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爱阳光家园” 让更多残疾人收获尊严的“暖阳”

20.12.2017  21:29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12月20日讯(记者:李娜)      能够像普通人一样自食其力、养家糊口,实现自我价值,是很多残疾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如今,在合肥市包河区,就有一家残疾人庇护工场——包河区“智爱阳光家园”,集残疾人康复治疗、技能培训和生产劳动于一体,让残疾人可以在这里收获尊严的“暖阳”。

  家住合肥市包河区的胡元平,自幼智力残疾。去年,胡元平的母亲将其送到了智爱阳光家园。起初,母亲只是希望孩子有个去处,好让她放心。半年以后,胡元平不仅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每天最开心的就是在阳光家园和大家一起聊天、看书。合肥市包河区残联副理事长吴方俊介绍说,在智爱阳光家园,学员们既能找到朋友、参加康复训练,又能实现劳动价值,一举多得。 “大部分是20岁左右,轻度的智力、精神和肢体,做一些简单手工劳动、手工编织,回收回去给加工费,中午提供免费就餐。”

  目前,“智爱阳光家园”面向区内16到55周岁的精神、智力、肢体和语言等各类残疾人。根据残疾人的工作特点,为他们选定了插花、手工串珠和手工编织三个劳动项目。阳光家园不以营利为目的,残疾人劳动生产所得在扣除材料等成本后,以计件报酬的方式返还给残疾人。此外,对于入园残疾人,无论是参加培训还是从事生产劳动,庇护工场都会按日给予一定的交通补贴。 “学会一技之长,让我们有了收入,能创造一定得社会价值,每月收入一千多快,加上手工费还多点,这个大家庭,很开心很温暖。” 残疾人刘娟对记者说。

  包河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包河区共有精神和智力残疾人近5000人。去年七月份,包河区在全省率先尝试建立了这家庇护工场,一方面是借此减轻家人看护、照料压力,另一方面,让残疾人在康复训练的同时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和技能训练,发挥一技之长,为进一步融入社会打下基础。包河区残联副理事长吴方俊表示: “智爱阳光家园里,从家里走向社会,大家有一个交流的平台,总是有话题,对他们的身心是很大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