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回家之旅”N个动人瞬间

02.11.2015  17:27

李克强在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详细了解政府采购、建设工程、产权交易、土地出让等招投标程序和监管服务体系运转情况。 (资料图)

   “总理,欢迎您回家!”

  “总理,我们终于等到您了!”

  “握到总理的手了,软软的,像亲人的手。”

  10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回到了家乡合肥。在合肥要素大市场,前来参加招投标的人士热血沸腾;在合肥学院,总理上车后迟迟没有发动车子而是一直朝人群挥手,让很多人热泪盈眶;在江淮汽车,总理认真而又详细地询问新能源汽车诸多细节……

  这两天,李克强总理在家乡的足迹与殷殷寄语,已经“刷爆”了朋友圈,网友们对总理在合肥的每一步、每一言都非常关注,有网友留言:“这一天,‘总理回家’的消息让我们这里其他新闻都没了颜色。”

   为合肥公共资源管理“首创精神”“点赞”

  10月30日上午,李克强首先来到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听取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情况汇报。

  此前,省直单位都有各自交易平台,此外还有一个招标局。而新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则打破传统格局,实现省市共建,统一制度规范、信息发布、交易平台、专家资源、信用评价、监督管理,李克强对这一探索创新表示肯定,并称赞这里创造性地实现了公共资源“网下无交易,网上全公开”。

  2013年,合肥市颁布实施了全国第一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地方性法规《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条例》,并且在国务院63号文件出台之前,已经率先做到了电子化信息化和资源共享的全覆盖。

  李克强对合肥的做法表示肯定,同时要求,各地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探索积累经验,推动更多公共资源公开公正入场交易,逐步实现全覆盖、无遗漏,更好发挥公共资源的效用,在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方面闯出新路。

   为合肥企业“诚信赢天下”“叫好”

  走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大厅,李克强总理第二站来到同在要素大市场的合肥人力资源市场视察就业情况。

  肥西人王叶春如今在上海运营着一家人力资源公司,在合肥人力资源市场也有驻点办公室。

  在王叶春的办公室里,李克强看到挂在墙上的“诚信赢天下”书法作品后,表示这“很好”,并指示,“做事要诚信,尤其是做人力资源这一块。”

  王叶春向李克强汇报了公司的发展情况,并表示公司计划在创业板上市。

  “预祝你的公司尽快上市。”李克强的祝贺让王叶春非常兴奋。

   “一定要让淮才遍地,不能怀才不遇”

  “你是来招聘的么?”

  “我是徽商人力的,今天我是人社局的职业指导专家,来给学生进行模拟面试的。”

  “今年合肥学院学生素质怎么样?”

  “据我了解,这几年合肥学院的教学理念有很大的转变,合肥学院的学生素质也大大提高。”

  “今天来的合肥学院的学生素质如何?”

  “今天来的学生素质很高 ,反应很灵敏。”

  “你作为专家,一定要让淮才遍地,不能怀才不遇。”

  “一定不辜负总理嘱托。”

  在合肥人力资源现场,李克强与匡龙云的对话再次展现出他独特的“强式幽默”,并引来现场一阵会心的笑声。而“要让淮才遍地 不能怀才不遇”已经成为这两天的“网络热词”。

  令前来应聘的学生意想不到的是,李克强径直朝他们走了过来,并且主动跟学生们握手。本来一直拘谨的学生们热情瞬间被点燃,他们纷纷伸出手来要跟总理握手,并且齐声呼喊“总理,欢迎您回家!”

   试车,详问新能源汽车技术细节

  离开合肥要素大市场,李克强来到江淮汽车集团公司考察。江淮汽车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让总理颇有兴趣,他向企业负责人了解了生产研发情况,参观全系展车。

  电池模组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驻足电池和电机装配作业点,李克强询问江淮新能源汽车部门相关负责人:“这是什么电池?”

  “三元锂电池。”

  “续航里程是多少?”

  “今年年底能做到250公里。”

  “你们自主开发吗?”

  “是的。”

  “一台车卖多少钱?”

