椤圭洰浠嬬粛

05.10.2014  01:03
        2007年,安徽省政府批准省红十字会在全省开展“博爱在江淮”公益募捐活动,活动募集的款物全部用于贫困学生、受灾地区、贫病家庭救助等公益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感人事迹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传递爱心、奉献真情的活动中来。在广大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众多贫病人员重见生命曙光,受助家庭重拾生活信心,一批享受博爱阳光的贫困学生踏进校园尽情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一些寒门学子相继走上社会将博爱火种手手相传。
  “”与“”谐音,寓意播撒爱心,帮助他人;“”与“”谐音,象征着社会和谐,天长地久。为了能更好地救助困难群众,促进社会和谐,安徽省红十字会针对9类困难人群,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发起博爱在江淮99救助计划(简称9计划)。
  9计划是大众参与公益的平台。9计划不论爱心大小,旨在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当中,共同关注社会特殊困难群体,体会关爱他人、提升自己的快乐。
  9计划是汇集爱心的平台。9计划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发展会员、手机短信捐赠、网上捐赠等方式汇集善款。贫困群众和参与9计划的人或家庭如遇9计划所涵盖的救助情形,可优先获得救助,体现了中华民族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

  9计划是传递理念的平台。9计划的实施将在社会当中传递“人道、博爱、奉献”的理念,吸引更多的人了解9计划、参与9计划、宣传9计划,受益9计划,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公益氛围。

幸福家园计划

  项目背景   安徽省地处华东腹地,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人口6800万,辖17个市,105个县(市、区),以农业为主,是国家主要粮食产地之一。洪涝、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2006-2010年的5年间,年均受灾人口2450万,年均受灾农作物2558万亩,年均因灾倒损房屋30万间,年均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35亿元。自然灾害导致部分公共生产生活设施损毁,使灾区群众无处就医、孩子无法上学。该计划旨在重建受自然灾害破坏的中小学校、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站,尽快恢复灾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减轻灾区群众的痛苦。

  项目目标

  1、在贫困地区援建一所乡镇“博爱学校”需善款30万元;

  2、在贫困地区援建一所乡镇“博爱卫生院”  需善款20万元;

  3、在贫困地区援建一所村“博爱卫生室”或社区“博爱卫生站”  需善款8万元;

  4、设立专项救助基金。

  捐赠回报

  1、由安徽省红十字会/安徽省红十字基金会颁发捐赠证书。

  2、捐款8万元以上,独立援建卫生站、室的捐赠方可以冠名,在建筑铭牌上为捐赠方署名留芳。

  3、捐款20万元以上,可以举行捐赠仪式、捐赠方可设立冠名基金。

  4、依据捐赠方意愿,邀请捐赠方到捐赠单位进行考察、回访。

  5、用于支持红十字事业的捐赠,企业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额扣除;个人准予在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

  注:捐款多少不限,由安徽省红十字会/安徽省红十字基金会统筹用于家园重建计划。

 

爱心包裹计划

 

  项目背景  安徽是经济欠发达省份,自然灾害频发。据统计,2009年底安徽农村贫困人口250多万,占安徽农村总人口的7.1%。特别是一些革命老区、偏远农村仍有很多贫困家庭需要救助。

该项目旨在向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受灾群众发放爱心应急包裹(包内装有应急食品、生活日用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元旦、春节前夕向生活困难家庭发放爱心救助包裹(包内装有衣被、食品等),让他们感觉到社会的温暖,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

  项目目标  为一户受灾/贫困家庭送去一个爱心包裹需善款300元。

  捐赠回报  1、由安徽省红十字会/安徽省红十字基金会颁发捐赠证书。

  2、捐赠5000元以下的,在包裹中附有红十字会与捐赠者联名的慰问信。

  3、捐款20万元以上,可举行捐赠仪式,安徽省红十字会/安徽省红十字基金会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达30万元的可在包裹外包装上印有“某单位爱心捐赠”字样。

