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芜湖 四季花香(图)

19.10.2015  11:43

  油菜花开的响水涧好似一幅水彩画

  台湾游客观赏盛开的千年丹桂

  板石岭千年丹桂园

  今年8月,芜湖方特“东方神画”开园,立即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方特主题公园群与大浦乡村世界、雕塑公园、新华联海洋公园等项目陆续建成,芜湖打造“东方奥兰多”呼之欲出,欢乐城市正带给每个人最灿烂的笑容。

  如果说,欢乐芜湖带给你激情的体验;那么,盛开在美丽乡村的“花海”,则给你美的享受。

  一月赭山的梅花、三月石涧的桃花、四月响水涧的油菜花、五月丫山的牡丹、六月万兴的栀子花、七月陶辛的荷花、八月板石岭的桂花……这些盛开在美丽乡村的花朵,将江城田园装点得五彩缤纷,让欢乐芜湖的四季充满了芬芳。“花香蝶自来”,魅力芜湖迎来无数游客,而乡村盛开的鲜花,则留住了他们脚步,芜湖旅游业正迎来双翼振翅的新时期。

  花香让乡村游从幕后走到台前

  “真给力!”9月21日,一群来自宝岛台湾的游客用当地方言齐声称赞板石岭古老丹桂。这是板石岭村举办“千年丹桂吟诗节”,迎来的第一批贵宾。

  南陵县家发镇联三村种桂花树有着千年的历史,村里的老人告诉记者,先人们为了山乡人丁兴旺,每户人家生了男孩就种上一棵桂花树,斗转星移,尽管历经沧桑,但村里的桂花古树在村民们精心呵护下依旧成片成林,遍布整个联三村,尤其以板石岭更为突出。据悉,板石岭目前共有9处千年古桂群、287棵百年以上的丹桂,其中年龄最小的丹桂有120余年历史,年纪最大的已有近千年历史,它们分布在万亩竹海间,是全国最大的古桂花群之一。

  漫步板石岭,这座历经风雨的古老村落处处散发出浓郁的桂花香,不禁让人们想起宋代大诗人朱熹的《咏岩桂》一诗,“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用在此时的板石岭最恰当不过了。“天高云淡,竹海涌动,丹桂飘香,散落一地的桂花,将山间小路染黄。在这里休闲度假,真乃人生最惬意的事情了。”从铜陵赶来赏桂的叶先生对记者如是说。与叶先生一样,无论是台湾游客,还是来自南京、合肥、铜陵的游客都迷恋着眼前的美景,享受大自然赋予的芬芳。他们穿梭于山乡的景点之间,赏花拍照,谈笑风生。在“吟诗节”现场记者看到,以花搭台,以诗会友,游客在这里既可饱览千年丹桂、万亩竹海的自然风光;又能够观赏歌舞表演、诗词吟诵等民俗文化;观摩竹编工艺品、“泥人”等传统手艺的现场制作;品尝桂花酒、桂花茶、桂花糕、桂花酒酿、桂花莲子羹、桂花鸡和桂花糖醋鱼等当地风味美食;体验1元入住农家客栈、丹桂树许愿等特色农家文化活动。镇负责同志对记者说,板石岭村是美好乡村建设中诞生的新景区。村里借助美好乡村建设,努力发掘文化内涵,深度开发文化资源、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打造了千年丹桂园、万亩竹海、普化寺等景点,尽管这些景点还不能与著名景区相提并论,但对于乡村游来说无疑是亮丽的风景。村里为了提高旅游接待水平,还建成了多处农家乐和客栈,形成生态旅游、餐饮、休闲、养生为一体的“一村一品”项目,旨在带动群众致富。本次举办“千年丹桂吟诗节”就是将美好乡村建设转化为旅游项目的一次有益尝试。为此,村里遵循“市场运作、发动群众、专业办节”的原则,与大型旅游企业联手,通过办节方式将板石岭推向游客的视线中,通过共赏千年丹桂,让游客体验生态旅游的乐趣。板石岭赏桂吟诗节也是该村试图通过多元化多主体开发美好乡村旅游资源,把乡村沉寂的资产和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探索乡村旅游发展之路,促成政府、社会、群众形成互相支撑、互相促进、互相发展的格局,让板石岭从幕后走到台前。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芜湖市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游,已经从板石岭拉开了序幕。

