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生态宜居的魅力池州

07.06.2017  22:55

据池州日报报道,“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近年来,池州本着这样的理念,制定规划,设定目标,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齐打环境保护战,共筑生态宜居城,使池州变成了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魅力城市。

为把池州打造成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排头兵,早在2013年,池州就完成了《生态市建设规划》修编及《池州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从政策入手,突出对环境的保护和监管,并出台了《池州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中,提出了结构优化、循环高效、绿水青山、天蓝气净、绿色低碳、宜居宜业、善待自然、和谐文明、双向约束、权责清晰的发展思路。在发展战略上,将环境保护工作与发展生态、低碳、循环经济等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大健康、全域 旅游 等低排放、低消耗的产业,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把发展的着力点转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上来。

随着生态立市战略的深入推进,池州紧紧围绕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切实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关,狠抓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快速发展。早在2013年,青阳、东至、石台圆满完成省级生态县创建,青阳县木镇镇等13个乡镇和贵池区墩上街道罗城村等10个村分别获得第七批“安徽省生态乡镇”和“安徽省生态村”称号;贵池区马衙街道办事处等18个乡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贵池区梅街镇源溪村等6个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就已达标申报。到2015年,石台、青阳、东至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均通过国家环保部技术审查,3个县已创建省级生态乡镇28个,占乡镇总数的82.4%;已成功创建国家生态乡镇7个,已创建国家级生态村3个,省级生态村46个。

当前,池州一方面紧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不放松,促进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另一方面,对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试行)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指标(试行)》新的指标体系,加强生态品牌创建,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此外,在总量减排工作方面,池州全面摸排、挖掘潜力。2016年,结合实际制定的减排计划,共编制上报了41个减排项目。为确保重点减排项目进度,严格执行月调度、季督查制度,高频次巡查督促,对重点企业实行重点督办。当年,池州九华发电全面完成生产线烟气超低排放工作,正式投运;清溪污水处理厂和城东污水处理厂水量提升项目、相关主干管网改造工作、推进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等全面完成。当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水、气四项指标初步得到省环保厅认可,完成了年度水、气四项污染物总量减排削减比例及重点工程减排任务。

近年来,池州继续坚持生态立市战略,始终将生态理念贯穿城市发展的每个角落,围绕“山、水、土、气”的特色,开发沿江一线、保护腹地一片。目前,池州已成为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国家级园林城市、省历史文化名城,逐步在踏实的探索中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的特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