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核心价值观】叶冬青:是追求,也是回报

01.04.2015  10:55

              2014年10月24日至26日,第七次全国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第七届会议在南京举行,叶冬青教授获得流行病学杰出贡献奖。在我们向他表示祝贺时,他却谦逊地说:“在安医大孕育的这片天地里,我这些年只做了三件事:研究一个病,办一本杂志,当一名老师。”风轻云淡的一句话的背后却是三十年的坚持和付出,还有饱含着对母校一辈子都难以割舍的深情。

一个疾病:潜心三十年终不悔

            上世纪90年代之前,叶冬青做过有关腹泻、流行出血热等多项课题,然而一直未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科研方向。由于偶然的原因,他开始涉足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研究,在当时,人们对SLE的认识少且浅,整个安徽只有省立医院一家刚刚成立风湿免疫科,连教科书对SLE的介绍也仅寥寥半页。但其患病率却逐年上升,以女性居高。同时还因其起病快,发作凶险,较易复发,久治不愈,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面对这样一个重要却被忽视的疾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认识并重视这一疾病。当时他研究生刚毕业几年,科研经费极为有限。他尝试着向省教育厅申报了一个关于SLE流行病学调查的科研项目,没想到很快获得批准,还没来得及高兴,一个尴尬的难题就摆在他面前:项目经费只有3000元!3000元能做什么?就在这时,淮南市潘集区卫生局领导向他伸出援手:于是他带着几个学生,和当地医务人员一起,一头扎进淮南农村,寒冬腊月里在那里呆了一段时间。因为经费少,他们就住在医院腾出来的几间房间里,出门的交通工具是救护车,走乡串户靠租辆三轮车。早上饥饿出门,下午2点以后吃午饭是再平常不过的。一次外出,由于大雪,路面结冰,三轮车就滑翻到路边的沟里。沟很深,大家却没有害怕,连一句怨言都没有。功夫不负有心人,叶冬青教授一行人共普查了38万人,完成了国内外首项大样本的SLE流行病学调查。

                20年来,他和他的团队一直潜心研究SLE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寻找防治策略。尤其在多年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个重要观点:“Th17细胞可能是SLE的一个潜在的治疗靶标”,发表于风湿病学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国际期刊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本杂志:风雨兼程平地起

                1996年叶冬青教授在国家尚未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和学科的同道们共同创办了《疾病控制杂志》(现更名为《中华疾病控制杂志》),为疾病预防控制搭建了重要平台。叶教授打趣说这本杂志与其他医学杂志不同的地方是,这是我们内行人办自己的杂志,专业对口。18年艰苦创业,迄今已出版100余期,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和卫计委首届优秀期刊奖。

            看到今日《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很难想象在创刊之初所经历的困境:缺乏稿源、缺乏审稿人、缺乏一个专业的编辑团队。一本杂志的生产既不比做蛋糕的程序复杂,也不比生产汽车的工序简单。政策准入问题、发行通路不顺畅、人才相对匮乏等等,困难重重。

                他认为,杂志的成功从来就没有充分条件,只有必要条件,热情和创新就是这个必要条件。一开始,由于杂志是内部出版刊物,投稿少,他们只能到处约稿,对流行病学科的热情和执着让他们一直坚持自己的目标。他们一次又一次向国内流行病学专家们介绍这本杂志的目的和意义,最终得到了他们的鼎力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投稿量剧增,从双月刊也转为单月刊,刊登的内容也越发丰富与精致,从各种传染病与非传染病,到临床各科多发病的防治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流行病各方面的科研论著等等。目前来看,杂志的投稿与发表仍然显得“供不应求”。随着杂志影响力的提升,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在国内相关领域的知名度也得到很大提升,杂志与学科发展互为相长,杂志是宣传学科的一个平台,而学科则是杂志强有力的支撑。

一生为师:桃李不言自成蹊

                作为一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叶教授长期告诫青年教师的就是“教学相长”,他自己坚持每学期给成教、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多个层次的学生上课。作为主讲教师所负责的《流行病学》获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他不断开拓新的课程,主动在本科生中开设《公共卫生发展简史》课程。

                叶冬青教授对学生很少挑剔,他认为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认真的老师。老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对学生有不可逃脱的责任。"我也许不能把每个人都培养成精英,但我希望我向社会输送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合格的人。“以身作则是叶教授的为师之道,"节假日你如果让学生坚持待在实验室,自己更要坚守岗位。”叶教授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和兴趣来培养,因材施教,流行病学的工作包罗万象,其中包括实验室研究、现场调查等等。有些同学内向、谨慎,能静下心钻研,就让他坐实验室;有些同学擅于交流沟通,实践能力强,就让他跑现场……叶教授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师生最大化结合点找到。

                叶教授也因为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先后获得了:校优秀硕士生导师、安徽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安徽医科大学教学名师、安徽省模范教师;安徽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2014年叶冬青教授参与主编的全国高等教育医学数字化规划教材(国家医学电子书包)《流行病学》即将正式出版,这本教材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数字化医学教材重点项目,它改变了纸质教材的传统方式,是具有跨媒体、跨终端、跨平台功能的新型数字化综合教学系统。该教材的问世将极大地提高医学生及公共卫生工作者学习流行病学的兴趣与效率,真正成为一本“看了就能懂,懂了就会用”的教材。

                目前叶冬青教授的学生已是桃李满天下,有的在美国CDC工作,有的在香港中文大学已经成为了学术骨干,有些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攻读博士、博士后,也有的已经走向卫生行政岗位,并担任要职,也有的和他成为了同事。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学生们无一例外都很感激叶教授。叶教授却说,没有安医大流行病学科这块肥沃的土壤,就没有他的今天。他认为,安医大流行病学科,是靠着几辈人的努力,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与发展,流行病学工作者们付出的极大的心血,才有了辉煌灿烂的今天。

              这些年,他获得了许多奖励,可他自己最看重的是两个奖项——“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医药奖”与“流行病杰出贡献奖”。 “前者是横向的医学奖项;而后者是纵向的、专业的行业评奖,这两个奖项是对我个人这些年从事流行病学专业的极大认可。”叶教授觉得自己拿这些奖最可能的原因就是他对流行病这个学科的热爱和执着。从他进校到现在,没有一天离开过这个岗位、这个专业。 

              目前,他正在策划《流行病学进展》13卷的编写。在梳理的同时,他也进行着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的流行病学的发展、地位以及公共卫生历史的教学。叶冬青教授根据自己30年来教学研究的规律,试图站在历史的角度来向同学们阐述公共卫生的发展。流行病学的发展与人类的健康是分不开的,是息息相关的。现代医学依赖临床医学,也离不开基础医学,更需要预防医学,这是一个三足鼎立的局面,缺一不可。而在预防医学中,流行病学是首当其冲的。

            2000年叶教授从广州回来的时候接受过校报的采访,那时他说过一句话“现在是我回报母校的时候了。”而如今,叶教授说,我实现了我的诺言。(学生记者 龚纯 钱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