是人们的公仆、孺子牛”。

  判决执行:不依不挠,坚忍不拔

  案子判下来了,执行难是全国法院系统普通的难题。但殷祖群负责执行的案子,他基本都能完成任务,靠的就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1996年,江塘乡朱大姐的丈夫在为一家锅炉厂送货途中出了车祸,家里剩下70多岁的公婆和3个孩子,两个大孩子分别上高中和初中,小孩子还没上幼儿园。法院判决运输司机赔付12万元,却迟迟不能到位。那个司机的家里,殷祖群去过好多次,家里也有3个小孩,由于他几年内多次发生交通事故,已家徒四壁,负债累累,多次执行都没有成功。朱雪梅每天都牵着最小的孩子,法院一开门,她便坐在执行庭里,即使是下雨天,她也一天不缺。

  面对执行中的具体困难,殷祖群想办法把双方当事人及亲属、村干部找在一块进行协商,重新达成和解协议,鉴于司机家庭的实际情况,将赔偿金额由12万元减到10万元,但必须一个星期内全部到位。迫于压力,司机到处借款,终于筹齐10万元交到了法院。按理,殷祖群把这10万元交给朱大姐就算完成了任务,可他在走访朱大姐的过程中发现她的家庭内部其实是有矛盾的,为了避免因为这笔钱而引发新的矛盾,殷祖群把朱大姐和她的公婆找到一起,根据交通事故的赔付原则和计算方法,将10万元钱按父母、配偶、子女一一分清后,才将钱放心地交给了他们。拿到钱的第二天,朱大姐又牵着孩子来到执行庭,一见殷祖群,她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殷祖群把她拉起来后,她拿起一个拎包塞在殷祖群的手上,表示这是她家人的一点感谢。面对这个性格倔强的农村妇女,殷祖群好说歹说,总算让她拿起东西离开了办公室。

  2008年8月,扬纶刺绣公司申请执行大连某内衣公司所欠加工费45万余元。当时正值北京奥运会期间,为了维持社会稳定,上级法院有内部精神,建议减少法院的跨省执行行动。可面对企业揭不开锅的困难处境,殷祖群还是决定带人前往大连。为了节省时间,也为了给企业节省开支,他们是开车去的,连续奔波一天一夜才赶到大连。在当地法院同志的陪同下,他们到各个银行查大连某内衣公司的账户信息,可令人失望的是,每个户头上都没有钱。到交警队大连公司的车辆,也没有任何信息。到房产局查固定资产,他们的厂房是租用的。一下子,大家全傻了,心灰意冷,萌生退意。但是殷祖群并没有放弃,他想,好不容易来一趟,就得想尽一切办法,把该做的都做到。

  忽然,殷祖群想起了什么,他翻出本子,找到一组数字,说,把这个账号查一查吧。这是大连公司不服一审判决向安庆中院上诉时汇上诉费所用的一个账户,殷祖群当时随手记下来了。一行人在下午一点多钟到大连甘井子区一家银行,在出示证件和相关手续后,柜台工作人员答复说,账上有钱,总额250万,是中午12点才到账的。这个结果让所有人喜出望外,马上冻结了加工费欠款、执行费、诉讼费、利息等合计48万元。执行完毕,他们一刻也没停留,又连夜开车往回走。

  扬纶刺绣是一家台资企业,加工费执行到位,让姓卢的台湾老板很感激。有一天,他和律师来到殷祖群的办公室,将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放在殷祖群的桌子上,真诚向殷祖群表示感谢。殷祖群严辞拒绝,并将律师批评了一顿,钱原封不动地退回了。

  审判管理:“殷铁面、加班狂

  2013年5月,全省法院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审判管理“三化”年活动和信息化建设,太湖法院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审判管理理念、技术和人才都很缺乏,也没有专门的审判管理部门。如何将此项工作开展好,由谁来牵头开展?是摆在院党组面前的一道难题。就在这时,院党组把目光聚焦在了审判素质过硬、电脑操作熟练、工作一丝不苟而且敢于担当的殷祖群身上。

  原本立案庭的工作就很多,但殷祖群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重担,身兼两职。这样一来,休息的时间就更少了,“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模式成为了太湖法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太湖法院的审判管理工作突飞猛进,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统一扎口结案和按月通报制度),并逐步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案件评查工作机制,确保了案件信息录入的准确完整。根据安庆市中院2013年的最终排名,太湖法院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位居全市先进行列,司法统计误差率为零。

  在别人眼里,殷祖群作风正派,原则性强,敢于真抓强管,不怕得罪人。凡是案件信息录入不准确、不完整、报结不及时,殷祖群总是“百般刁难”不予结案,甚至在每月例会上点名通报,一些老法官脸上挂不住,就找到殷祖群说:“殷主任不要这样较真,都是些小问题、小瑕疵,私下说一声,我改了不就完了,为什么要通报?”殷祖群没有给老同事“脸子”,而是郑重地说:“小问题?是,在你是小问题,可是在当事人就是大问题,我们不能拿老百姓的事不当回事”。殷祖群就是这样“较真”,他把每个案件的质量评查和信息录入检查量化评分精确到小数点,把上网的裁判文书格式精确到字体、大小写。他始终坚信,作为人民法官,不管是在立案信访的岗位,还是在审判管理的岗位,没有什么事是可以随便的、马虎的。

  长期的超负荷工作让殷祖群的身体开始吃不消,从2013年5月开始,总能不见其人,先闻其声(咳嗽声和捶胸声)。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愈来愈严重,院领导和妻子总是劝说他去医院检查,可是他总是以工作忙,再等等。一直拖到国庆长假,他才去医院做了检查——胸腺瘤,在狭小的胸腔挤着一个拳头大小的肉瘤。他没有声张,也没有就此消沉,而是等到审判管理办公室的工作步入正轨、安排妥当工作后,独自默默地挤火车去省城手术。前后放、化疗十几次,院领导得知后要安排车辆接送,他婉拒了;同事们要去省城医院探病,他谢绝了;领导准他长假在家休息,他推托了。

  放疗很伤身体,一个星期只能做5天,可殷祖群急着出院上班,要求每星期做七天,通过找医生死磨硬缠,最后医院妥协了,决定星期六为他加做一天,不过,七天的要求医院坚决没有同意。

  放疗过程是十分痛苦的,但是殷祖群并没有就此倒下,而是以积极向上、乐观平和的心态与病魔抗争,并且每次化疗回来都是第一时间赶到单位,详细了解这个月的案件质量指数有没有下滑,仔细查看最近结案的案件信息录入是否及时准确,细心询问裁判文书上网有没有跟上进度……

  他,就是一名普通的基层人民法院法官、中层干部;他,就是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孺子牛;他,就是太湖县人民法院一枚普通的螺丝钉,定在哪,哪就牢靠。

  通过积极地配合治疗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支撑,殷祖群终于战胜了病魔,那个兢兢业业、孜孜不倦、公正廉洁的殷祖群又重新回到了熟悉的工作岗位上,虽然头发稀疏了、脸色苍白了,但却增加了生命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