  4、用于支持红十字事业的捐赠,企业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额扣除;个人准予在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

  注:捐款多少不限,由安徽省红十字会/安徽省红十字基金会统筹用于爱心包裹计划。

  久久重阳计划

  项目背景  1998年安徽已进入老龄社会,是全国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省份之一。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安徽省60岁以上人口969.4万,占总人口14.26%,各公办、民营护老院总床位数18万张,未来5年缺口达24万张。现有的护老院大多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护老院设施严重不足。许多贫困农村老人只能在子女家中轮流生活,居无定所,十分凄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该计划旨在协助政府解决老年人的养老和生计问题,让他们安度晚年,共享改革开放、社会进步成果。

  项目目标

  1、为贫困地区农村贫困老人提供棉被,每床棉被100元,每年1000人,需善款10万元;

  2、为贫困地区农村护老院提供基本家用电器,一套5000元,每年100套,需善款50万元;

  3、为贫困地区农村护老院提供康复健身器材,一套3万元,每年10套,需善款30万元;

  4、为贫困地区农村援建一个护老院,需善款20万元。

  捐赠回报

  1、由安徽省红十字会/安徽省红十字基金会颁发捐赠证书。可在捐赠设备上与红十字会共同署名捐赠。

  2、捐款20万元以上,可以举行捐赠仪式、捐赠方可以冠名,在建筑铭牌上为捐赠方署名留芳。

  3、依据捐赠方意愿,邀请捐赠方到捐赠单位进行考察、回访。

  4、用于支持红十字事业的捐赠,企业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额扣除;个人准予在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

  注:捐款多少不限,由安徽省红十字会/安徽省红十字基金会统筹用于重阳计划。

 

爱心助学计划

  项目背景  安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市县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多,底子薄,生均教育经费长期处于全国落后位次。由于自然灾害、疾病、贫困等原因,每年都有一些学龄青年仍然面临着辍学,对一些有孩子上大学的贫困家庭来说,增添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孩子考上大学就意味着陷入贫困,每年近万元的学费、生活费让他们不堪重负。尽管政府已经初步建立了国家助学体系,各种奖学金、助学金纷纷设立,但这些措施还不足以满足广大贫困生的实际需求。安徽省红十字会自2007年开展“博爱在江淮•救助大学新生”活动以来,共救助大中小学生1000余名,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仍是救助不断。

安徽也是农民工输出大省,留守儿童教育、生活问题突出。我国留守儿童数约为5800万,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青年是国家的未来。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本项目拟汇集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捐款,对贫困学生、留守儿童进行资助,使他们得到基本的教育,快乐成长,实现梦想,传递爱心,回报社会。

  项目目标

  1、资助一位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学习一年需要善款3000元;

  2、资助一位家庭贫困的高中生学习一年需要善款1000元,;

  3、资助一位家庭贫困的初中生或小学生学习一年需要善款600元;

  4、在贫困地区建设一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需要善款8万元。

  5、设立专项助学基金。

  捐赠回报

  1、用于支持红十字事业的捐赠,企业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额扣除;个人准予在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

  2、对捐赠者在媒体上予以鸣谢,在省红十字会网站予以公示、宣传,省红十字会颁发荣誉证书;

  3、捐款30万元以上在大学设立“博爱助学金”,可以举行捐赠仪式、捐赠方可以冠名。

  注:捐款多少不限,由安徽省红十字会/安徽省红十字基金会统筹用于贫困学生救助。

 

天使救助计划

(一)资助白血病儿童

  项目背景  随着环境的恶化,我省白血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每年新增病人约3600多人。在白血病患者中,儿童约占50%。面对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巨额医疗费用,许多患者家庭只能选择放弃。该项目旨在呼吁爱心企业、团体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款救助家庭贫困的白血病儿童。计划每年救助50名家庭特困的、14周岁以下的白血病患儿。

