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人士“编”出美好的生活

13.04.2016  08:06

  粉红色的芭比娃娃、红彤彤的平安果、精美别致的台灯……4月8日上午,马鞍山市雨山区残联一楼大厅内,各式各样的串珠艺术品摆在最显眼的地方。明媚的阳光下,它们闪亮、精致、美丽。

  比艺术品更美的,是旁边正在串珠的人。她们都是残障人士,有的腿脚不好,有的耳朵听不清,有的眼神不好。

  “可这又怎么了?我们也有自己的梦想。我们要追梦,通过自己的一双手! ”47岁的面瘫女士李季华,一字一句认真地说。一旁的伙伴们为她这一刻难得的“口齿清晰”鼓掌加油。

  和李季华一样,这些残障女士不放弃任何一个就业创业的培训,将一双原本有些笨拙的双手,变成一双巧手。串珠、插花、编织,酷爱手工制品的她们,组团成立了马鞍山市雨虹残疾人手工坊。

  “残障女士们做手工品,我们组织销售,进超市进商场,还结合‘互联网+’,网上销售。 ”雨山区残联工作人员单姗介绍,包括省残联组织的各类培训在内,该区每年至少开展大小10余次残疾人士就业培训,内容包括钩花、编织毛衣、制作丝网花、鲜花插花等,帮助辖区300多名残障人士提升技能,助力他们创业就业。

  一根渔线,几棵串珠,“三下五除二”就变成了一条小金鱼,栩栩如生。“串珠”是李季华的拿手绝活,她最擅长编小金鱼和苹果。今年元旦前,李季华编了100多个苹果,通过雨虹残疾人手工坊网上销售。一单下来,她赚了1300多元,是团队里赚得最多的。

  李季华在社区有个公益性岗位的工作,每月固定收入600元。去年,她参加了手工坊的串珠培训后,成为串珠能手。 “我用‘外快’给老母亲买了好多好吃的和她喜欢的新衣服,还打了不少年货。 ”一直未婚的她,倔强地拒绝了姐姐照顾母亲的请求,独立照顾80岁老母亲。

  “今年是猴年,我就编了好多小猴子,开拓新市场。”微信火了,李季华也尝试深耕朋友圈,在微信上推荐自己和伙伴们的作品,效果还不错。

  这些残障女士不仅学了手艺,赚了钱,更重要的是收获了自信和成就感。 “走出去,再也不怕别人异样的眼光了。我们也不差,可以挣钱,养家,孝顺母亲。生活会越‘编’越好。 ”李季华笑着说。

来源: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 刘小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