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那方水土

26.06.2014  18:09

  缤纷的世界自然就有多彩的梦。也许是因为有多个经历,所以我自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我是一个追梦的人。

  我出生一个农民家庭,八十年代也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上了大学走出农村。当过五年中学老师,有过十四年的法官经历。2005年,我调入新组建的县药监局,06年11月,没想到已是不惑之年、并在众人眼中一直认可为“书生”的我,也被组织作为全省第三批选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从此,我开始了近6年的“村官”生涯,这给我的人生留下了最奇特也是最难忘的梦。

  记得是一个下雨天,我踏着崎岖的乡间小路,来到离县城40多公里的偏远而又落后的太慈镇郭河村,对超出想象的环境,自然心存畏惧,有过困惑,但抛开顾虑后,我还是勇敢地走进农村破烂的院落,与这方水土的人们一道,与贫困相斗,与富裕相争,生息相共。3年中,通过努力,争取到县以工代赈项目,将有生命意义的郭河圩进行了加固;筹措资金把近50年没有修缮的病闸重新改造;垫土铺石,把零乱的村组道路进行修整……现如今,该村党员活动室、村民图书活动室和活动广场等都一一俱全,一个以肖郭公路沿线为聚居地的郭河中心村庄,已出现在秀丽的武昌湖畔。

  也许是有一种情结在驱使,2010年5月,我结束郭河村任职之后,在沈浩同志精神鼓舞下,又主动请缨加入到全省第四批选派干部之列,投身于建设新农村火热的主战场,来到同样也属偏远落后的赛口镇红旗村。

  往事历历在目,留存的片片都是温馨的回忆。三年过去,红旗村新集中居住地已沿窝甘线形成,街道两侧楼房林立,小车开入寻常农户,已是一坐漂亮的新农村村落。

  经历也是路,挑战更美丽;心中装大海,常有奔腾时。这六年,我放弃城里舒适的工作,不顾年龄偏大、年迈的父母远在宿松农村,妻子下岗打零工,女儿读高中……与年轻的选派同志一样奔波在艰苦的农村中,为建设新农村奉上自己应尽的责任。也曾在跑项目的路途中摔得鲜血直流,满面是伤,发着高烧后仍同群众扛石抬土保守防汛大堤,而最让我留念的还是与纯朴的村民同坐在炕头,饮一杯烈性的高粱酒,侃一夜有趣味的方言话……

  选派结束已久,但这些年来,在无数个夜晚、无数次梦境中,我还是梦回到我选派的村庄,梦见到那方水土和水土上的人,还有那曾经走过的阡陌和古巷。

延伸阅读: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