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走出去积极围绕中心服务外交大局发展纪实

14.11.2014  14:02

      当地时间9月15日,炎热的印度洋岛国斯里兰卡迎来大批中国旅客,他们为参加科伦坡国际书展首个主宾国——中国主宾国活动而来。当地时间9月16日,正在斯里兰卡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斯里兰卡总统马欣达·拉贾帕克萨在总统府共同为第16届科伦坡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揭幕。访问期间,习近平还见证了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斯里兰卡文化艺术部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的历史性时刻。
  为响应中央“一带一路”新战略,积极推动“丝路书香”工程建设,我国出版界在科伦坡国际书展举办了中国主宾国活动,精美的图书、丰富的活动、火热的现场感染了大批斯里兰卡读者。此次活动是总局开展“丝路书香工程”的第一站,也是中国出版界打造的“文化丝路”第一棒。这次活动,当之无愧地成为新闻出版走出去积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鲜活例证。

 

  主宾国活动
  创建“文化外交”新模式
  2009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上,一个以“纸山”“书墙”“活字”“墨滴”组成的主题馆,一场以中国出版为主题的大型音乐盛典,让众多国际出版人和普通读者为之一震。这是中国出版第一次在有着“书业奥林匹克”之称的法兰克福书展担任主宾国。612场文化活动、2417项版贸——这次主宾国活动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自信的中国的形象,成为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一次重要突破、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成功实践。
  时间再往前追溯到2004年。作为中法文化年的一个重要项目,中国在那一年的法国巴黎图书沙龙担任主宾国。那是中国第一次以主宾国身份参加重要国际书展,也是中国第一次在国际重大文化交流活动中“发声”,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和市场、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中国图书受到前所未有的欢迎,很多读者专程从瑞士、德国等国家赶来。
  此后,中国相继受邀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书展、韩国首尔国际书展、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希腊萨洛尼卡书展、埃及开罗国际书展和英国伦敦书展举办了主宾国活动。这些主宾国活动,不仅成为展示中国国际形象、加快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而且标志着中国以越来越开放的姿态全面融入国际社会。
  实际上,作为中国主宾国活动的牵头部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选择主宾国上是经过慎重考虑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紧紧围绕国家外交大局选择每年的合作国家。比如,选择法国、德国,是因为欧洲是中国发展壮大的借力点,对欧合作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选择俄罗斯,是因为中俄两国有着传统友谊,双方在地缘政治以及地区和全球事务方面有着很多共同利益和需要相互借重的地方;选择韩国,是因为中韩两国互为睦邻,而且又有很深的文化渊源,对于扩大汉语言文化圈的影响具有积极作用;选择英国,是因为英国对西方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想借伦敦奥运会、中英建交40周年之际,通过中英两国在文化上的交流、交锋和交融,增进互信理解,促进中英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2015年,中国还将担任美国国际书展和白俄罗斯明斯克国际书展的主宾国,从而将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推向新的高度。
  这种选择,还体现在组织出版界参加国际书展上——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国际性书展,但总局每年只会组织出版界参加其中的30多个“重要”国际书展。比如,选择法兰克福书展、美国书展、伦敦书展等国际性大型书展,看中的是其辐射度、影响力大;选择意大利博洛尼亚书展、日本东京书展等专业书展,则为加强某一专业领域或在某一类地区的国际出版合作交流;选择在尼泊尔举办书展或参加新加坡书展、马来西亚书展,则主要考虑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增进睦邻友好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主宾国活动探索并创建了“文化外交”的一种新模式。从巴黎图书沙龙上顾秀莲参观中国展台,到莫斯科国际书展上陈至立、法兰克福书展上习近平、伦敦书展上李长春出席开幕式,每一次重要国际书展的中国主宾国活动上,都能看到中国国家领导人的身影。他们的出席,既是对新闻出版走出去的莫大支持,也是对主宾国活动“文化外交”作用的充分肯定。
  国家领导人的身影,还出现在我们家门口的国际书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从1986年创办以来,图博会已经举办21届,成为亚洲第一、国际第四大书展。翻开图博会近10年来的历史,我们找到了李长春、刘云山、刘延东、刘奇葆等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名字,从早期的出席开幕式、会见国际出版集团负责人,到如今在图博会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颁奖仪式前会见获奖嘉宾并颁奖,每一届图博会都能找到国家领导人的身影,其在“文化外交”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双边协议
  推动中华文化影响可持续
  视线回到4个月前,彼时被称为“开启两国友谊新篇章”标志性项目的《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正式出版发行,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与印度副总统安萨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为其揭幕。2010年12月,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访问印度期间与时任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会谈,并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联合公报》,其中明确指出“双方同意探讨编写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2011年4月,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期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见辛格时,辛格又专门提出此项工作,认为编撰《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将是两国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双边文化交流的权威记录。2014年7月,这一重大文化交流项目如期竣工。
  此时,中印两国另一个国家级的新闻出版双边合作项目已经开始实行——2013年5月,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辛格的共同见证下,时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与印度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冉杰·马泰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印度共和国外交部关于“经典和当代作品互译出版项目”谅解备忘录》,随后该合作项目又被写入两国联合声明。
   记者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了解到,截至今年7月,总局新闻出版方面已与外国政府、企业及政府组织签署50多个双边或多边协议,内容涵盖翻译出版、会展、培训等多个方面。其中多个都如《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一样,成为两国领导人关注的重点项目,或被写入政府联合声明。就在今年的9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会谈时亲自宣布:中国将作为主宾国参加2016年德里书展;6月17日,在李克强与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举行年度会晤时,“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和促进中英当代经典作品互译”又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联合声明》。
  不仅仅是签约,在国家领导人出访时,新闻出版人也越来越频繁地加入随访队伍。2011年4月,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总裁童健随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访,该集团与罗马尼亚克鲁日大学出版社签订出版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2013年5月,安徽出版集团董事长、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亚非作为中方唯一文化企业代表,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印度并在“中印(度)企业首席执行官论坛”上讲话……这意味着,在国家外交中,新闻出版的对外交流合作已经成为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因其影响更为深远,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
  在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导签约的众多协议中,经典和当代文学互译出版项目特别值得一提。应当说,尽管身处“地球村”,但由于地缘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我们对另一个国家、另一个民族的了解仍然非常不够。反之亦然,在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同时,我们更加需要让中华文化被了解、被准确解读,从而赢得更多友谊,赢得更大发展空间。开展经典和当代文学互译出版项目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此。而且,由于出版物影响的“传染性”和可持续性,该项目往往会让中华文化走得更远、更加深入人心。

