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合作时报:供销社的“抓手” 同业者的“归属”

18.12.2014  14:20

              安徽省铜陵市供销合作社依托供销行业协会促农业升级发展

              时过立冬,传统农耕的冬闲时节即将到来,安徽省铜陵三泉现代农业 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正国却变得格外忙碌,一边要把刚刚收获的稻谷烘干入库,一边还要抢种越冬作物。即便如此,这位流转了1.8万多亩土地的“全国种粮大 户”还是抽出时间,和安徽省铜陵市供销行业协会会长马宜明坐下来,商讨供销行业协会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在他看来,把协会的工作做好,对自己公司的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产量减少产品反而滞销

              在2011年,由于天气原因,当地特产铜陵白姜产量明显下降,然而,等到入秋上市后,白姜却严重滞销。当时市里为此还专门发文,鼓励全市机关干部职工积极购买,协助姜农解决卖姜难题。

              当年吴正国就种植了200余亩生姜,所以印象格外深刻。为什么往年购销平衡的白姜市场,在产量减少后,反而会滞销?答案很简单:外地生姜大量流入铜陵,并以当地百姓偏爱的“铜陵白姜”身份销售。

              一时间,整座城市都自发地开始讨论,如何保护本地白姜产业:征收特产税、限制市场准入、加大打假力度……各种限制、打击外地姜的论点不一而足。

              但是,在法制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靠打击和控制来保护本地产业显然是行不通的。吴正国说,只有本地企业把市场信誉建立起来了,才不怕外地产品的冲击。因此,2010年底,铜陵市供销合作社发起成立供销行业协会之初,他便主动加入了协会。

              目前,铜陵主要的白姜加工企业、合作社都已成为供销行业协会的成员,通过协会的协调,正在逐步形成一套企业间互相监督的机制,以此杜绝个别人为节省成本拿外地姜充当铜陵白姜进行加工和销售的行为。

              重整队伍形成抓手

              由于工作规范、社会效益突出,在今年10月铜陵市下发的《关于公布市级首批具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资质的社会组织名单的通知》中,由铜陵市供销合作社主管的铜陵市供销行业协会赫然名列其中。

              能成为了铜陵市第一批具备购买政府服务资质的社团组织,马宜明,这位供销行业协会会长同时也是铜陵市供销合作社主任,也备受鼓舞,毕竟5年前,刚刚就任铜陵市供销合作社主任时,上级给他下达的任务还只是维稳。

              由于历史原因,在以往的改革改制中,铜陵市社的社有资产几乎丢失殆尽,而社有企业人员负担却并未同步化解,即使到了今天,市社仍然背负着每年700余万元人员负担。在上级领导的要求里,维稳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铜陵市社的主要任务。

          “但是,我们也不能只是维稳。”马宜明说,供销合作社既然是为农服务的组织,还是要在为农服务上做点事。只是,铜陵市本身又是一个工业城市,农业GDP只占全市总量的2.0%,要想在农业上做点事也并非易事。

              通过调查研究,马宜明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供销合作社的阵地虽然在改革改制中丢失了,但是不少供销合作社原有体系内的人员还在做着老本行,他们所创办的企业从事的业务也还是原本供销合作社企业所做的,比如农资销售、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棉麻收购加工等等。何不干 脆成立一个供销行业协会,把他们拢到一起,形成服务“三农”的抓手?

              这个想法一提出,便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总算找到组织了”,离开供销系统后的人对供销合作社依然有着深厚的感情,也迫切需要一个组织为他们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铜陵供销行业协会应运而生。

              而在实际组建和运营中,协会成员的组成,也早已突破了原来供销合作社的领域,像王正国这样一大批原本和供销合作社毫不搭界的人也都被吸引了进来。

              借助主管单位铜陵市供销合作社的农村综合服务社、庄稼医院和科技服务站等平台,自成立以来,铜陵市供销行业协会便积极开展农业生产培训、讲座活动,并根据会员单位的实际需求,在资金融通、信息咨询等方面开展服务,努力搭建企业与政府间的桥梁,既代表会员单位 向政府反映合理要求,又向会员单位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

              借助供销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和社会影响力,铜陵市供销合作社在近3年来又成功领办创办了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而且在规模较大的合作社中,该市社注资规模均不低于100万元,已初步形成了与专业合作社间紧密的利益联系,通过在为农服务中,真正实现了改造自我。

              发展电子商务规范市场行为

              正是看中了供销行业协会平台的组织动员和监督自律功能,吴正国才要抽出时间来,和马宜明商讨如何制定标准,规范协会成员的行为,共同培育市场。

              除了种植加工水稻、小麦和白姜以外,吴正国还发展了大棚蔬菜、花卉苗木,以及生猪养殖。对他来说,生产和加工都不是问题了,问题是,只有让老百姓买到可以信赖的好产品,才能真正避免再次出现类似2011年生姜市场的困境。尽管在实力上他要远远超过当地多数农业企业,吴正国还是认为,要规范市场必须在销售环节建立一个信息沟通的平台,共同维护本地优良农产品的声誉,“光我一家做不行”。

              按照吴正国的设想,供销行业协会可以牵头在市内主要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设立专区销售会员单位的产品,形成利益共同体,互相监督,树立诚信,共同把市场做实做大。

              这也正是马宜明一直想要做的,为此铜陵市供销合作社专门引进了一家冷链仓储物流企业,一期共同投资3100万元,兴建了一处冷链仓储中心。未来这里将不仅是供销行业协会鲜活农产品的仓储中心和展销中心,仓储中心负责人表示,它还将是铜陵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营销中心。

              有了冷藏条件作为支撑,制约鲜活农产品踏上电商之路的保鲜难题便可一举化解。而各大高校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又为农产品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划,铜陵市供销行业协会已和相关高校、社团组织、政府机关达成合作意向,在这里 创建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园,一方面为大学生在农产品营销电子商务领域创业搭建平台,一方面为提高本地农产品市场影响、扩大销路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