项目目标

  1、捐款3万元,可一次性资助一名家庭贫困的患儿放化疗。

  2、捐款5万元,可一次性资助一名家庭贫困的患儿进行骨髓移植治疗。

  3、设立专项救助基金。

  (二)资助唇腭裂儿童

  项目背景  目前全国有240万名唇腭裂孩子。对于正常人而言,开心时开口微笑是最正常不过的,但对于唇腭裂孩子而言,微笑只会暴露他们嘴部的残疾,使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备受折磨。该项目旨在资助贫困唇腭裂儿童及时治疗,让他们拥有一张纯真的笑脸。

  项目目标:

  1、捐款5000元,可资助一名贫困家庭的唇腭裂儿童接受治疗;2、设立专项救助基金。

  捐赠回报

  1、由安徽省红十字会/安徽省红十字基金会颁发捐赠证书。

  2、捐款10万元以上,可以举行捐赠仪式,设立基金,并由安徽省红十字会/安徽省红十字基金会颁发捐赠证书,捐赠纪念牌。

  3、用于支持红十字事业的捐赠,企业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额扣除;个人准予在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 

  4、捐款20万元以上,可以设立冠名救助基金。

  注:捐款多少不限,按捐赠用途由安徽省红十字会/安徽省红十字基金会统筹用于白血病儿童/唇腭裂儿童救助。

 

健康援助计划

 

  (一)救助重症肾病患者

  项目背景 得了大病不仅是自身的痛苦,也把家庭带入困境。近年来肾病患者的增多,逐渐成为需要帮助的群体。该项目旨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资助贫困肾病患者的治疗。

  项目目标

  1、捐款1万元,可资助1名贫困肾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

  2、设立专项救助基金。

 

  (二)救助先心病患者

  项目背景 据统计,我省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为7‰,每年新增需要手术的患者约2000多人。由于经济原因,部分患者特别是儿童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死去。该项目旨在募集资金,资助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得到救治。 

  项目目标

  1、捐款1万元,可资助1名贫困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接受手术治疗。

  2、设立专项救助基金。

 

  (三)救助白内障患者

  项目背景  据统计,我省现有白内障患者约40万人,因白内障致盲约20万人,每年新增白内障患者约3万人。白内障是视力残疾者致盲的首要病因,约占67%。我省白内障患者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很多患者因家庭贫困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致盲,从而陷入无边的黑暗,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该项目旨在动员社会力量使贫困白内障患者得到治疗,恢复光明。

  项目目标

  1、捐款3000元,可资助1名贫困白内障患者接受治疗。

  2、设立专项救助基金。

  捐赠回报

  1、由安徽省红十字会/安徽省红十字基金会颁发捐赠证书。

    2、捐赠20万元以上,可举行捐赠仪式,可以设立冠名救助基金,并由安徽省红十字会/安徽省红十字基金会颁发捐赠证书,捐赠纪念牌。       

    3、用于支持红十字事业的捐赠,企业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额扣除;个人准予在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 

注:捐款多少不限,由安徽省红十字会/安徽省红十字基金会统筹用于资助患者。

 

温暖江淮计划

 

  (一)救助贫困肿瘤患者

  项目背景  调查结果发现,我省恶性肿瘤发病率快速上升,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居民总死因的27.6%  ,已成为新世纪第一杀手。目前有效的癌症治疗费用高昂,而现行医保体制,对大病治疗的支付额度远不能保障恶性肿瘤病人的基本治疗费用,很多家庭因一人患病而负债累累。很多中晚期患者只能选择放弃治疗,在痛苦的折磨中死去。该项目旨在呼吁爱心企业、团体和人士伸出友爱之手,帮助贫困肿瘤患者缓解病情,延长生命,让生命之花绽放依旧。       

  项目目标:

