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被验证的“媒介预言”

06.08.2015  10:18

        麦克卢汉是加拿大一位研究媒介的学者,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传播理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媒介思想家之一。在上世纪60年代,他的一些媒介理论令人震惊,也很难被人理解。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异军突起,媒介融合如火如荼,媒介格局随之正在发生巨变。今天看来, 麦克卢汉当初的一些“媒介寓言”已变成了“媒介预言”,正逐渐得到验证。

        “互联网+”开启融媒体时代

        一般来说,媒介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媒介是指作为信息载体的所有介质,狭义的媒介专指新闻媒介。麦克卢汉从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对媒介进行分类和分析,他把从古到今的社会媒介划分为26种,它们分别是口语词、书面词、道路与纸路、数字、服装、住宅、货币、时钟、印刷品、滑稽漫画、印刷词、轮子自行车和飞机、照片、报纸、汽车、广告、游戏、电报、打字机、电话、唱机、电影、广播电台、电视台、武器、自动化等。其中属于新闻媒介的有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即传统的三大新闻媒介,其他的都属于非新闻媒介。

        其实,在中国古代就有一些传播媒介。上古时期,人们使用贝壳、结绳、石头等媒介进行记事和传播信息。《易经·系辞》中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在海边,人们用垒起的石块表示潮水上涨的位置;在烽火台上,人们用烽火和狼烟向远处传递动物、风暴来袭或敌人将至的信号等。

        翻开世界新闻事业发展史我们就会发现,1615年,爱格诺尔佛·莫尔创办的《法兰克福新闻》,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第一家真正的报纸。1920年10月27日,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正式成立,它是世界上具有合法经营权的第一家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新华广播电台在延安开始播音,标志着新中国广播正式建立。1936年,伦敦建立了英国国家电视台,开始了电视转播。电视在经历了黑白电视、彩色电视的模拟信号播出阶段之后,又于上世纪末成功跨入了数字信号播出阶段。

        新世纪以来,新媒体(包括网络、手机、微博、微信、移动端等)异军突起,发展迅速,成为媒介“黑马”,纵横驰骋,锐不可当。新媒体不仅在改变着信息的传播方式与方法,也冲击着传统媒体的生存与发展,由此,三大传统媒体纷纷搭乘“互联网+”号快车,开启媒介融合之路。

        媒介改变生产影响生活

        麦克卢汉是西方传播学的巨匠,他的成名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问世之后,在整个西方乃至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冲击。他这本著作中提出来许多新颖的学术观点,其中就包含有媒介观、传播观、社会观等。

        麦克卢汉认为:“在我们这样的文化中,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把所有的事物都分裂和切割,以此作为控制事物的手段,如果有人提醒我们说,在事物运转的实际过程中,媒介就是讯息,我们难免会感到吃惊。”他认为,媒介即讯息,指的是媒介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源于新的尺度的产生;任何一种新的媒介都要在人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一种新媒介的出现总是意味着人的能力获得一次新的延伸,从而总会带来传播内容(讯息)的变化。

        麦克卢汉举例说,“铁路的作用,并不是把运动、运输、轮子或道路引入人类社会,而是加速并扩大人们过去的功能,创造新型的城市、新型的工作、新型的闲暇。无论铁路是在热带还是在北方寒冷的环境中运转,都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与铁路媒介所运输的货物或内容是毫无关系的。

        麦克卢汉的这些观点虽然与以往传播学家提出来的媒介理论观点不一致,但这个观点的确非常新颖和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反观当下,新媒体也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地球村”放大媒介影响力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的魔力在人们接触媒介的瞬间就会产生,正如旋律的魔力在旋律的头几节就会施放出来一样,并断言,任何媒介都有力量将其假设强加在没有警觉的人身上。他的著名“地球村”传播理论,关于媒介作用的预言,今天也逐渐地变成了现实。

        在麦克卢汉看来,“地球村”是指人们的交往方式以及人的社会和文化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交通工具的发达曾经使地球上的原有“村落”都市化,人与人的直接交往被迫中断,由直接的、口语化的交往变成了非直接的、文字化的交往。而电子媒介又实施着“反都市化”,即“重新村落化”,使人在交往方式上重新回到个人对个人的交往。“城市不复存在,惟有作为吸引游客的文化幽灵。任何公路边的小饭店加上它的电视、报纸和杂志,都可以和纽约巴黎一样,具有‘天下在此’的国际性。

        在这里,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仿佛消失了,地域的界限、文化的差异也没有了,人类生活和交往在一个大的“地球村落”里。尤其是在网络新媒体时代,这种 “无远弗届”的传播真正实现了社会和个人之间的无差别化存在。这就是媒介在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

        传播学院 教授 沈正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