  四季花景点燃美好乡村旅游热

  作为芜湖新十景之一的“陶辛水韵”早已誉满周边城市,每到夏季,一圩清荷满塘香,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和游客。泛舟水上,映入眼帘的是一根根亭亭而立的荷箭,一片片紧紧挨着的荷叶,一朵朵盛开的荷花,给炎热的夏季送来一缕缕清香。

  “陶辛水韵”是芜湖市最早跨进旅游市场的乡村,也是最早以花为主题打造的旅游项目的乡村之一。陶辛圩筑圩于北宋大观二年,系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后裔陶姓工匠自江西江州迁至陶辛,率众筑堤,按井田式开凿水渠,沟沟相通,渠渠相连,围垦而成,是古代罕见的人工开挖的水利工程。现在万亩古水系仍然保存完好,置身其境,犹入迷宫,实为江南又一奇观,并引来不少名人雅士,留下了“清凉渡”、“香湖岛”、“闯王沟”、“果老坝”、“唐王渡”等美丽传说和动人故事,让游人情不自禁地探究竟。尤其是陶辛水韵引进了数十种荷花,粉的、红的、紫的、黄的、白的,让人目不暇接。荷花盛开的时候,蔚蓝色的天空白云朵朵,岸上树木掩映,水面碧波荡漾,使得映日荷花,成为无数镜头捕捉的“主角”,大自然的清新与质朴,让游客流连忘返。今年7月中旬,记者在采访中遇见马鞍山的一位同行,他告诉记者,“陶辛水韵”水渠纵横,水面清澈,荷花品种繁多,以荷花为主题打造一个靓丽的景点,的确是陶辛水韵能够成为省旅游示范乡镇的成功之处。据悉,该景区引进了社会资本和专业经营企业,进行规划、管理。去年初,景区携手另一家公司购进了画舫游船,出资建设“微电影体验基地”,努力整合开发陶辛水韵及周边历史文化及自然资源,着力建设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健疗养、文化娱乐等为一体的国家4A级景区。尽管“陶辛水韵”在景区规划、旅游服务、配套实施和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善的地方,但是毕竟村办旅游迈出了社会资本参与和引进专业化管理的实质性一步。

  今年6月初,记者来到烟墩镇万兴村,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美好乡村,听说记者采访以花为主题的乡村游,村里干部便领着我们向后山走去。远处山岚起伏,眼前水田郁郁葱葱,山道两边盛开着的花儿,让人爽心悦目。一路上村干部向记者介绍万兴村在建设美好乡村和发展村级经济中,将发展乡村游作为重要项目来抓,他们一方面利用多种渠道宣传万兴村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厚的自然资源,招商引资;一方面以花搭台,引进了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水栀子花,进行大规模种植,提高农民收入,开展特色乡村游。走过长长的山路,眼前是开发不久的荒山,今年春天种下的栀子花已经长到一尺多高。由于万兴村人多田少,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留下的几乎都是老人和孩子,因而出现大片荒山。守住青山绿水,就是捧着金饭碗。村两委会换个思维考虑经济发展问题,于是动员老人和妇女开发荒山,村干部带头表率,村民积极响应,种植水栀子花项目开始启动。站在山头,看千亩山地,种满了栀子花,待到明年初夏,栀子花开的时候,漫山遍野散发着清香,这里会是怎样的景色?

