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斗——终于完成了这件大事,可以安心地去打工啦

24.11.2015  13:30

    李玉斗,男,1984年生,安徽省第8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11月19日上午,来自宿州市灵璧县的“80后”农民李玉斗,在省立医院血液科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随后,这袋“生命的种子”被运往江苏省常州市,移植给一位急性淋巴白血病患者。

  “终于完成了这件大事,可以安心地去打工啦!”从采集床上下来后,李玉斗笑着说。为了成功捐献,他从7月份接到省红十字会的通知后,就进行了高配、体检和再次体检,还调整了饮食结构,几个月没出去打工赚钱,老婆都有点闹“意见”了。“这几个月,我老婆很纠结,并不是因为我没有出去赚钱,而是担心我的身体,怕捐献后会有什么不适。我现在好好的,她自然就能放心喽。”李玉斗说。

    坚持十余年无偿献血

  生于1984年的李玉斗,18岁时离家去上海打工。一次休班时,李玉斗和几个朋友到闸北的火车站玩,在那里看到一辆采血车,就过去了解了无偿献血的知识。得知献血是一件利民的好事后,他立马捋起了袖子。“既然是好事,对自己也没什么伤害,那就做。”李玉斗说。

  后来,李玉斗到北京打工,只要看到献血车,自己的身体条件又允许,便会毫不犹豫地进行无偿献血。结婚生子后,李玉斗在农忙的时候种地,农闲的时候到灵璧县城打工。他在灵璧县血站作了登记,考虑到捐献血小板周期短,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最近几年一直捐献血小板。只要血站给他打电话,他立即赶去捐献血小板,平均每年要献十来次。

    初配成功很意外

  李玉斗告诉记者,2012年秋天,在一次献血过程中,血站的工作人员询问他是否愿意加入中华骨髓库,可以给白血病患者带来希望,于是,他留下了8毫升的血样。

  “今年7月份,安徽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给我打来电话,说有个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和我的初次配型成功了,问我要不要做高配,我感到很意外,毕竟这个配型的成功率是很低的。”李玉斗说,感觉跟买彩票中了大奖差不多了。

  从宿州市红十字会那里确认了信息的真实后,李玉斗开始做捐献的准备。高配、体检后,李玉斗的身体有一项指标稍微有点高,医生说可能跟吃肉有关。为了成功捐献,他便调整了饮食结构,尽量不吃肉食。

    顶住压力坚持捐献

  “我老婆比我小好几岁,平时我做什么事她都很支持,但对于这次我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她有些纠结。”李玉斗对记者说,老婆主要还是担心捐献后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李玉斗上网查询了许多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并告诉老婆,既然配型成功,就不能让患者失望,慢慢地,老婆也不反对了。不过,哥哥姐姐们还需要说服。李玉斗家有7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五,虽然父母不在了,但哥哥姐姐对他的事儿都非常关心。考虑到李玉斗的老婆要照看年幼的孩子,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全靠他,姐姐劝说:“弟弟,你可要考虑清楚了,万一你的身体有个三长两短的,俺弟妹娘几个可怎么办啊?”“我上网查过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没啥影响,再说了,咱宿州市有好几个人都捐献过了,没听说他们的身体有什么问题。”李玉斗向姐姐解释。

  虽然压力比较大,但想到苏州那边的患者正急切地等待着,不想让患者及其家人失望,李玉斗不顾兄弟姐妹的反对,还是坚持捐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