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故居拆迁画面:从柴火堆里救出的李府木雕

14.07.2016  04:39

 

  相机曾经是个奢侈品,拍照片可不能像今天这样怎么过瘾怎么拍,那每一张胶片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呀。尽管如此,从事媒体和收藏工作的周泳还是拍下足够填满三本文件夹的大量照片,来记录曾经的李鸿章故居拆迁画面,以及他从中抢救下来的数百件精美绝伦的木雕构件。

  一

  曾经,以现在淮河路步行街上的李府为中心,左右全是李家的,所谓“李府半条街”。

  当年的李府恢弘,庞大。但经过了历史变革,百姓分割,拆拆补补,原本数万平米的李氏祖屋后来只剩下由南向北五进的规模。除了最后一进小姐楼被完整保存下来,其余建筑全由外面找来的师傅修缮而成。

  周泳介绍,李府建筑有传统徽派建筑的特色,又有江淮地区的风格。“外部见砖不见木,内部见木不见砖”,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体现。作为业余收藏家,周泳对木雕有着一定研究,结合历史资料,从李府建筑里得出他所说的“李鸿章思想两重性”——皇权思想和平民意识。

  李府中多的是木雕装饰,徽雕绝大部分都集中在门口对外展示,带有夸耀的成分,而李府却在内部做文章,这种含蓄内敛的性格,就是李鸿章的平民意识。总体格局为民居建筑,没有使用斗拱,重檐,而梁枋上大量使用鱼化龙图案,大梁两端全部刻成象头,表现“太平有象”。还有一些雕刻,内容有“文王访贤”,“三顾茅庐”,“渔樵耕读”,表现“君轻民贵”的平民思想,也正好表示李氏家族的社会地位。

  二

  然而辉煌府邸并没有扛过与时代的对垒,李府的屋顶瓦片悉数剥落,逐渐露出建筑的森严骨架。工人们蹲在梁椽上勉力工作——这是周泳相册中的一幅画面。周泳回忆说,当他路过这片狼藉之地时,地上的场景比半空中作业更让他心寒难忘。“怎么能烧这个?太可惜了!”他对正在生火做饭的工人们这样叫道,因为他们烧的是一件件做工极其精美的木雕。直到现在说起这件事,周泳还是表现得痛心疾首,对已经无法挽回的艺术品无限怜惜。

  当时的包工头找了一些工人,不给工资,拆下来的砖瓦能卖多少钱,就是多少钱的工资。“木雕不是工人们在意的,在他们眼中,砖瓦能卖钱,木头不能卖钱,没有什么艺术品的概念。”周泳说。

  于是经历百年的建筑物料,顷刻间都成为被忽略真正价值和意义的变现工具。更可悲的是,木头不能有雕花,否则卖不出去,要将表面凸起的部分铲平,看最后能剩下的木料,若雕得深自然不剩多少,不能卖钱,就落得火中炭的下场,瞬间灰飞烟灭。

  当时很少有人有保护古建筑文化的意识,这种情况甚至在全国都很普遍,北京有顶尖级专家因此将很多古代家具称为“废柴家具”。而当时只是热爱收藏的周泳并没有“捡漏”的概念,只想尽可能地将原本会被贱卖甚至当柴火烧的历史遗存抢救下来。于是他对工人们说,“拆下来,只要带花纹的,我全都要并且不能拆坏。”

  周泳找来三轮车和板车,以二十块、三十块的价格先后拉了上百车回家,包括雀替,象头大梁,花鸟人物月梁,挑头等共计三百零一件。有了这个开端,之后他又多次前往皖南,在祁门、歙县一带倒塌了的祠堂里寻出些木雕,跋山涉水运回来,到现在,六十平米的仓库里,从各地收回的木雕实在太多,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层层叠起来,已经两米多高。

  三

  自从将这些木雕从柴火堆里抢救出来,周泳就一直有个心愿,他想将这些东西恢复起来。

  “原来在什么位置,还恢复到什么位置上!”他说。但这并不容易。

  周泳说,现在的问题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现代居住在楼房里的人都想住老房子,而住在老房子里的人想住楼房。木质结构的老房子再恢复起来需要进行大量改造,包括灯光、水电、内部使用功能以及对火源的控制。这一切产生的费用将是一个难以估量的巨大数字。

  其实这么多年,有不少外地商人听闻周泳手上的收藏,前来询价沟通,想购买这些木雕回去“利用起来”。一些大的工程项目里,流行做复古建筑,早年间是仿古建筑,现在的概念却是“复古”,即把一切复原。

  这符合周泳的理念,而由于土地紧张,恢复起来“耗地方”等现实问题,合肥本地少有人提出收购并将之恢复,周泳正在犹豫交易对象的选择,却仍是想,“这批东西留在合肥的意义比较大,哪里的东西,就应该留在哪里!”

  如今,我国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强化文化产业,周泳希望有识之士或机构,与他共同将珍藏二十多年的木雕再造一座较为完整的“李府”,使这一批饱经风霜的瑰宝重放异彩,这将是一件极具意义的好事。 (作者:李书韫/李云胜,图片由周泳先生提供;合肥晚报)

责编:胡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