  从“陶辛水韵”引入社会资本到万兴村种植千亩栀子花发展乡村游,以花搭台,不仅美丽了乡村,富裕了农民,也为芜湖市旅游业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广大乡村在建设美丽家乡的同时,发展旅游意识正在提高,这也正是促进美好乡村建设转化为旅游项目的关键所在。

  以花为媒找准乡村旅游发展的契合点

  响水涧位于三山区峨桥镇浮山东麓,因上下有一条山涧,水量充沛,溪水潺潺,尤其到了雨季,溪流声和雨声交汇在一起,发出铿锵的声音,山谷回应,故得名。由于其附近,沟渠纵横、河网密布、田舍井然,浓缩了江南水乡田园风光,芜湖人把它称之为“安徽的婺源”。今年3月20日,记者来到浮山下,这里已经有许多摄影爱好者在拍摄。眼前的10万亩油菜花如同一件金色的纱巾,让春天的响水涧熠熠生辉,像一幅炫目的油画。“这里的油菜花和婺源一样漂亮,还多了江南水乡的灵气,让我舍不得停下手中的相机。”来自淮北的摄影发烧友丁先生告诉记者,他是专程和朋友一起前来拍摄油菜花的。“以前春天观赏油菜花,我都是舍近求远,听朋友说响水涧油菜花开得特美,于是和家人一同前来,果真名不虚传。”在市区工作的小李也发出这样的溢美之词。村里同志告诉记者,每年3月初至清明前是峨桥响水涧油菜花开放的最佳时期,每天来响水涧摄影采风和游玩的游客达几百人,高峰期达两千多人。据悉,峨桥镇耕地面积3万余亩,以种植油菜和水稻为主,其中油菜是峨桥镇的传统农作物,春季花期较长,观赏性非常强。

  与响水涧自然形成的油菜花观赏景点不同,霭里村“十里油菜画廊”却是为发展乡村游而建。3月下旬,记者来到霭里村。这里群山环抱,绿水缠绕,空气清新,被当地人称为“世外桃源”。行走在霭里,就像行走在画中,山上树木葱茏,苍翠欲滴;山下碧水潺潺,清澈见底;四处白鹭低飞嬉戏,将绿树掩映下的粉墙黛瓦农舍装扮成“童话故事”。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忙着手中的农活,繁忙而又恬淡。此时,正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为了让游人更好地观赏油菜花,霭里人在沿着“十里画廊”地带的山坡上,开辟了数个“油菜花最佳观赏点”,让花开季节的霭里尽收眼底。据悉,该村立足村情,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争取优质油菜示范基地项目资金,在大木山一带确定示范核心区,从而建立了“十里油菜画廊”。霭里找准发展农业生产和开发休闲农业契合点,无疑为发展乡村游走出了一条新路。

  春天来了,桃花开了。喜欢赏花的芜湖人都会结伴而行,到周边城市观光赏花。而今年3月无为县石涧镇举办第二届桃花节,发出“春天,请来石涧看桃花”的请柬,让生活在都市的人们耳目一新。“距石涧镇约4公里的太平山下,有一处桃源胜地。每到四月,百亩桃花竞相开放,云蒸霞蔚,景象壮观。人若徜徉其间,似成武陵人,恍若走进千年前陶令公笔下的桃花源。”一位传媒人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与石涧一样,繁昌平铺举办了“2015中国·芜湖繁昌县平铺桃花节”,500余亩桃花竞相开放,车来车往,游人如织。镇里的同志说,近几年,该镇通过政府引导、农民参与,大力发展油桃种植,并依托镇内千余亩桃园发展旅游,短短几年时间,这里不仅成了油桃优质基地,也成为游客休闲旅游观光之地,让农民增收。市旅游局的同志说,近年来,随着芜湖市打造欢乐都市进程加快,以“花”为主题的乡村游,开始登台唱戏,芜湖市霭里等三个乡村入围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从多角度、多层面拓宽了芜湖市旅游渠道,提高了旅游意识和旅游文化,让芜湖美丽乡村走进人们的视野,迎来游客无数,从而带动了乡村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速。(芜湖新闻网)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
安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文化旅游工作
(本报驻安徽记者  郜  磊)日前,文化厅
安徽召开文化市场意识形态工作研判分析会议
(驻安徽记者 郜磊)为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