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成国际规模最大的高通量癌症激酶细胞筛选库

22.04.2017  07:50

  安逸网络广播电视台4月22日讯(记者:马骏)近期,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建成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于癌症激酶靶点的高通量细胞筛选库。这个细胞库囊括了近70种癌症激酶靶点,细胞种类达150多种,几乎覆盖了目前已知的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全部激酶及激酶突变细胞。细胞库的建成,填补了国内新药创制领域此类检测体系的空白,

  许多癌症肿瘤的发生是由某些与生长相关的“激酶”发生突变导致异常活化引起的,因而针对这些突变激酶的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这些激酶的活性,从而达到抑制癌细胞增长的目的。在此背景下,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刘青松药物学团队,用四年多的时间,采用基因工程的手段,针对目前临床常见的癌症相关激酶靶点,构建了仅依赖于目标靶点基因生长的大型癌症激酶细胞库,为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有力支撑,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刘青松:“我们现在已经有20多种创新的靶向药物正在我们研发管线上,利用这个技术,帮助我们发现第一个国家一类创新药物,是治疗白血病的一个药物,今年7月,按照计划,申报临床实验批件。”

  针对不同的癌症病人,如何选择对自己更有效的药物,刘青松药物学团队课题组还自主开发了国内首个将高通量靶向基因测序技术与高通量体外药敏检测技术相结合的肿瘤精准治疗技术体系,利用高通量药物筛选方法,对肿瘤病人的原代癌症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高通量药物敏感性检测,为患者最大限度地筛选出可用之药。同时,检测患者体内的肿瘤驱动基因和致病基因,通过将基因测序和体外药敏实验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提出针对患者个体的精准用药方案,达到个性化精准用药的目标。刘青松表示,希望通过研发,达到将癌症这一致命疾病变成慢性疾病的目标:“通过创新药物的研发,特别是靶向药物的研发,我们能够把癌症从一种致命性疾病变成慢性疾病,像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通过控制癌症的病情,实现病人的带瘤的高质量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