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典型事迹巡回宣讲会走进我校

25.04.2015  05:12
2015年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典型事迹巡回宣讲会走进我校 - 安庆师范学院
来源: 210.45.168.2

  4月22日,“奋斗的青春最美丽”2015年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新疆优秀志愿者典型事迹巡回宣讲会在安庆师范学院图书馆东报告厅举行。此次宣讲会由共青团中央、西部计划全国项目部主办、新疆团区委、西部计划新疆项目办承办,高仕达、李召坤、杨晓红、曹永祺、蒋明奇五位服务西部计划的优秀志愿者代表畅谈了在新疆的志愿服务事迹,400余名师生代表聆听了报告会。

  来自河南商丘的李召坤在2011年大学毕业之后,因为自己的理想选择了去西部,成为哈密地区里坤县石人子中心校的一名支教老师。“一开始时候的我并不知道如何去教书。”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李召坤道出了自己初始的困境,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去学习,他虚心向老教师们请教,让他们来评课,帮助自己改课。在新疆的日子很艰苦,他每天都穿着迷彩服,在办公室,在工地、在田间地头,给乡民们当义务工,搬砖块、封屋顶、拆危房。戈壁滩的石子把李召坤的鞋子磨破,把手上的血泡磨成老茧。李召坤把汗水洒在新疆的土地上,也感受到不一样的新疆。“抗洪救灾是我在那里最难忘的一次经历。”李召坤说,当时全乡人民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民族、一起保卫家园参与救灾活动的场面让他深深感动。经过两年的努力,他渐渐融入新疆这片土地,新疆老乡开始喊他“巴郎子(小伙子)”“阿扎西(兄弟)”,还邀请他进家歇脚、喝热奶茶吃手抓饭,“这时我觉得我的志愿服务被认可了,我看到了我志愿服务的价值和意义。
  来自武汉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高仕达在去服务西部之前,已经收到了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和日本公司的几份offer。这时他偶然看到新疆专项研究生支教团的宣传海报,被海报上新疆的风景深深吸引,一直想要去支教的高仕达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令人艳羡的出国机会,不顾父母的反对来到了相隔万里的新疆,在新疆吐鲁番市第二高级中学任教。
  在去新疆之前,高仕达脑海中的新疆是“漫漫黄沙。皑皑白雪“,但是真正到达新疆时,新疆的现代化让他非常震惊。教学与生活环境并没有他之前想象的那么糟糕,这样的现实让高仕达激动了好一阵。后来新鲜感褪去,各种问题开始显现,水土不服造成的身体不适、孩子们过于活泼、学习积极性不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高仕达开始怀疑自己,”放弃这么多来新疆支教究竟是为了什么?”于是,高仕达开始与当地老师沟通交流。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他把美剧和英文歌曲结合起来,把复杂的数学公式编成口诀。高仕达还把自己的大学生活经历告诉孩子们,向他们描述外面世界的精彩与辽阔。高仕达的行动让改变慢慢发生,孩子们都开始静下心来,找到自己未来的方向。“我觉得支教的意义就是让孩子们有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让他们勇于去追梦勇于去尝试,更是教会他们去爱、去付出。
  除了李召坤和高仕达,用三年时间为20000余名新疆牧区学生募捐了将近160万元人民币的曹永祺、从一个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变成兢兢业业的志愿者的蒋明奇、关爱自闭症和留守儿童的“巴县的格桑花”杨晓红同样值得尊敬。五名报告人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感悟赢得了台下师生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诙谐幽默的话语也拉近了他们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在互动提问的环节,李召坤建议高校毕业生“面临社会时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梦想。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走,才能更好地仰望星空”。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自2003年开始,已经延续了12年,将近1.6万高校大学生扎根西部,奉献青春。这一次宣讲会改变了很多人对新疆的看法,也让他们产生了服务西部的念头。13级市场营销的刘燕就是其中的一位,“我之前对新疆并不了解,听完了这次的宣讲会,才知道新疆的环境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闭塞。我很想去西部支教,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西部的孩子。”(学生记者 李明 崔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