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寺迎来大规模维修 预计明年春节前结束

16.07.2015  17:45

  由于年久失修,千年古寺明教寺被相关部门鉴定为三级危房。此前,出现房面漏水,甚至有坍塌危险。目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教寺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维修。修复后,明教寺还将恢复一些70年代的建筑。

   如此大规模维修尚属首次

  明教寺原名道明寺,相传是曹操点将台,位于合肥市逍遥津公园南面的教弩台上。明教寺历史悠久,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相传此台曾是曹操点将台,台高五米,面积四千平方米。据清朝《嘉庆庐州府寺》记载:“南朝萧梁天监年间,魏武教弩台上始营佛刹,铸宝像,谓铁佛寺。”

  新中国成立以后,这座千年古寺也经历过一些变故,而如此大规模的维修可能尚属首次。

  1949年后,政府曾拨款维修明教寺,安顿僧人生活,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然而一场“文革”浩劫摧毁了这一祥和景象,明教寺除殿宇幸存外,佛经佛像及佛教设施均毁于一旦,僧人被监管,寺院变成红衙兵司令部,继之寺院被外单位进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落实政策,寺院归还僧人管理,政府又拨专款38万元,进行修整。1983年,明教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房面漏水有坍塌危险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明教寺所处的地点,整个寺庙通体都被围住,正处于全面的维修之中。施工现场的一位负责人介绍,由于涉及文物保护,寺庙的维修都需经文物管理局的审批,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维修之后就没有再进行过大规模的维修。

  合肥市文物管理处副处长钱玉春介绍,此次维修主要是为了解决由于年久失修导致的房面漏水,墙体开裂,梁柱腐朽等诸多问题。记者在明教寺修建功德登记处了解到,在这次修缮之前,由于房面漏水,下雨的时候僧人都需要拿盆接水。

  记者还从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口中了解到,在维修之前墙壁和梁柱也十分脆弱,有坍塌的危险,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房屋已不再适合居住和进行活动。因而在维修期间包括僧人住宿以及所开展的佛教活动都将转至开福寺和相隐寺。

   维修后力求恢复原貌

  同时,本次维修也将就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一些建筑进行修整,力求恢复原样,与周边原有建筑风格相协调。钱玉春表示,此次维修方案都是经过省文物专家论证,省文物局批准后具体规划施行的,方案均细致有据。且由于怕在维修过程中对文物造成损坏,因而对原有的重点保护的三个文物点将基本维持原样。记者从安徽省政府网站看到,2004年安徽省文化局关于合肥市明教寺维修、整治工程设计方案批复中提到,对大雄宝殿、后殿、听松阁应以现状维修为宜。进一步加强考证,补充山门等复原设计依据;总体控制两侧配殿、厢房体量,不得超过大殿高度;建议取消西侧亭子。

  钱玉春介绍,根据文物法的相关规定,此次维修的费用将由使用单位明教寺自筹。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寺庙修建处前方设置了修建功德登记处接受人们捐款,此外,还在门前张贴了告示写明了接受捐款的账户,用以筹集寺庙的修缮费用。

  据了解,此次的维修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施行,预计将在明年春节前结束。

   -及时语

  “活”的文物弥足珍贵

  明教寺位于合肥市心脏地带,单从其文化象征意义来说,在全国范围内都有重大影响力的。并且在这个层面看,它也不仅仅是我们合肥人的。对它的维修,牵涉千万人的目光。

  像这样“活”的文物,越来越少,弥足珍贵。我们追忆历史文化,需要这样的事物来做背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在整理它的历史文化时,大致不过书本内容与实物遗存两方面,而且实物对书本的补充,价值巨大,无可替代。明教寺作为拥有1400年历史的文物,其生命比我们长得多,所以,我们有责任不惜一切来维护它,妥善地交给子孙后代。

  经过最近百年来的风风雨雨和人为破坏,我们国土上的文物已经很少了。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发展上,意识不足,力度不够,说起来很惭愧吧?这甚至影响到当代中国人的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所以,维修明教寺乃至一切类似的事物,都有多层面的价值和意义,来支持它。

  作为合肥人,笔者对这座建筑物的历史细节了解其实也有限。我多次去过寺内游玩,只为了感受它内涵深厚的“檀香”味。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这种味道十分熟悉,因为无论进入国内的哪座古老寺庙,都有很一致的味道。我甚至愿意将此种味道想象为民族凝聚力的外部表现之一。

  如果中华民族真是一个大家庭,那么,明教寺也代表了这个大家庭的精神寄托,是除了祠堂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愿景托付所。它已经呵护我们1400年,要想香火永续不绝,我们这代人的努力正当其时。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
安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文化旅游工作
(本报驻安徽记者  郜  磊)日前,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