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杨传杰:村民按“红手印”向省委请愿留任他
杨传杰(右一)到生猪养殖合作社察看猪仔长势。
新安晚报 安徽网讯 作为选派年轻干部,安徽省地税局的杨传杰先后四次报名,进驻三个村,在“村官”岗位上一干便是8年。从大别山到皖北,从皖北再到皖南,杨传杰不管到哪个村,都一心为村民办实事,获得了村民们的好口碑,也受到了多位省领导的称赞。
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农村。对于为何抛却都市安逸的生活,数次执意进村当一名“村官”?杨传杰坦承,缘于对农民难以割舍的感情,当村官永远有做不完的事,也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充实。
“荣誉村民”背后是老百姓的口碑
2005年1月17日,时任安徽省委书记郭金龙到岳西县天堂镇木冲村调研时,拉住杨传杰的手说:“你下来后确实发挥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作用,给广大群众带来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你是个好使者,送来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怀。作为省委书记,我要感谢你!”
1970年3月,杨传杰出生在大别山区的金寨县农村。1991年,杨传杰从安徽省轻工业学校会计专业毕业,分配到金寨县丝绸总厂工作,后到安徽省财贸学院进修本科。
1997年,杨传杰调到金寨地税局工作。2002年,从金寨地税局调到省地税局工作。作为山区长大的孩子,靠着自己的努力,杨传杰一步步走进了繁华的省城。
2004年,对于杨传杰来说,是一个人生转折点。当年年初,安徽省地税局在物色选派干部时留意到有农村生活经历的杨传杰。
当时妻子李萍下岗在家,儿子正读小学,杨传杰本来可找个理由拒绝选派,但单位领导找他谈话时,他二话没说就爽快地答应了。
没想到这一抉择,让他对曾经梦想脱离的那片大山和土地,萌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2004年2月10日,杨传杰作为下派干部中的一员,辞别了下岗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告别了繁华的省城,走进岳西县天堂镇木冲村。
到木冲村走马上任党支部第一书记的第一天,春寒料峭,杨传杰刚到村部就被前来讨债的村民团团围住。
尽管杨传杰在来村之前已意识到存在的困难,但没想到的是,村里不仅基础设施十分落后,还有高达430多万元的欠债。
杨传杰进组入户,在深入征求当地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他确定了“支部强起来、党员动起来、资源用起来、农民富起来”的工作思路。
于是,杨传杰到处找项目。“ 我当时就想,我身后站着的是木冲村全村的老百姓,我觉得我理直气壮为老区人民服务,走到哪都不丢人。”靠着这股拼劲,杨传杰在3年任职期间,为木冲村共争取项目资金280多万元,全村年人均增收近900元,全村落后的面貌也有了很大改观。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后来,杨传杰以100%的选票通过,被木冲村全体村民评为“荣誉村民”。
“红手印”按下的是村民们的不舍
在2013年党的群众路线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时任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说:基层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是锻炼干部的大舞台。杨传杰是全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生动典型,全省党员干部要学习他那种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
三年的时间很快,杨传杰离开木冲村回到省城机关后,生活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可是,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眼前总是闪现与选派村党员群众一起艰苦创业的情景,耳边还时常萦绕着临行前乡亲们的期盼和叮咛。
2010年当安徽省委发出选派第四批干部到村任职的号召后,杨传杰在第一时间主动向单位提出了申请。得知杨传杰的想法后,省地税局领导非常支持。就这样,杨传杰二度成为选派干部,被选派到涡阳县义门镇小辛村任党总支第一书记。
2010年3月1日,杨传杰正式到小辛村工作。到村后,他跑遍了全村的8个自然村庄,别说水泥路,当时村里连一条像样的砂石路也没有。
杨传杰说,令自己心里更不是滋味的是,很多村民第一次看到他时,甚至直接当着他的面说“你要能像沈浩那样,我们就有福了”。
小辛村紧邻义门镇集市,307省道穿境而过,把小辛村分成了南北两块,发展潜力非常大。
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后放眼招商引资。经过杨传杰和义门镇党委政府共同努力,小辛村先后引进了一家服装厂和一家面粉厂,解决了当地部分农民的就业难题。短短三年,在小辛村田间地头,到处可见新修的涵桥、新打的机井。
眼看着小辛村一天天变样了,杨传杰两年的选派工作也要结束了。小辛村的党员群众却着急了。他们希望,能够留下他们的杨书记再干两年。
2012年,小辛村72岁的村民邓诗军执笔给安徽省委写了一封信,400多户人家在上面按下了鲜红的手指印,信中说,“ 我们不要项目不要钱,只要再留杨书记两年”。
走,还是留?“ 只要是组织需要,只要是群众需要,群众的挽留,我愿意!”杨传杰毫不犹豫,留任小辛村党总支第一书记。
从不上锁的门映衬出纯净无私的心
2015年2月2日,时任安徽省委副书记李锦斌作出批示:杨传杰作为选派年轻干部,先后四次报名,进驻三个村,八年之久,勇于担当,在“村官”岗位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事迹突出感人,这是新时期沈浩精神的优秀传承者。
2014年9月,杨传杰在小辛村的任职期满。而此时,他当村干已整整七个年头。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儿子也在同年考上西南政法大学。
很多人认为, 任期结束的杨传杰终于可以和妻儿团圆,安心回城了。可让人吃惊的是,在省委发出第六批选派干部的通知后,杨传杰竟然再次报了名。
“老婆很不理解。她甚至跟我吵,说是老在农村干有什么意思,家里一点儿都顾不上,问我到底图什么?”杨传杰说,亲人的劝阻并没有动摇自己的决心,他依然去单位报了名,并获批准。
“也有人认为我老是扎在村里,是不是想沽名钓誉。其实说心里话,我想得很简单,通过在农村工作,就是单纯地喜欢上村里工作,觉得一方面充实,更大的收获是改变了我对人生很多看法。尤其是心态确实得到锻炼,能够做到淡定。”杨传杰说。
2014年10月30日下午,杨传杰到太湖县晋熙镇九龙村正式履职。
针对九龙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不均衡、组级公路不通等问题,杨传杰在心里描绘出一张“三步走”的轮廓,那就是解决群众渴盼的通路和水利设施,解决党组织阵地建设和发展经济。
村民韦大建办养鸡场时,资金不足,通过杨传杰牵线搭桥,顺利贷款30万元;村致富带头人李曙光兴办的“太湖县九龙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道路问题,杨传杰也同样帮忙解决。
谈起挂职太湖县晋熙镇党委副书记、九龙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杨传杰,晋熙镇镇长殷跃平说,杨传杰不仅是位基层迷,还是位基层通。“他来了,村里干群的干劲上来了,村里的难题破解了,人心也齐了。”
杨传杰白天在村里工作,深夜回到晋熙镇政府3楼西边的一间办公室兼卧室休息。殷跃平向记者透露,杨传杰的房间门从来不上锁,始终是开的。“自信与无私展示了其纯净的心灵。”
曹传林 本报记者 王天昊 蒋六乔 摄影报道
□记者手记精神的力量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扎根乡村一干便是八年,杨传杰精神的力量源于信仰的忠诚、实践的砥砺、境界的提升。
杨传杰在挂职期间,始终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诚心诚意向人民群众学习,扎扎实实做好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使自己由一个“基层迷”变成了“基层通”。
杨传杰将自己在农村的工作,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那就是如同车子上坡时推一把,下坡时把个关。平时认真干,实在做,终会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