 

  丝路书香
  构建现代文化的“丝绸之路
  科伦坡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动实施“丝路书香工程”的第一站,也是中国出版界打造“文化丝路”的第一棒。
  “丝路书香工程”是总局为全面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而打造的又一重大对外交流合作工程。工程计划以俄罗斯、波兰、印度等丝路国家为重点,面向中亚、东南亚、南亚、中东欧、独联体以及西亚北非地区64个丝路国家,推动双边和多边在精品翻译、教材推广、网络游戏和出版物数据库推广、重点图书展会和出版本土化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务实、共赢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巩固和扩大我国与丝路国家关系长远发展的社会基础、民意基础和文化基础,提升中华文化在丝路国家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早在几年前,总局就已牵头与印度、阿盟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双边协议,从而促进合作、互译精品,这为“丝路书香工程”的正式启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出版界又走在了前列。
  作为“丝路书香工程”的第一站,科伦坡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受到高度重视。正在斯里兰卡出访的习近平主席在百忙之中与该国总统拉贾帕克萨在总统府共同为活动揭幕,并见证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斯里兰卡文化艺术部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中斯文化合作开启了新的篇章。
  记者了解到,此次书展创造了若干个第一: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为国际重要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揭幕,中国与斯里兰卡第一次开展政府间的出版合作,科伦坡国际书展第一次举办主宾国活动即选择中国……这些“第一”,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出版工作的重视,也充分肯定了新闻出版业尤其是主宾国活动对服务国家大政方针和外交大局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11月2日,贝尔格莱德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又传来捷报:由71家出版社组成的中国主宾国展团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出版机构互通有无,共促合作,实现版权输出141项。其中,文学类、少儿类、汉语教学类图书在版权输出方面占据前三名。
  推动“丝路书香工程”,出版界也在行动。就在今年8月底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时代出版传媒公司宣布将与“丝绸之路”30多个沿线国家在出版领域进行合作,涉及版权输出、资本合作、新媒体等多项内容,而且一些项目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人民出版社与阿拉伯高等翻译学院紧密合作,“中阿典籍互译出版工程”的首批两本图书在华出版。
  出版界的目光并没有仅仅停留在“丝绸之路”。在总局的走出去宏观布局蓝图中,周边国家和地区与发达国家同为重点地区。为此,总局几年前就开始实施边疆地区新闻出版走出去扶持计划、建设民文出版基地,在推动文化贸易的同时,为我国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和平共处撑起一个文化屏障。在这些举措的激励下,新疆、西藏、广西、宁夏、云南、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多个省份已经分别成为中国出版业走向欧亚、东盟、阿盟等地的“桥头堡”,出版企业通过办展、设店、开厂、产品和服务贸易等方式,使我国和周边国家和地区因文化交流合作而联系得更加紧密。

