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路径规模发展

04.04.2018  11:53

一是发展规模经营。进一步巩固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着力激发农业发展新活力,鼓励农民流转土地经营权,提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71.4万亩,占全部农民承包经营土地的36.5%;全市经工商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481个,较年初增加100个;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1256户,较年初增加102户。二是提供规模服务。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全程服务组织,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普通农户连片种植、规模饲养,并提供专业服务和生产托管等全程化综合服务,提升农业服务规模水平。截至2月底,全市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162家,建成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示范点45个,耕地托管服务面积近125万亩,从事农业服务业的专业农民达7万人。三是扩大规模生产。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群集聚发展,全市17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1个家庭农场参与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及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等建设,创建4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马店糯米、八公山豆腐获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建成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12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90个。四是提升规模效益。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形成一批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建成特色精品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20个、特色精品农业专业村184个,建成各类休闲农业基础项目124家,全市星级农家乐29家,其中五星级3家,农业产业整体规模效益进一步提升。(陈国付)