  1、捐款2万元,可资助1名贫困肿瘤患者接受治疗。

  2、设立专项救助基金。

  (二)救助罕见病患者

  项目背景  罕见病是指发病率低、非常少见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65%~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比如我省的“瓷娃娃”(脆骨病),打个喷嚏或提个被子,甚至一个拥抱,都可能让他骨折。罕见病病人更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关怀。该项目旨在动员社会力量,伸出援手,奉献爱心,为罕见病患者送去关怀,送去温暖。

  项目目标

  1、捐款2万元,可资助1名罕见病患者接受治疗。

  2、设立专项救助基金。

  捐赠回报

  1、由安徽省红十字会/安徽省红十字基金会颁发捐赠证书。

  2、捐赠20万元以上,可举行捐赠仪式,可以设立冠名救助基金,由安徽省红十字会/安徽省红十字基金会颁发捐赠证书,捐赠纪念牌。

  3、用于支持红十字事业的捐赠,企业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额扣除;个人准予在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

  注:捐款多少不限,由安徽省红十字会/安徽省红十字基金会统筹安排资助患者。

 

生命关怀计划

  (一)捐献造血干细胞

  项目背景  据统计,我国有近百万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血液病患者,每年因白血病死亡人数在3万人以上。迄今为止,中华骨髓库有志愿者100多万人,成功进行非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总数有2000余人,其中安徽省分库有志愿捐献者1.5万人,成功捐献15人。安徽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全省每年白血病发病3万多人,为了能找到配型相合捐献者,挽救患者的生命,就必须快速增加安徽分库的志愿者。

  项目目标

  1、每年动员5000人成为中华骨髓库安徽分库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2、招募志愿服务人员500名。

  3、设立基金救助本省特困患者和本省困难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报名捐献途径:

  年龄在18-45周岁之间,身体健康,符合无偿献血条件,可在合肥、芜湖、宿州、马鞍山、安庆等市的捐血点(车)报名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待有匹配的患者,可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患者生命。

  合肥市红十字会:0551—3537652      合肥市血站:0551—5329941

  芜湖市红十字会:0553—3837406  芜湖市血站:0553—3838481           

  宿州市红十字会:0557—3022805    宿州市血站:0557—3912084

  淮南市红十字会:0554—6674837    淮南市血站:0554—3635890

  马鞍山市红十字会:0555—2366511    马鞍山血站:0555—2366580

 

  (二)艾滋病预防与关爱项目

  项目背景  截至2010年9月,全省累计报告HIV携带者6430例,其中艾滋病病人4406例,收到死亡报告1674例。疫情涉及全省17个市,103个县(市、区)。作为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艾滋病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针对这一现状,以艾滋病预防与关爱为核心的“以爱防艾”项目旨在动员全社会预防艾滋病,关爱携带者。

  项目内容  1.青年同伴教育。通过大学生主持人组织宣传教育活动,动员受众对身边的同伴进行防艾知识的传播,进而促使全社会增强防艾意识。

  2.感染者同伴教育。通过专家对携带者进行心理疏导和自我护理知识的传播,帮助更多的携带者回归生活。

  3.高危人群同伴教育。通过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引导性工作者、吸毒者、同性恋和流动人口等高危人群避免高风险行为带来的危害。

  4.生产自助。为缓解绝大多数携带者不断恶化的经济状况,以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生产自助活动将帮助携带者掌握生存技能,树立生活信心。

  5.救助艾滋病致孤儿童及老人。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社会的歧视和偏见,艾滋孤儿艰难生长,耄耋老人老无所依。拯救“希望”,关怀“夕阳”,我们刻不容缓。 

  项目目标 1、举办一期约20人的同伴教育培训班,借助同伴中口耳相传的信息扩散作用,潜在受众将达近千人,需善款2000元;

        2、资助一位HIV感染者通过购买生产资料、参加技能培训班等形式不断提升自身生产自助能力,需善款1000元;

