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4个月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逾14万户

07.08.2014  07:50

  自3月份我省启动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以来,社会投资热情和市场活力不断激发。 8月5日,省工商局发布最新数据,截至6月底,全省4个月共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48398户。其中,6月份,我省新登记注册内资企业9972户,同比增长68%。

  “以前企业注册登记,至少需要向工商、质检、地税、国税4个部门分别提交注册登记材料,一个流程走完至少需要一周时间,办件人还要在各部门之间跑来跑去,既费时又费力。”省工商局企业注册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改革以后,市场准入更加便捷,现在最多3个工作日就可以办结,有时候当天就能拿到营业执照。

  改革红利引发新登记企业“井喷式”增长。数据显示,3月到6月,全省新登记内资企业45793户,同比增长69%;上半年,全省新登记内资企业56550户,同比增长58.7%,增幅分别高于全国1.2个和0.6个百分点。其中,民营资本成为投资主力。数据显示,3月到6月,我省共新登记民营企业44101户,占新登记内资企业总数的96.3%。

  投资人投资行为较为理性。改革实施4个月来,在新登记的企业中,注册资本为1元的有限公司12户,占新登记内资企业0.026%;1亿元以上的有258户,占新登记内资企业0.563%,10亿元以上的有13户,占新登记内资企业0.028%。省工商局有关人士认为,从认缴注册资本情况看,注册资本规模主要集中在3万元到1000万元的合理区间,注册资本由实缴改为认缴后,投资者大多能够理性认缴出资。

  同时,随着改革后门槛降低,并且公司制组织形式更为社会大众认可,投资者大都选择产权清晰、管理规范的公司作为企业组织形式,市场主体结构实现升级。截至6月底,我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228.29万户,其中内资企业45.51万户,外资企业4630户,个体工商户177.62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7万户。

  据介绍,在加快登记制度改革的同时,各地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大了登记工作创新力度。马鞍山通过梳理优化办事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将所有行政审批时限在已经压缩70%的基础上再提速30%,实现“一窗受理、一表填报、内部流转、统一发证”。淮南市结合打造“智慧城市”建设目标,进一步加强了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建设,积极探索推行注册登记网上审批,并在5月30日发放了第一张电子营业执照。广德县在经济开发区开展“先照后证”试点,原本需要20个工作日才能领取到营业执照,现在一天就能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