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明年推行“救急难”机制 遇紧急困难可更快获救助

05.12.2014  11:25

明年起,遭遇自然灾害、车祸、火灾等紧急困难,我省困难群众将会获得更及时、更全面的救助。昨日下午,我省召开省社会救助部门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记者了解到,2015年下半年,我省将在全省全面推行“救急难”机制,此外,2015年我省还将全面建成“省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关系保”、“人情保”将被遏制。

新政推进:明年全面推行“救急难”机制

国家首个《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有个新政策即建立“救急难”机制,让突遇不测、因病因灾陷入生存困境的居民得到及时救助。那么,如今我省此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如何呢?

“目前,我省已选定2市8县(市、区)作为省级‘救急难’综合试点单位,目前试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省民政厅厅长吴旭军介绍说。

据介绍,目前2个试点市分别为滁州和铜陵,8个县(市、区)为萧县、庐阳、包河等。“今年7月份,试点市、县(区)全面启动‘救急难’工作,并且已经通过此工作救助了一些困难群众。力争2015年下半年在全省全面推行。”

动态管理:今年共清退15.4万不符合条件低保对象

开豪车、住豪宅吃低保,这样的骗保现象经常会见诸报端,“人情保”、“错保”显现也时有发生……为了遏制“关系保”、“人情保”的发生,我省建立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

据介绍,截止11月底,全省共有15个市、93个县(市、区)成立了核对机构,建制地区达到80%。吴旭军表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立后,“骗保”、“关系保”等将得到较好遏制。同时,2015年底,我省将全面建成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

通过“救急难”机制、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以及社会救助专项整治活动等多项举措的推进,今年全省共清退了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15.4万人,新纳入低保对象10.1万人,其中通过主动发现机制救助了0.77万人。

叶翔 记者 赵莉

0

编辑:方昌林

资讯标签: 安徽推行“救急难”机制 安徽困难群众救助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