  3、资助一位致孤儿童和老人一年的生活开支,需善款3000元;

  4、捐助食品、衣物、书籍等必要生活资料,将给予致孤儿童和老人基本的生活支持和保障;

  5、每月捐助固定定额资金,对致孤儿童和老人进行定向救助;

  注:小额捐款多少不限,由安徽省红十字会/安徽省红十字基金会统筹纳入“以爱防艾”计划。

 

  (三)遗体器官捐献

  项目背景  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类通过对自身遗体的研究来不断认识自身达到消除病痛的目的。捐赠遗体用于医学研究和教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是造福子孙的崇高行为。另据国家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年有150万等待器官移植挽救生命的患者,而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一万例左右,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对捐献者来说,身后捐献遗体和器官是延续生命造福人类的希望。安徽省红十字会2003年开始遗体器官捐献工作,近年均有20多人捐献,远不能满足我省医学教学和移植的需要。本项目旨在宣传捐献遗体器官延续生命,造福人类的人道精神,动员更多的人报名身后捐献遗体或器官,满足我省对遗体器官的需要。

  项目目标 1、动员更多的人身后捐献遗体和器官; 2、设立专项基金援建遗体器官接收站、资料库,资助举办科普宣传活动等。

  报名捐献途径:

  1、  联系各遗体和器官接收站。

  安徽医科大学接受站:0551-5161146

        蚌埠医学院接受站:0552-3380411

        皖南医学院接受站:0553-3932488

  2、联系各市红十字会

  捐赠回报

  1、由安徽省红十字会/安徽省红十字基金会颁发捐赠证书。

  2、捐赠20万元以上,可举行捐赠仪式,可以设立冠名专项基金,并由安徽省红十字会/安徽省红十字基金会颁发捐赠证书,捐赠纪念牌。

  3、用于支持红十字事业的捐赠,企业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额扣除;个人准予在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

  注:捐款多少不限,由安徽省红十字会/安徽省红十字基金会统筹安排资助患者。

 

生命救护计划

  项目背景      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掌握应急救护技能是主动减少伤亡、致残等灾害和意外损失的办法。高危行业和公共场所尤其重要。

当意外发生时,能有效抢救生命的时间只有4-6分钟,即医学上所称的“救命的黄金时刻”。在此时间内,抢救及时、正确,生命有可能被抢救,反之,生命丧失或加重病情。开展全民珍爱生命、救护生命教育,普及应急救护技能,增强全民防灾避险意识,同时当面对灾害、意外发生时目睹悲惨情景的群众遭遇巨大心理创伤时,以各种积极方式为群众提供心理支持,进行心理救援。

  项目目标

  1.在人流量密集的车站、机场、公园景区等公共场所配置急救箱。捐款700元、1000元、1500元可以分别制作一个不同规格的悬挂式急救箱;

  2.到2014年全省应急救护培训人数要达到人口总数的1.5%以上(110万人)。组建心理救援工作队伍。捐款550元可以资助10人完成应急救护培训;

  3、捐款100元,制作一个急救包;

  4、组织一次校园、社区或农村的救护培训公益讲座或举办灾害心理救援培训,需善款5000元;

  5、为贫困县区配备1台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需善款1万元;

  6、为贫困地区建立1个红十字会某社区救护站,需善款10万元;

  7、捐款20万元以上,以捐赠方名义设立“生命救护基金”,用于贫困地区和农民、社区居民和在校学生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基本技能。

  捐赠回报

  1、由安徽省红十字会/安徽省红十字基金会颁发荣誉证书。

  2、捐款10万元,独立援建社区救护站的捐赠方可以冠名。

  3、捐赠20万元以上,可举行捐赠仪式,可以设立冠名生命救护基金,由安徽省红十字会/安徽省红十字基金会颁发捐赠证书,捐赠纪念牌。

  4、用于支持红十字事业的捐赠,企业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额扣除;个人准予在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