 

  内容输出
  营造中国发展良好氛围
  一个月前,100多种反映中国道路、中国梦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的图书集中亮相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图书首发、《中国故事1949——2014》英文版全球首发。此外,《中国道路与中国梦》多语种版、《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英文版图书都在本届书展上引起了不错的反响,多个国家的出版商表现出编译、出版的兴趣。
  再往前一个月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中国梦和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出版物及一批反映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制度的优秀主题出版物,与文学、少儿类图书一起,成为今年版权输出的新热点。其中,中国出版集团的“中国道路丛书”、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的《中国为什么能》、安徽出版集团的《中国的走向: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等分别输出到德国、美国、土耳其、韩国、日本及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图说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系列)》等一批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优秀出版物,实现了对斯里兰卡、越南、韩国等周边国家的版权输出。
  版权输出后,主题图书在海外市场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海外发行已超过7万册;《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版权输出12种,实现版税4万欧元,实物销售50.4万欧元;《中国——新长征》的英文版海外市场销量已突破2万册,销售码洋160万美元;《中国的威胁》(英文版)2013年在美国首发1万册。分析此类图书受欢迎的原因,外文出版社社长徐步说:“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提高,人们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高,人们渴望在此类图书中找到中国发展的钥匙。
  推动主题图书走出去一直是总局对外工作的重中之重。每次国际书展,总局相关部门都会就此进行专门部署。从《中国震撼》《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等图书在国际走红开始,一批阐述中国共产党治党治国经验、反映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的当代主题图书在国外翻译出版,加速了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帮助西方读者更客观、更真实地认识当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世界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这其中,包括“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出版物国际营销渠道拓展工程”等在内的系列重点工程功不可没。前者是为鼓励和支持适合国外市场需求的外向型优秀图书选题的出版、有效推动中国图书“走出去”的国家级重点工程,自2009年第一期项目评审和实施以来,已投入1.45亿元,累计资助2827种图书在海外翻译出版。后者于2010年启动,包含亚马逊“中国书店”等3个子项目,旨在通过“借船出海”战略,构建一个包括国际主流营销渠道、海外主要华文书店、重要国际网络书店在内的国际立体营销网络,破解中国出版物走出去的渠道难题。现在,亚马逊“中国书店”上线推送品种达31万种,发货金额近200万美元,备货图书数量近29万册;“百家华文书店联展活动”有效地整合了海外华文书店的渠道资源,每年都有近20万册图书通过180家书店与海外华文读者“亲密接触”;拉加代尔集团遍布全球重要机场、车站的3174家零售书店向中国图书、杂志伸开双臂,成为中国图书走近海外读者的有效网点。
  “新闻出版走出去只有以服务于国家的外交大局和外宣大局为经纬来构建自己的坐标定位,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为自己的崇高使命,不断创新,奋发进取,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进口管理司负责人张福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