  “国家补贴以后,卖8万多块钱。”

  在总装合装区域,一辆辆江淮iEV5纯电动轿车整齐排放,吸引了李克强的关注,他不仅详细询问了车辆的基本性能和技术特性,还亲自试坐了一台江淮第五代纯电动轿车——iEV5。

  在江淮汽车乘用车二工厂北门,等候多时的公司劳模和员工代表主动迎上前,将总理热情包围。李克强与公司劳模和员工代表合影留念。

  在这里,李克强深情讲述了他对江淮汽车的“记忆”: “我是在合肥出生和长大的,年轻的时候就离开合肥,那个时候就知道江淮汽车,那时候的江淮汽车是人打手敲造出来的。如今,情况大不一样。现在的江淮汽车不仅是多元化发展,还从一般的卡车生产进入领先水平的电动汽车研发制造,门类多样,我看过非常高兴。”

   “终于等到您,总理”

  10月30日上午10点25分,身着轻便夹克上衣的李克强总理刚下车,瞬间点燃校园两侧自发等候的大学生们的热情,他们高举起象征中德两国友谊的国旗、打出各种欢迎标语。面对学生们的热情,李克强总理也热情地与学生展开互动。

  “你手里拿的是什么?”来自总理的一声亲切提问,让站在欢迎队伍最前方的程奇峰“懵了”,这位来自合肥学院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举起手中自制的画报回答,“我写的是‘终于等到您,总理’,我和同学们都太开心能见到您。”

  随后,李克强总理还与他亲切握手并说道“好好好,谢谢你。”随后,他又转向热情的大学生队伍,高声叮嘱“大家要好好学习,将来事业有成。”

   迟迟没有发动的车子,令师生感动不已

  当李克强上车准备离开时,合肥学院的学生们依然热情不减,“我们感受到他们内心涌动的热情,他们很想往前靠总理近一点、再近一点,但是出于纪律又不能再往前。”合肥学院教师段慧敏动情地回忆当时的情形,依然感觉心潮澎湃。

  最让现场师生动容的是,李克强上车之后,车子迟迟没有发动。可亲可敬的总理摇下车窗,一直在跟现场的师生挥手致意,学生们也依依不舍地挥手,总理的车子围着场地的草坪转了一圈,绕后驶离,“还有不少学生跟在车辆后面追,场面十分令人感动。”

   点赞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落户合肥

  “没有想到安徽有这样一所学校,与德国合作长达30年。”刚走进报告大厅,李克强就被长达1分10秒的视频吸引住目光,围绕合肥学院建校30周年的主线条,看完建校历史、中德合作历程的简要介绍后,他对这所中德合作共建的高校给出评价。

  “三十而立,合肥学院30年来的发展壮大是中德务实合作的成功典范,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前景广阔。”现场演讲中,李克强为校方与德国的创新交流多次“点赞”,并“现场拍板”将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落户合肥学院。

  “我和默克尔总理一致同意,在合肥学院设立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为中德企业合作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让中德友谊与合作更加根深叶茂。”

   德国总理默克尔与村民拉家常,称赞合肥芹菜“真香”

  去年默克尔曾对李克强说,希望下次访华可以到他的家乡看看,这也是延续她几乎每次访华都造访北京以外一座城市的惯例。这一次,在默克尔的第八次访华中,她第一次选择了到中国农村去看看。在合肥大圩沈福村,第一次走进中国农村的默克尔逗留了一个多小时,“她全程都笑容满面。”大圩镇相关负责人回忆。

  与村民拉家常、进蔬菜大棚、客串数学老师、看足球训练……10月30日下午,德国总理默克尔在第八次访华之际,完成了自己多年来的一个心愿——“零距离”接触中国农村,了解中国农村百姓的寻常生活。

  默克尔与中国农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此前7次访华去的都是大城市,她也一直很想看看中国农村是什么样。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安徽可以说是了解中国农村的一个窗口。

  在沈福村村民沈自根家里,默克尔询问他的外孙女有没有上幼儿园,当得知5岁半的小姑娘从3岁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默克尔说,这跟德国是一样的。

  得知沈家从事农业大规模种植已有近6年,现有11亩地、9个蔬菜大棚种植芹菜,默克尔兴致勃勃地前往,看到长势良好的芹菜,默克尔还蹲下来采摘了一棵拿起来闻一闻,并赞叹:“好香!”

  在大圩金葡萄小学,默克尔不仅欣赏了学生们鼓号队的表演,还送给孩子们一连串的惊喜:客串老师、跟孩子们互动,还送上了亲笔签名的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