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纵览》报道我校建设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06.01.2015 19:39
本文来源: 安徽科技学院
安徽科技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0年的“凤阳农校”,历经“凤阳农专”、“皖北农学院”、“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安徽技术师范学院”等变迁。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名校”的发展战略,紧密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对应用型人才的新需求,突出“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着力打造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首届“全国十佳大学生村官”获得者杨俊森,两度受到习近平同志的亲切接见;在凤阳县小岗村开展科技创业的苗娟,受到胡锦涛同志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赞许,并被评为“全国自主创业典型”。
但作为全省唯一一所在县城办学的本科高校,办学条件相对其他高校要艰苦许多,尤其在人才引进、招生就业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但一代代安科人扎根凤阳县城,艰苦奋斗、默默坚守、砥砺奋进。新世纪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及教育厅的关心支持下,通过迎接三次教学评估(合格评估、水平评估、审核评估),学校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进步,特别是省委、省政府2011年提高高校生均拨款标准后,办学条件有了显著改善;安徽省“支持高等教育发展能力提升计划和振兴计划”的全面实施,更是快速推进了学校的内涵建设。
近年来,学校取得了一批显著的办学成果,先后获批为: “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安徽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就业50强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全国应用科技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单位”、“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单位、“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安徽省高校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优秀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等,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一、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努力创建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安徽科技学院办学60多年来,始终坚持面向“三农”、面向基层、面向中等职教的办学定位,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举办本科教育之初,就致力于培养服务“三农”的应用型人才,在全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主动服务省委、省政府“三个强省”战略,紧紧抓住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的契机,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不断深化应用型高校的内涵建设,形成了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鲜明特色。
二、积极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新世纪以来,针对高校人才培养日益趋同化、同质化,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的实际,及时推进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升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一是根据社会需求大力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积极增设光电信息与显示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减招、停招因应用型不强而生源不旺、就业不畅的专业,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农科专业进行升级改造,初步形成了以现代农科和新兴工科为主、与产业发展互动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二是立足提高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地方行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课程体系的调整、教学环节的重组,尤其是通过构建“卓越人才”、“企业冠名班”、“主辅修教育”、“多证书教育”等培养模式,使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能够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三是利用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拓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视野。学校从2009年开始大力实施国(境)外合作办学工程,先后与美国、德国、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台湾地区等24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并与美国、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8所大学正式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截止到目前,学校已获批国家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和省级中外合作办学校际交流项目3个。项目总数及层次,均排在省属高校的第2位。
三、推进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近年来,安徽科技学院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应用型为导向,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近5年来,累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攻关项目4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1项,其中“鲜食糯玉米品种创制及应用”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饲草品种选育与高产技术集成示范”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二是积极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面向行业、企业需求,合作共建研发平台,共同研发新技术,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先后与企业共建了“安徽省有机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甜叶菊繁育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糯米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皖北现代农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生物有机肥料创制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科技研发平台,使学校的专业技术、科技成果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三是注重与行业企业协同创新。针对企业出现的问题,学校积极开展产学研用对接,与300多家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如与安徽省莱姆佳肥业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作物秸秆快速堆腐技术研究”项目,为该公司有机肥生产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性难题,年产值已由原来的8000万元上升到目前的近3亿元。通过与临泉县进行玉米高产栽培产学研合作,使该县成为安徽首个“玉米亩产千斤县”,并且连续三年创造安徽省夏玉米单产最高记录。四是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先后与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德力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开办了38个企业冠名班,通过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协同引导就业,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五是发挥人才优势服务“三农”。学校有涉农省级“115创新团队”1个,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及岗位专家17人,另有省、市科技特派员及农业专家大院首席专家24人。他们深入企业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将课题做在生产一线,在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六是积极推进校地合作。学校凭借人才技术优势,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已与滁州等地展开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尤其是与凤阳县人民政府签署校地双方《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千亿元硅产业战略协议》,并与相关企业签署专业人才培养协议。凤阳县委、县政府也长期给予安徽科技学院办学很多帮助,尤其是从今年起,县财政预算每年安排150万元,在安徽科技学院专设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教师奖励基金及高层次人才引进基金,以支持学校事业发展。
四、多措并举超常规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为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夯实人才基础
一是引进人才超常规。不断加大引进投入,对新进的硕士,每人给予3万元的安家费和2万元的科研启动费;国内高校的博士,一般专业前期引进费用为45万元,紧缺专业达55万元。在国(境)外取得博士学位的紧缺专业人才,引进费用高达80万元。同时采用柔性引进的办法,成功吸引同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蚌埠玻璃设计院等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高级专家学者为学校服务。二是稳定人才重感情。学校坚持教职工家庭大事慰问制度,有效畅通了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交流渠道,及时了解和解决教职工工作、生活中的难点问题,激发了教职工为学校事业发展多做贡献的工作热情。学校还做好高层次人才配偶工作安置,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三是人才使用给平台。学校积极为人才使用提供教学、科研平台和管理舞台,如一次性投资300万元建成SPF实验动物中心,拿出150万元新建了植物营养生理调控实验室。高度重视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工作,目前教学、科研管理岗位的教授、博士比例已超过90%。四是培养培训重实效。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重点加强应用型专业教师“双能”素质培养,大力推行“两进、一培、一参与”制度(进企业、进基地,进行专项技能培训,参与产学研合作),鼓励和支持应用型专业课教师不断提高实践技能。在2013年安徽省首届普通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上,安徽科技学院姚智华、谢越两位老师分获工科组和理科组一等奖,李学兰老师荣获文科组二等奖,其中姚智华名列工科组第一名(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并代表安徽省参加了全国比赛,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五、借助三大平台,积极发挥对全省职业教育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一是借助“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平台,积极开展职教师资培训工作。2000年安徽科技学院被遴选为全省唯一的“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为做好培训工作,学校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精心部署,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已先后承担9期近1000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的培训任务,还完成了教育部、财政部支持的机电技术应用及园林两个培训专业点项目的建设工作,并以优异成绩通过2011年教育部对安徽科技学院基地开展的专项评估。二是借助“安徽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平台,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安徽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以来,安徽科技学院认真履行秘书处职能,积极加强网络课堂建设和农业技术推广平台建设;编印出版了安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服务“三农”系列丛书(全套22册);承担了省级重大课题—“安徽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重大问题研究”,目前研究工作进展顺利。三是借助“安徽职业教育中心”平台,积极服务皖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安徽科技学院成功举办了安徽省第二期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赴台高级研修班,实现了安徽科技学院与台湾实践大学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成功合作,为深入开展皖台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积累了经验。
(责编:邓艳萍)
本文来源: 安徽科技学院
06.01.2015 19:39
喜报:我校学子唐君瑶获大运会金牌
8月5日,成都大运会进入女子重剑团体赛争夺。合肥学院
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专项行动系列报道之八——赴合肥、绍兴、宁波重点企业走访交流
7月12日至29日期间,合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