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第十六次教学工作会议研讨临床学院制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15.07.2014  18:16

      7月11日-12日,校第十六次教学工作研讨会召开,校领导李俊、曹云霞、胡志、朱启星、常业军、金宗祥出席会议。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储常连应邀出席大会并作专题辅导报告。李俊致开幕词,曹云霞作主题报告,胡志主持开幕式并致闭幕词,朱启星主持闭幕式。

      李俊在开幕词中指出,这次会议是校第七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后的第一个全校性教学工作会议,是以习近平系列讲话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校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李俊要求,认真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校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深刻认识我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不失时机的推进我校重点领域的改革,坚持系统设计、整体推进,完善上下联动、各方协同,强化责任落实、责任追究,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内部治理体系,积极构建有利于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增强学校活力,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注入不竭动力。       曹云霞在报告中,从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几个方面,总结了过去五年教学工作取得新进展和面临新挑战。她指出,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更新滞后, 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比较迟滞,实践教学“短板”已经凸显,教育教学资源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不尽合理,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等成为我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必须深思警醒,努力探索,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努力克服前进中的一切困难。       曹云霞强调,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全面加强人才培养工作,正确处理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位一体关系;正确处理教学建设与其他建设的关系,紧紧围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以立德树人、造就良医为统领,以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体系两项改革为突破,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建立分类培养、通专结合、优化实践、注重个性的应用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以实现教师发展能力建设为关键,建设一支适应高等医学教育发展需要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以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为依托,实现人才培养主要指标赶超全国平均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赶超全国一流医科大学的目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曹云霞指出,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分步实施,完成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必须采取推进附属医院临床学院制改革,推进校内二级教学管理,着力构建治理体系“三步走”战略。她要求,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协同推进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做到强化思想认识,强化系统设计,强化协同推进,强化内涵发展。       胡志在闭幕词中,简要总结了会议讨论情况,并就推进附属医院临床学院制改革,推进校内二级教学管理以及强化质量三个方面分别做出了具体部署。       校各教学单位、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分管教学工作的教学单位领导、教学秘书,教研室、学科系主任代表等120人参加会议,并分成四个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联系实际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