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高校现29人一间“超级宿舍” 校方称临时过渡

26.11.2015  17:23

  网友上传的“超级宿舍”

  网友上传的“超级宿舍”

  昨日校方对该宿舍调整方案出通知

  位于合肥经开区的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因为一间“超级宿舍”在网络上火了。约60平米,三列床铺,每列6张上下铺,墙角两台柜式空调,这种“配置”在当下高校实属罕见。而在学生看来,这如同大通铺,住起来不方便。学校方面回应称,“超级宿舍”系临时过渡,住宿费相应减少,空调免费使用,电费全免,学生自愿选择入住。

  网帖爆料

  30名学生住在一个宿舍里

  这间“超级宿舍”因为该校学生发的一篇网帖而引发关注。一位自称该校大一新生的网友在本土一家论坛上发文称,校方宿舍不足,没有宿舍提供给我们,就让我们睡自习室里,然后现在自习室就变成了30人的大通铺,而且住宿费用跟其他住8人一间的宿舍一样,不合理。

  这位网友还吐槽,“大通铺”在二楼,楼下就是大厅,来往的人多,非常吵,整个居住环境非常嘈杂,自己原本充满憧憬的大学梦就此蒙上了阴影,“为什么这50多人就得住这样的集体宿舍,而其他学生却住着正常的6人间或8人间的宿舍,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此外,网友还上传了多张宿舍照片,通过这些照片看到,一个很大的房间里摆满了床铺和桌子,虽然是上下铺,但是可以看到足有几十个床铺,床栏上挂满了衣服。

  记者调查

  60多平米配36张床位“超级宿舍”系自习室临时改造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学校,一睹“超级宿舍”风采。记者发现,这间宿舍置身在连接两栋宿舍楼之间的二层通道中,宿舍面积很大,据记者目测,至少有60平米,两头都安了门。

  宿舍里的床铺分成三列,都是上下铺,每一列摆放了6张,总共36张床位,只有少数几个床铺空置在一旁,其他的床铺都铺上了被褥。每列床铺中间,放着几张长桌,供学生放置书本等物品。宿舍另一边,还有6大组储物柜,供学生放置衣物及生活用品,墙角两侧安装了两台柜式空调。

  记者观察发现,由于这间超级宿舍是从连接两栋楼之间的大通道改造而来,房顶特别高,两头门外都是走廊,两面较大的墙壁上半部分是透明玻璃,下半部分是实体的墙壁。由于室内缺乏晾晒条件,校方在宿舍楼下腾出了空间,专门给学生们晾晒衣物。

  陪同记者参观的校方工作人员称,这里之前是自习室,后来临时改造成了宿舍。据介绍,这类面积较大的集体宿舍总共有两间,最多的住了29人,另外一间住了25人,都是今年新生,专门配置了大功率的柜式空调。

  特配大空调电费全免 学生自愿入住有多项优惠

  学院办公室王老师介绍说,最终住进这两间“超级宿舍”的50多位学生,大都是根据报到先后顺序和个人个性化需求临时进行调整安排的,前提都是学生自愿。

  “先来报到的,宿舍资源最充裕,大都能安排妥当;后来报到的,资源有限,尤其难以满足部分学生多人共住需求。”王老师称,在住进来之前,校方都向这些学生及家长进行了充分的解释,并明确告知最多只要等待三四个月就能搬回标准宿舍。

  为了体现公平、人性化管理,校方针对“超级宿舍”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首先,特别配置了两台大空调,此外免交电费,住宿费比标准宿舍便宜。“标准宿舍是每人每学期300元住宿费,而这个宿舍只要200元。”王老师说,临时宿舍也就住三个月,这50多位学生只需交200元住宿费。

  学校很无奈临时过渡 “超级宿舍”只使用三个月

  提到这“超级宿舍”,学院办公室和总务处的相关负责人似乎有难言之隐。王老师向记者坦承,建“超级宿舍”实乃无奈之举,目前也只是过渡,这两天就开始重新分配调整,超级宿舍也将因此而废置。

  王老师说,学校的宿舍资源总体上是充足的,但是由于大专院校招生的特殊性,报到率和男女生比例属于动态数据,很难提前准确预计,再加上部分学生要求跟相熟的人共住的个性化需求,直接导致在宿舍安排问题上出现困难。

  据了解,该校学生宿舍是8人一间标配,学校每年11月份,毕业生陆续离校,宿舍开始空出来,新生搬进去,但有时很难出整间的宿舍,难以满足部分学生要求多人共住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临时改造了超级宿舍进行过渡,待标准宿舍完全空出后,再进行调整。

  截至记者发稿时,王老师向记者电话声称,根据学校既定的工作安排,超级宿舍的54名学生昨晚已全部调整到标准宿舍。

  观点对碰

  这起“超级宿舍”事件,网络上也引发关注,很多人表达了自己不同的观点,记者也进行了梳理:有的人认为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最为基本的硬件设施;不过也有人觉得,目前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对于集体生活还没有适应,以前上学有很多大通铺的宿舍,学生学习依然没有受到影响,甚至还能相处到更多的同学和朋友,所以不必太过于娇气。

  观点一:

  网友:“这么多人住在一起,估计会吵死,晚上休息不好。”“这么多人住在一起,一点隐私都没有,要是万一丢东西了怎么办?卫生怎么办?”“交了同样的学费,为什么不能公平对待呢?”

  观点二:

  出生于1979年的陈登回忆了自己的初中和高中时代,他说,当时初中和高中这六年都是住校,由于当时的学校条件不好,那时候住校的二三十名同学都是住在一个教室中,除了临近夏天的时候有些热,冬天的时候还挺暖和,又热闹。陈登觉得,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可能还没有适应集体的生活。

  有网友表示,“蛮新奇的,我觉得这样很容易增进感情!”“多大个事,比我们那会上大学的时候条件好多了。”

  观点三:

  在合肥从事高职学校管理的李志明认为,学校方面事先进行了有效沟通和解释,学生入住自愿,同时超级宿舍在费用上也进行了相应的减免,体现了公平。再者,这也是临时之举,学校有及时的调整预案,大可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